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我国有色金属主要品种基本运行情况

2012年10月11日 9:25 1828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有色金属是国民经济、人们日常生活及国防工业、科学技术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材料和重要的战略物资。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都离不开有色金属。有色金属的下游需求主要集中在房地产、汽车和电子行业。
  “十五”时期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最快、成效最显著的五年。在这五年里,十种有色金属(铜、铝、铅、锌、镍、镁、锡、钛、汞、锑)产量持续增长,中国跃升为世界第一大有色金属生产国和消费国。
  近五年来,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有色金属行业的起伏波动较大。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得有色金属的需求受到一定的影响,2008年和2009年中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增幅有所下降。2010年,在一系列刺激政策下,有色金属产量的增幅得以恢复,但是2011年全球经济再次下滑,欧债危机愈演愈烈,我国经济政策持续紧缩,有色金属行业再次面临较大经营压力。长期来看,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发展的推进,未来有色金属的供需关系仍将得以改善。

近年来我国10种有色金属产量及增长

1

资料来源:Wind资讯

  1.铜
  (1)铜行业概况
  铜是与人类关系非常密切的有色金属,在我国有色金属材料的消费中仅次于铝。铜被广泛应用于电力行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其中,电力行业是我国铜需求最大的行业,铜主要用作生产电线电缆的原料。就电的传导效力而言,很少有替代品可与铜媲美,来自电力行业的需求(包括电线电缆)占我国铜需求的50%左右。

中国铜的消费结构

2

资料来源:CEIC,中金公司研究部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精炼铜生产国和铜消费国。从需求看,近年来,随着电力、机械、建筑、制冷等行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电力行业自2003年以来进入了持续高速发展轨道,使我国铜需求迅速增长。2003年至2011年中国铜消费量增加了489万吨,而同期全球铜消费量仅增加了427万吨,中国成为拉动全球铜消费量的主要力量。
  在铜消费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我国铜生产量也从2003年的178万吨增长至2011年的520万吨,年均增长率为14.4%。虽然中国铜产量近几年增长迅速,但是由于受铜资源的限制,铜仍旧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

世界铜的供应量和需求量

3

资料来源:bloomberg

中国铜的供应量和需求量

4

资料来源:bloomberg

  我国铜资源缺乏,资源自给率不高。我国铜资源总储量约2,600万吨,约占全球储量的5.3%,且富矿少,低品位矿石多。铜矿采选量与冶炼能力之间存在很大缺口,原料供不应求,只能依靠大量进口各种铜资源来弥补国内的需求缺口,2011年我国铜精矿的对外依存度超过79%,目前我国已是世界上主要的精铜矿、废杂铜、精铜和铜半成品的进口国。
  同时,我国铜企业数量众多,多数铜生产企业规模小、设备陈旧落后,环境污染严重,而且产品结构不合理,多数企业仅能生产常规品种的加工产品。目前,我国在部分产品生产能力过剩的同时,每年仍需进口一定数量的高精度的铜加工产品。
  2009年的上半年,在国储收购和废铜进口下降的带动下,中国精铜进口大幅增加,单月进口量屡创历史新高。但2009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内精铜产量的恢复,进口增长速度有所回落。继2009年中国精铜累计进口较上年大幅增加118.7%之后,2010年开始精铜进口量逐年下降。2010年全年中国精铜累计进口292.2万吨,较2009年小幅减少8.26%。2011年全年中国精铜累计进口283.6万吨,较2010年继续小幅减少2.96%。

中国精铜进出口量

5

资料来源:Wind资讯

  (2)铜行业发展趋势
  中国的人均铜消费量和发达国家相比仍相对较低,2011年,中国人均铜消费量为5.8公斤/人,仅为德国的1/3左右,与日本的差距也较大,因此中国未来铜消费量依然有较大提升空间。从具体需求上来看,未来几年国内电网改造、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大规模投资及其他制造工业的发展将延续平稳增长的态势,特别是用铜的低压端,中国铜消费需求上升仍将得到有效支持。

2011年中国和主要国家的人均铜消费量对比

6


资料来源:bloomberg,中金公司研究部

  面对我国铜资源等重要战略资源匮乏的局面,国家鼓励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并控制重要战略资源。未来,铜企业将会通过海外收购、风险勘探等方式加大资源开发的力度。
  此外,为避免铜行业出现产能过剩、无序竞争、产品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国家在有色行业振兴规划中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根据规划,中国在2011年前淘汰30万吨的小型铜冶炼产能,鼓励行业整合和战略重组,并提高铜深加工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这些措施将对铜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产品结构以及增强企业竞争力等方面都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1][2] [3] [4] [5] [6] 下一页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