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部变招:稀土开采指标首次分批下达

2012年02月21日 8:38 506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在稀土指令性计划指标下达的方式上,国土资源部悄然“变招”。
  记者昨日(2月20日)获悉,今年的稀土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将首次采取分批次下达的方式。截至目前,广西、福建等多个省份已陆续下达了其首批稀土开采指标。
  生意社稀有金属分析师刘锐星指出,尽管从已经公布的各省指标看,首批稀土指标比往年大幅减少,但考虑到接下来还有第二批指标下达,“预计今年稀土开采控制总量不会降太多”。


  多地下达首批开采指标
  福建省国土资源厅近日公布,今年第一批离子型稀土氧化物(REO)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1000吨,其中,长汀县杨梅坑稀土矿250吨,连城县黄坊稀土矿10吨,连城县文坊稀土矿20吨,上杭县加庄稀土矿10吨,三明中山稀土矿10吨,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700吨。
  福建省还公布,今年首批钨精矿(65%)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1400吨,其中主采1200吨,综合利用200吨。
  昨日,记者了解到,福建省下达指标的依据,来自国土资源部 《关于下达2012年度钨矿锑矿和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第一批)的通知》(国土资【2011】227号)(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强调,在稀土开采上,要签订开采总量控制责任书和合同书,落实专人对矿山企业控制指标执行情况进行监管,并严格执行国土资源统计报表制度。
  根据《通知》要求,广西也确定了有关矿山企业2012年第一批稀土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共计1100吨REO指标由广西有色金属集团稀土开发有限公司、旗下崇左稀土开发有限公司和梧州稀土开发有限公司获得。
  河南省虽然没有获得稀土指标,但也对省内首批钨精矿(三氧化二钨65%)和锑矿(金属量)的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全部分解。
  不过,这份多省市提及的《通知》,记者并未在国土资源部官方网站找到。
  “看到指标下达的消息后,也专门查询过国土部的网站,但没找到相关文件。”刘锐星告诉记者。
  据包头市国土资源局矿管科人士透露,“开采指标就是这两天下来的,但不对外公布。”
  一位不愿具名的北方稀土企业高层也表示,“我们已经注意到各省市稀土开采指标下达的消息,但国土资源部一般要提前对外公布的,我们也不懂为什么没有公布。”


  第二批或二季度后下达
  记者查阅往年稀土指标下达信息发现,去年广西(REO)开采总量为2500吨,福建省开采总量也多达2000吨。
  按照往年惯例,国土资源部下达稀土开采总量指标,皆是一次性下达。其中,2010年稀土矿(稀土氧化物REO)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89200吨,2011年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93800吨。
  显然,如依照上述数据,今年不少省份在指标下达上已发生很大变化。
  “开采指标,好像我见到的只有第一批。”昨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人士向记者表示,今年的稀土开采指标将分两批下达,首批指标已于2月1日对外公布。
  “纵观近几年的情况,还真没有分批次下达稀土开采指标的先例。”刘锐星称,考虑到接下来还有新的指标下达,预计今年稀土开采控制总量不会降太多。
  记者注意到,稀土指令性计划政策以往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媒体报道称,从2005年起,中国稀土产量已连续5年超过10万吨,稀土指标形同虚设已成为一种 “常态”。五矿有色就曾在去年因指标提前用完倡议立即主动停产,但并未得到太多企业响应。此外,各矿山企业最终指标一次性确定,但实际生产节奏不一,不仅影响稀土供应的稳定,也会加剧稀土价格大起大落。
  刘锐星认为,稀土指标采用分批次下达,将有利于企业合理布局生产,更利于市场供应平衡,不会出现去年那种半年就用完的情况,还能避免出现产能严重过剩现象,对维持稀土价格稳定有积极作用。
  那么,今年第二批指标何时能公布,预计总量多少?一份广西国土资源厅《关于下达2012年全区钨矿锑矿和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第一批)的通知》显示,2012年第二批指标将根据国土资源部于第二季度下达后再适时下达。
  但第二批指标量未得到广西国土资源厅人士的证实,“文件是上面下发的,具体时间我们也不清楚。”

福建下达今年第一批钨矿稀土矿开采指标

广西严格控制钨矿锑矿和稀土矿开采总量

责任编辑:lee TT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