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渚沛

2011年08月16日 10:23 194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

  叶渚沛(1902-1971),冶金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3年改称院士)。中国化工冶金学科的奠基人,氧气转炉炼钢的倡导者之一。提出强化冶练的“三高”理论及提倡矮胖型高炉炉型。他潜心研究中国众多复杂矿的综合利用,在中国率先提出冶金领域内发展碳热超高温新技术和开发微粒学及采用电子计算机控制冶金过程,为中国冶金事业作出贡献。
  叶渚沛1902年10月6日生于菲律宾马尼拉市,祖籍厦门市。1921~1925年在美国科罗拉多矿冶学院学习。1925~1928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学习,获冶金化学硕士学位,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学习,获金属物理化学博士。1928~1933年在美国联合碳化物研究所和美国中央合金钢公司从事研究工作;在美国机器及铸造公司任工程师、冶金部主任、顾问工程师。1933~1944年任南京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化学专门委员、南京冶金室主任、重庆炼铜厂厂长、电化冶炼厂总经理。1945年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组副组长。1948年任联合国经济事务部经济事务官。1950~1953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工业部顾问。1953~1966年任中国科学院学术秘书,1955年当选为学部委员,1958年至1966年兼任化工冶金研究所所长。1971年11月24日在北京病逝。
  1933年末回国后,叶渚沛任国防设计委员会(1935年更名为资源委员会)化学专门委员,他首先考察了中国的矿产资源,随即建议在南京建立一个冶金研究室,进行铁合金、铝金属、氮肥等专题研究,由他担任室主任。“七七事变”后,该室随南京国民政府迁到武汉。1939年叶渚沛随冶金研究室撤至重庆。他除担任原职外,还兼任重庆炼铜厂厂长和电化冶炼厂总经理等。在任期间,领导技术人员与工人生产了抗战急需的电解铜,使铜含量达到99.93%;纯锌达99.95%;用电炉炼出含硫为0.034%、磷为0.01%的特殊钢,建造新型平炉以及用回转窑试生产海绵铁等新工艺、新技术。
  1950年叶渚沛与其家眷回到广州。不久,在北京受到周总理的亲自接见。此后,叶被政务院任命为重工业部顾问。而后由吴玉章将叶渚沛推荐给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稼夫,同年叶渚沛调到中国科学院任学术秘书,1955年当选为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同年委派他筹备建立化工冶金研究所,该所于1958年建成,他担任第一任所长。1954~1957年他先后被选为第二届与第三届中国政协委员。1964年他当选为第三届中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任该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
  叶渚沛提出强化高炉冶炼的高压炉顶、高风温、高湿度鼓风的理论。1950年叶渚沛回国当年,他一方面建议鞍钢高炉采用“三高”;另一方面他向有关领导部门呼吁,建一座“三高”试验炉。他的建议得到党中央的重视,于1956年经李富春、薄一波,聂荣臻三位副总理批准,拨出一笔特别款,在叶渚沛领导下,由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与石景山钢厂(今首都钢铁公司)合作建立一座17.5立方米的“三高”试验炉。1958年虽已初步建成,直到1961年试验条件方趋于正常。在3个月连续有效时间内获得初步试验结果。1965年进行第二次试验时,炉顶压力最高达到2.8千克/平方厘米,风温最高达到1250度(℃)、鼓风湿度最高达到50~60克/立方米,利用系数最高达到6.4吨/立方米·日。
  1952年纯氧顶吹转炉炼钢技术在奥地利问世不久,叶渚沛就敏锐地意识到氧气转炉必将取代平炉,成为主要炼钢方法。1956年在国家制订《1957~1969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期间,叶渚沛就氧气转炉炼钢问题提出书面建议。在建议书中就平炉与氧气顶吹转炉在技术与经济上作了详尽比较。指出:“采用氧气转炉炼钢法是迅速发展冶金工业的必由之路。当时他的建议未被马上接纳,但他不气馁,仍带领化工冶金研究所的科技人员,从1958年至1962年期间,建立一座1.5吨氧气顶吹试验转炉。组织了300千克和1.5吨氧气转炉的中间试验,成功地吹炼铸钢生铁、高磷生铁及攀枝花含钒生铁,为发展规模更大的氧气转炉炼钢积累了经验,并为石钢(首钢前身)培养了氧气转炉炼钢的技术骨干50余名。在此期间,叶渚沛还向当时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再次提出发展氧气顶吹转炉炼钢的建议,受到当时主持国家科委工作的聂荣臻元帅的重视与支持。经国家科委批准,拨出科研项目专款,经北京钢铁设计院设计,于1963年在石钢兴建了中国第一座30吨工业化的氧气转炉炼钢车间,于1964年投产。上述活动中,除得到国家科委韩光副主任支持外,还得到冶金部内陆达、孙德和、安朝俊等专家的支持、配合。
  叶渚沛于1958年6月发表了《攀枝花含钛铁矿的紧急问题》的书面意见。其中“紧急问题”便是要求人们突破某些国外学者的“用高炉冶炼这种矿石成功的希望甚微”的框框。他认为用高炉,特别是采用“三高一喷”(石灰)的高炉冶炼,可以解决攀枝花钒钛矿的冶炼问题。1959年,化工冶金研究所与钢铁研究院合作,在0.5立方米高炉上进行了攀枝花铁矿高钛渣(TiO24%~25%)的探索试验。同年,又在17.5立方米高炉上进行三次扩大试验。1961年与西昌钢铁公司、重庆大学、重庆钢铁设计院等单位合作,在28立方米高炉上进行了1个月的扩大试验,取得一定效果。于1963年8月中国金属学会第三届代表大会上叶渚沛作了题为《中国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的综合利用途径》的学术报告,全面论述了按照钢铁—化肥联合企业模式,设计攀枝花钢铁基地的工艺流程。同时指出了该流程有可能得到的富钒渣,该渣用不同方法可分别得到钒铁、V2O5或不作处理时可作钒的加入剂,均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该论文曾获1978年中国科学大会奖。
  包头白云鄂博矿是一种复杂的共生矿,它含有铁、稀土、稀有元素共达30~40种。关于包头矿如何利用问题,从1952年重工业部组织的包头小组会议上就有两种观点交锋。一种是苏联专家的以开采铁矿为主的观点;另一种便是叶渚沛的应以利用稀土元素为主的观点。交锋的结果。叶渚沛的主张未被采纲。1958年包钢按照苏联专家的设计思想开始建设后,出现了生产达不到设计能力、资源流失以及污染严重等情况。叶渚沛于1962年5月亲自到包钢实地考察后,于7月向中国科学院及有关部委领导呈送了他的《关于合理利用包头稀土稀有资源的建议》。该建议又在1963年举行的“4·15”中国稀土工作会议上提出。他指出,包钢已有流程,特别是选矿厂的设计,由于缺乏资源综合利用观点,而使稀土损失估计达25%左右,为此,他提出三点建议,其中第三点建议是提出了新工艺流程,并要求把已建成的三座平炉拆掉,采用氧气转炉炼钢等。
  包钢经过中国数十个科研单位以及包钢本公司长年的共同攻关,至今已成为中国稀土金属生产的重要基地。人们对著名的“4·15”会议上的热烈争论仍记忆犹新,忘不掉叶渚沛的对子孙负责、保护稀土、稀有元素资源的高度负责的精神。
  除攀钢、包钢外,叶渚沛于1952年、1954及1956年还多次对大冶铁矿提出综合利用方案即“用流态化、硫酸化焙烧方法”提取钢和钴,并可获得硫酸。1958年经冶金部批准,建立了中间试验厂。工业试验表明,钢的回收率比浮选—电冶法,提高了38%~50%。根据叶渚沛的建议,化工冶金研究所对东川铜矿的选矿厂的尾矿进行了高压湿法冶金,使得铜的回收率大为提高,并于1962年受冶金部委托,在东川建成了日处理10吨尾矿的中间试验车间。叶渚沛关于墨江镍矿提出了火法炼镍铁并副产钙镁磷肥的建议。他对鞍山、包头、酒泉等钢铁公司的各个贫铁矿,均建议采用流态化焙烧技术,既节省投资又提高了铁的回收率。
  人们熟知叶渚沛是位冶金学家,殊不知他对哲学、经济学、农学以及有关能源、运输及水利等领域,均具有一定的研究功力。他对肥料学科的研究水平具有较高的造诣。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