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建言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

2012年03月14日 16:12 1058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铅锌资讯


  作为第一个获国务院批准的重金属污染治理试点方案,《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实施将近一年。
  湖南省是“有色金属之乡”,其重金属污染严重。根据《长江中下游领域水污染规划(2011-2015年)》显示,汞、镉、总铬、铅、砷等排放量分别占长江中下游排放总量的55%、81.1%、46.8%、77.6%和70.6%。
  《方案》提出,涉重金属企业数量和重金属排放量比2008年减少50%。“重金属的治理面临诸多难题,比如关停淘汰、搬迁企业涉及到地方经济发展、职工安置及补偿等社会敏感问题,历史遗留问题多,清洁生产及部分治理技术不成熟,投入太大及资金筹集困难等。”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环保厅副厅长潘碧灵对本报记者表示。
  就资金筹集困难这一问题,潘碧灵建议,国家应提高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比例,应由目前的30%提高至60%或60%以上,并请求国家发改委比照产业类债券发行标准,允许发行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专项债券。
  “推进速度太慢了”
  《21世纪》:《方案》实施将近一年,进展如何?
  潘碧灵:自2011年3月国务院批复《方案》以来,湖南省政府出台了《<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工作方案》、《湖南省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管理办法》、《湖南省重金属污染治理规划实施考核办法》,批准了“重金属污染治理省级配套资金筹措方案”,每年将筹集省级配套资金4亿元用于重金属污染治理。
  根据“保民生、控源头、还旧账、强监管”的防治路线,以及到2015年湘江流域涉重金属企业和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均减少50%的目标,为改变有色、化工等涉重金属行业“散、小、乱”的状况,湖南省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湘江流域已淘汰关闭涉重金属企业661家,启动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83个,总投资达97.2亿元,落实中央和省级重金属污染治理资金18.369亿元。
  但是,我个人认为,推进的速度太慢了,还应当加快。
  《21世纪》:《方案》在实施过程中遇到哪些突出问题?
  潘碧灵:目前重金属污染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有,重金属治理项目涉及的项目不够,比如建议垃圾场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土壤修复问题,再如关停淘汰、搬迁企业涉及到地方经济发展、职工安置及补偿等社会敏感问题,历史遗留问题多,清洁生产及部分治理技术不成熟,投入太大及资金筹集困难等。
  同时,重金属监测监察的力度不够,省市县三级特别是县的监测能力,以及企业在线监测能力都存在明显不足的问题。
  此外,重金属治理的技术不够,我们还有待进一步引进国外技术和研发自主产权的技术。

 

[1][2] [3] 下一页

责任编辑:彭彭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