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以来国土资源规划与宏观综述

2012年09月27日 17:9 804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十一五”国土资源规划目标全面实现
  近年来,国土资源系统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统筹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积极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全面推进国土资源调查评价、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在配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抗击汶川地震等特大自然灾害、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等方面成效显著。“十一五”规划目标全面实现。
  一是严格耕地保护,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经过各方面努力,守住了我国18亿亩耕地红线,基本农田面积稳定在15.6亿亩以上,农村土地整治面积达6000多万亩,经整治的农田产出率提高10%~20%,“十一五”耕地保护目标全面实现,为粮食连续7年增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提升资源保障能力,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需求。“十一五”期间,国土资源部门共批准新增建设用地3300多万亩,保障了城乡建设、基础设施、民生改善等对土地的合理需求;加大地质勘查投入,加快构建地质找矿新机制,地质找矿成效显著。全国地质勘查共投入资金4032亿元。新增石油、天然气地质储量56亿吨和3万亿立方米,新增煤炭资源储量3380亿吨、铁71亿吨、铜1656万吨、铅锌3345万吨、铝土矿5.1亿吨、金2226吨;主要矿产品产量持续增加,石油近10亿吨、天然气3800亿立方米、煤炭140亿吨、铁矿40亿吨;形成一批新的国家级战略资源基地,显著提高了我国重要矿产供给能力。
  三是积极参与宏观调控,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土资源部积极主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深入开展“保经济发展保耕地红线工程”,实施差别化管理,优先保障国家重点项目和民生项目用地,有力支撑了经济回升向好;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出台用地支持政策,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实行稀土、钨和锑年度开采总量指标控制,对高铝粘土矿产和萤石实行限制性开采,促进了优势矿产的保护;加快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煤、铁、磷等重要矿产勘查开发布局进一步得到优化。
  四是加快推进土地和矿业权市场建设,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
  五是拓展国土资源管理服务领域,积极推进社会民生建设。国土资源部积极推进征地制度改革试点,提高征地补偿标准,探索建立征地补偿安置长效机制;地质调查更加主动服务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在提供地质信息服务、重要经济区建设、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等方面成效明显;实施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推进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的规范化、标准化,建立了10万多名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组成的群测群防队伍,建成866个群测群防“十有县”,在全国30个省(区、市)1000多个县开展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成功避让地质灾害3000多起,避免人员伤亡近19万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20多亿元,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断提高;帮助缺水地区解决了1000多万人的饮水问题;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国家级地质遗迹保护,31个省(区、市)均建立了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促进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改善了矿区生产生活条件。
  六是全面加强基础工作,增强了国土资源事业发展后劲。完成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和矿业三项调查(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和矿业权核查),基本摸清了国土资源家底。完成了125万平方千米农用地分等定级评估和165万平方千米土壤地质调查测评分析,全国1∶5万区调和航磁工作程度分别达23%和39%,卫片执法检查实现全国覆盖,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初步建立,土地、矿产违法违规形势逐步好转,近3年来,违法建设用地宗数、面积和占用耕地面积平均分别下降25%、24%和26%,无证勘查开采矿产资源案件发生率下降32%。扎实推进数字国土工程,全面完成金土工程一期建设,形成全国国土资源“一张图”基本框架,国土资源主要审批业务实现网上运行和在线电子申报。初步建立覆盖土地“批、供、用、补、查”以及矿业权、地质灾害等信息的综合监管平台,促进了国土资源管理方式转变,提高了监管能力。围绕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组织开展国家可持续发展国土资源战略研究及顶层设计,编制实施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矿产资源规划、地质勘查规划和地灾防治规划。加快国土资源管理法制建设,推进《土地管理法》、《矿产资源法》修改,推动出台《土地调查条例》和《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制定或修订了《国土资源听证规定》、《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等17部部门规章,国土资源法制体系更加健全。
  此外,国土资源部还圆满完成国土资源“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十二五”期间的6项国土资源方面的主要任务,即提升国土资源保障和服务能力、强化国土资源保护、大力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强地质灾害防治与国土综合整治、深化国土资源管理制度改革和加强国土资源科技创新与国际合作。

[1][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