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产业西部转移之“忧”

2012年02月21日 9:20 450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一方是深受高耗能、环境污染等困扰的电解铝企业,一方是长期渴望经济发展且拥有富庶资源的西部地方政府,当二者碰到一起之时,一场电解铝西进运动就开始了。”这是笔者在媒体上看到的一篇报道。近几年,随着能源、人力等要素成本的增加,众多的产业不堪重负,开始向能源富足的西部转移,寻求突破瓶颈制约,特别是有色金属中的铝产业转移态势尤盛。
  有色金属产业“西迁”成为行业内外热切关注的话题,西部已成为有色投资的“热土”,这种趋势是符合结构调整要求的。但是,让人忧虑的是西部蓬勃兴起的有色产业转移是以大量消耗资源和粗放经营为特征的,属于“高资本投入、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发展模式。中西部地区水资源匮乏,生态环境脆弱,高耗能产业的过快发展带来的“高污染”,势必将会使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
  要改善这一被动局面,一方面,产业转移要将先进技术与西部资源深度结合,不能将传统的高耗能、高污染项目“搬”到西部。严格执行产业政策和准入条件,通过规划等手段对发展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类型、规模、布局进行调整,以最小的资源环境成本实现经济增长,以最小的经济成本进行污染治理。要把产业对接和调结构、转方式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西部的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把新技术、新工艺用到西部,通过技术装备的现代化,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和资源利用率,在西部探索一条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新路。严格控制铝冶炼产能作为首要任务,限制无序扩张。
  另一方面,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污染治理在保护环境方面只是“治标之策”,而在其大发展迅速积累资金后进行产业结构升级或者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才是“治本之道”。
  这种策略已经在内蒙古准格尔旗有所体现。准格尔旗是资源富集的地方,却不是在国家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中有重要地位的地方。这种地方,环境遭到破坏,一是损失比较小,且几乎不存在不可逆转的环境变化;二是恢复代价比较低。所以应该先发展,后治理。准格尔旗的发展思路总结起来就是四句话:迅速打好经济基础、优先改善人居环境、准备完成产业结构调整、慢慢进行环境治理。这样,既有了经济效益,也有了环境效益,这样的发展模式值得西部其他地区借鉴。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