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特刊]金昌:“大循环”推动转型跨越

2012年09月13日 14:50 729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进入秋季,金昌市河西堡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里仍然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塔吊林立,机声轰鸣,一座座厂房日渐“长”高,一个个项目相继投产……30多个循环经济项目正在此加紧建设,部分将在年内建成。
  河西堡化工园区负责同志告诉记者,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形成一系列产业链,实现区域内煤焦、电石、煤焦油、煤气循环利用,就地消化。
  金昌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资源型城市转型跨越和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构建了以政府为主导、规划为先导、园区为平台、企业为主体、科技为支撑、项目为重点的循环经济发展机制,形成了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区域大循环的新格局。循环经济“金昌模式”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全国区域循环经济12个典型案列之一。

  破解资源和环境难题的必然选择
  金昌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工矿城市。长期以来,以矿产采选、有色金属冶炼及其相关化工产品加工生产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导致资源消耗高、环保压力大、产业链条短、资源依存度强,曾两次被列入“全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十大城市”名单,“金娃娃”戴了顶“黑帽子”。不发展循环经济,环境就难以承载,资源就难以为继,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就无从谈起。
  为此,金昌市紧紧抓住市上被列为全省发展循环经济试点市、金川集团被列为全国发展循环经济试点企业的契机,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作为重要的战略部署。邀请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有关院士和国内一些知名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把脉会诊”,修编完善了《金昌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出台了创建全国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明确了循环经济发展的定位、产业布局、发展方向和重点。精心谋划实施了一大批产业关联度强、衔接紧密的重大项目,不断延伸有色金属、化工等产业链,促进产业在接续中延伸,结构在延伸中调整,努力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共生发展的循环经济新模式。

  园区助推产业集聚发展
  金昌把工业园区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按照产业集聚、项目集中、企业集群、技术集成和利于循环的思路,规划建设了金昌新材料工业园区和河西堡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近年来,两大园区紧扣产业链招商引资,集中布局项目,成功引进四川新希望集团、贵州宏福集团、中化化肥公司、内蒙古太西煤集团等国内同行业的强势企业加盟“循环经济圈”,大力发展PVC、硫酸钾、磷肥、合成氨、印花镍网等关联配套产业。投资主体不同的企业间均以上下游产品、副产品为纽带,形成了关联紧密的物料链、产业链。
  最早入驻园区的新川化工公司,是四川新希望集团在金昌组建的一家新公司。当初,投资方就是奔着金昌丰富的硫酸、氯气等“三废”资源而来。如今,新川化工公司已经建成了年产20万吨PVC、20万吨硫酸钾项目。今后10年内,新希望集团还将投资30亿元,形成年产80万吨PVC和120万吨硫基复合肥的规模,打造年销售收入过百亿的中国最大PVC基地和硫基复合肥基地。
  由贵州宏福集团、金化集团和中化化肥公司三方共同投资组建的甘肃瓮福公司,也以金昌的工业“三废”为纽带,实施跨省跨区域合作。目前,瓮福公司已形成年产磷酸30万吨、磷酸二铵42万吨、磷酸一铵12万吨的生产能力,年可消耗硫酸100万吨,成为西北最大的磷化工基地。
  金昌经济开发区负责同志介绍,通过多年的探索实践,金昌已构筑了“企业小循环、产业中循环、区域大循环”的新格局,形成了硫化铜镍矿开采—镍铜钴冶炼—镍铜钴压延及新材料产业、二氧化硫—硫酸—硫化工、硫酸—磷酸—磷化工、烧碱—氯气—PVC—电石渣—水泥、原煤—捣固焦—焦炉煤气—合成氨—磷铵等环环相扣、吃干榨尽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实现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污染物排放的最小化。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