缅甸中资铜矿争议真相调查

2012年11月28日 15:38 1432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铜资讯

MAIN201211281000000077734209088

在莱比塘铜矿,几名缅甸籍员工正在工作。

  “现在就连缅甸和其国内两个女菜贩领导的运动都敢挑战该地区最强大的经济和政治玩家。”这是一个流亡泰国的缅甸记者借近期中国矿企在缅境遇发出的感慨。缅甸一些民主团体、媒体及示威者渲染中国企业参与的铜矿项目“污染”、“强拆”,而当事方中国万宝矿产有限公司则认为,缅甸民主转型及公共空间的开放使问题变得难解。在淳朴村民诉求的背后,有复杂的势力推动矛盾不断升级。随着奥巴马11月高调访缅,中缅与美缅两对关系一再被外界对比,仿佛缅甸就要做出一个“单项选择”。《环球时报》记者近日来到引发争议的缅甸铜矿,多方采访后发现,缅甸最终给出的答案仍将是多项选择,而在缅中资企业也将面对更多考验。

  中缅合作大手笔频遭反对
  在美国总统奥巴马本月19日历史性访问缅甸的同一天,在缅第二大城市曼德勒180公里外的莱比塘铜矿外,两百名僧人与约500名民众堵住营地大门,有人喊出“反华”口号,有人唱起缅甸国歌。作为亚洲最大湿法炼铜工程,该矿是中缅矿业合作的大手笔,但项目一路走来并不平坦。
  记者从曼德勒驱车向北2小时,到达位于一片开阔平原中的莱比塘铜矿(L矿)。这是一片东西走向的铜矿带。此前,加拿大艾芬豪矿业公司一直经营莱比塘铜矿西北处的萨比塘铜矿(S矿)和杰生塘铜矿(K矿),但因受西方对缅制裁的影响于2010年宣布退出。在击败泰、日、印、俄、韩等多国对手后,中国万宝矿产有限公司(万宝矿产)于2010年6月与铜矿所有者——缅甸经济控股有限公司(经控)签订产品分成合同,正式接手S矿和K矿,并决定新建莱比塘铜矿。
  站在莱比塘铜矿矿山上,万宝矿产(缅甸)有限公司总经理耿一告诉记者,莱比塘铜矿与社区距离之近在全世界都是少见的,7000多英亩建设用地上共住着4个村庄442户村民,还涉及约13个村庄的耕地。处理好与当地关系、确保环境安全是项目启动与正常运营的大前提。据万宝矿产总部一位高管介绍,土地补偿原则是就高不就低。矿山附近土地一般较贫瘠,但项目公司根据当地政府要求,除按最高标准,即每英亩1500缅币(1美元约合820缅币)土地税的20倍支付土地赔偿金外,还额外提供一项55.2万缅币的青苗补偿费。缅方副总经理敏昂回忆说,在审核土地时,没土地的农民说自己有土地,土地少的则多报。最后,已证实系村民私自开垦、未在官方登记和缴纳土地税的1700多英亩也获同等赔偿。对4个需要搬迁的村庄,项目公司在附近为其按城镇标准建起新村,有医务室、足球场、图书馆、消防室、学校和寺庙等。公司还向村民发放房屋赔偿金。率先搬迁的村民有最高100万缅币的搬迁奖金和生活物资,“大到现金,小至饭菜防蝇盖,无所不包”。
  2011年4月泼水节前,在当地镇长、警察、土地管理局领导在场的情况下,村民依次签下土地出让保证书,并领走成捆的现金。敏昂回忆说:“发赔偿金并不是我们叫上一两个村民在小房里偷偷进行的,而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发放给每一位村民的。大家都非常开心地签字领钱”。对于一部分不愿搬迁的村民,赔偿款暂存银行。截至今年8月,442户居民中有218户已搬,224户未搬。
  令项目方始料未及的是,今年3月20日,铜矿正式奠基后,营地屡屡遭到部分村民示威抗议。9月5日,示威人数一度达500人。一名亲历全程的项目部人士告诉记者,当时示威的计划性和组织性很强。两名妇女带领村民高呼口号、唱国歌,两名男性则负责协调联络,有人送水送饭,还有专人拍摄。部分示威者还佩戴着某些政治组织的徽章,有非常强的演讲和煽动能力。一名驻泰国的缅甸记者11月13日以“为中国酝酿的麻烦”为题撰文说,带头抗议的是当地两名29岁和34岁的小学文化程度的女菜贩。11月27日,据法新社报道,缅甸方面已对多次参与抗议中缅铜矿项目的数名活动人士提出起诉。还有消息称,缅方当晚准备对示威民众清场。
  记者在矿山上看到,原定建设铜矿堆浸池的大片土地仍长满灌木,有的还种着庄稼。派驻缅甸数年的几名中方高管无奈地表示:“万宝矿产在资金上从不吝啬,也没有插手当地搬迁,我们已经做了一切能做的,但现在每一天都要承担巨大损失。”项目明年6月完工的计划已无实现可能。

[1][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