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认为2012年国际基金仍将钟情铜市场

2012年01月04日 9:42 449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2011年末,国内外铜价跌宕起伏,大幅拉锯。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三月期铜价从上半年的10000美元/吨附近跌至9月下旬6600美元/吨,同期上海期货交易所三月期铜价从76000元/吨左右跌至51000元/吨左右。之后的9月底至12月上旬两个市场多空双方展开了惊心动魄的争夺战,2%~5%的日涨跌幅频繁出现。LME三月期铜价围绕在6700美元/吨至8200美元/吨之间,上海期货交易所三月期铜价围绕在54000元/吨至61000元/吨之间宽幅震荡。
  影响2011年铜市场大幅波动的因素有:欧美债务危机持续发酵,美国出台两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中国通胀居高不下、货币紧缩,部分地区车房限购;中国铜融资大幅飙升;美元维持弱势;全球铜矿供应紧张,智利铜产量下降;中国铜消费强劲,进口有所下降,但国内电解铜产量同比大幅增加,库存大幅下降;国内外资金大量流入铜市场。但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中国的消费强劲、全球铜矿供应紧张以及资金的大量介入。
  预计2012年上述因素仍将主宰国内外铜价,尤其是中国消费和铜矿供应仍将是基金炒作铜市场的两个最主要切入点。据安泰科估计,2011年中国精炼铜表观消费将达到738万吨,同比增长8.5%。电力行业消费339万吨,同比增长8%;空调制冷行业消费115万吨,同比增长16.2%;交通运输行业消费80万吨,同比增长              6.7%;电子行业消费55万吨,同比增长7.8%;建筑行业消费68万吨,同比增长6.3%;其他行业消费 81万吨,同比增长5.2%。2011年,在国家信贷紧缩政策中,在部分地区汽车和房地产限购的压力下,我国铜消费仍然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预计2012年我国铜消费增长将在5%~6%之间,电力行业、交通运输行业和电子行业的铜消费仍将保持强劲,但空调制冷行业、建筑行业的消费将有所下降。
  全球铜矿供应方面。据澳大利亚投行Macquarie估计,由于罢工不断、自然灾害、品位下降、成本上升等等原因,2011年全球铜矿产量同比仅仅增长了0.6%,约1669万吨(金属量),远远低于4.2%的全球铜消费增长率。预计2012年全球铜矿产量增速达到8.1%,为1843万吨。但由于中国铜冶炼产能的快速扩张,全球铜矿仍是供不应求。
  正是由于中国消费前景预期强劲和预期全球铜矿供应紧张,基金才敢大肆炒作铜价。据巴克莱投行统计,从2003年商品市场进入牛市以来,基金投资商品市场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基金管理的商品资产价值(AUM)规模屡屡创历史新高, 2010年高达3760亿美元,截至2011年9月中旬,商品市场暴跌之前已然达到4500亿美元左右,而2001年仅为60亿美元。流入商品市场的资金更是逐年大幅递增。以指数基金投资商品市场的资金为例:2002年指数基金投资于商品市场的资金只有90亿美元,到2010年高达2000亿美元,增长2122%,年均递增47%。同期全球商品市场价格涨幅基本在500%~1000%之间。与此同时,伦敦金属交易所每年交易量50%~60%由基金所为。
  2009年6月13日美国Rolling Stone Magazine 中有一篇文章的作者Matt Taibbi写道:“从高科技企业泡沫到油价的飞涨,高盛已经成为自大萧条以来每个主要市场价格变化的策划者和背后推手。高盛无处不在,就像一只吸血蝙蝠,一旦闻到一点金钱的味道,就立刻冲下去伏在猎物的身上,直到榨干最后一滴血。”虽然我们不能从上述描述中直接得出高盛就是铜市场的幕后推手的结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高盛之流是造成铜价暴涨暴跌的幕后黑手。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无论是从最近几年来基金资金进出情况看,还是从最近的资金进出量看,铜价的大起大落与基金的资金净流入和流出呈高度关联。换句话说,有色金属价格的暴涨暴跌,其背后推手主要是基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也没有只跌不涨的市场。当价格上涨一定程度,利润达到最大化的时候,基金总会大肆渲染各种宏观和微观形势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并大肆打压市场,反之亦然。总之,暴涨暴跌是商品市场的主旋律,是基金根据各种形势做出判断后对市场进行的一种自然行为。
  预计2012年的国内外铜价走势,基金仍将利用中国因素大肆炒作,价格大幅拉锯在所难免。LME铜三月期货价波幅可能在5500美元/吨至9500美元/吨之间。

责任编辑:四笔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