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土情怀

2009年09月08日 17:1 467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铜资讯   作者:

  一方肥沃的土地,孕育着一颗颗充满生命力的种子。经过斗转星移,一朵朵嫩芽,怀着对蓝天的渴望,披着绿油油的衣裳,钻出大地的怀抱,迎风沐雨,茁壮成长。
  如果我把自己比做一颗小种子,那么这些年,广州铜材厂就是那是那一方沃土,不断激励我成长。
  记得2003年的春天,我怀揣梦想,拖着一个简单的行李箱来到广铜。一眼望去,有点意外。没想到一个有色重工业企业,却是流泉轻溅,鸟语花香。几份惊喜竞在无意中冲淡了离家的乡愁!
  在铜带分厂实习的时候,带我的李师父很耐心教我操作技能,细心的嘱我安全生产。我有感而发,写了一篇《我的领导》,投给了广州钢铁报。很快,我在饭堂宣传栏贴的报纸上看到了。我兴奋了一个下午,朦朦胧胧地意识到,自己喜爱的文学特长,可能会有用武之地。
  后来,我调到了当时的总经理办公室,从事调研信息工作。有幸又成为《广州钢铁》和《今日有色》的一名通讯员。有了很多机会,去了解在生产经营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和优秀人物,我便采写出一个接一个优秀典型的报道,刊载在上级报刊上。
  改革开放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广铜焕发了自主创新的热潮,一些科技成果也纷纷展现。2006年8月,我采写了以广铜科技创新为题材的长篇通讯《广铜:科技创新为发展之魂》,记述了广铜近年来在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及在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成绩,被《中国有色金属报》技术周刊在头版头条刊登。编辑打电话来说,这篇通讯及时总结了广东有色金属在铜行业的科技发展成果,读者反映很好。
  来广铜前,我喜欢写点散文、小说,从来没采写过企业生产经营方面的通讯稿子。正是我们的祖国越来越繁荣昌盛,广铜的发展欣欣向荣。我这个业余记者才有了采写先进事件和人物的机会,使我能迅速成长起来,写出了一些较好的事件和人物通讯。
  2007年3月,我采写了一篇《广州铜材厂退出市区天地宽》的长篇通讯,投给了《珠江环境报》。写这篇稿件前,我酝酿了很久。因为我知道,现在的广铜是为了广州市环境保护和城市建设的需要,环保搬迁而建的新厂。
  第三天,《珠江环境报》编辑与我联系,感触的说:“他知道我们这个企业,但是他心目中过去的广铜是污染大户。没想,现在的广铜已变成了花园式的企业。”不久,《广州铜材厂退出市区天地宽》在《珠江环境报》头版头条刊登,并配发了编辑评语称广铜是“穗退二进三又一成功典范”,说广铜公司的搬迁改造,真正实现了居住环境与企业发展的双赢。《中国环境报》也摘登了。
  我很高兴,能让社会更多地了解广铜的变化和进步。
  后来,我又采写和发表了一些长篇通讯。之所以会不断有新作,因为,在很多时候,我常把对广铜的思绪幻化成一条长满芳草、而又曲折的小路。仿佛自己在休憩时,在午后的阳光里,放松身心,迎着路边叶缝间斑驳的光影,缓缓的走在软软的路上,任思想如蒲公英轻轻飘落,幻化成五颜六色的文字,撒满森林。
  我要感谢广铜。广铜这一方沃土,是我创作的源泉,幸福的源泉。

责任编辑:刘征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