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燃烧的“引滦”情

——访原铁道兵第八师师长、铁十八局局长景春阳

2011年05月19日 14:44 218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来稿   作者: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也是“引滦入津”通水28年,甘甜的滦河水,滋润着天津人,28年来,“引滦入津”工程累计为天津安全供水200多亿立方米,为天津市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水资源,已经成为关系天津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命线”。     28年过去了,甘甜的滦河水哺育的一代又一一代天津人,可歌可泣关于滦河水的故事在脑海里朦胧遥远,感受的是那无时无刻伸手可及的甘泉,一座城市和的故事却没有讲完。
  “青山埋忠骨,史册载功勋。”十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永远地镌刻在河北迁西“引滦入津牺牲战士”纪念碑亭上,它的作者就是今年74岁高龄的原铁道兵第八师师长、铁道部第十八工程局局长景春阳。他始终没有忘记为“引滦入津”牺牲的战士,他常常到故地瞻仰“引滦入津”纪念碑,缅怀先烈。
  “滦河水很甜,但我觉得它的甘甜中带有一丝苦涩。”景春阳一回忆起“引滦入津”工程建设,眼睛就闪烁着泪花。他说,“引滦工地上,总共牺牲21名建设者。‘引滦入津’工程是他们的鲜血换来的!”
  20世纪七十年代有个民谚讲“天津四大怪”,其中之一就是“自来水能腌咸菜”。为解决天津用水困难,国务院决定“引滦入津”。1982年5月11日,引滦入津工程正式开工。引水线路全长234公里,需要修建工程215项,其中最艰难的是要穿越我国地质年龄最古老的燕山山脉,在200多条断层中修建一个12394米长的穿越分水岭的引水隧洞,这是我国目前最长的一条水利隧洞,也是引滦入津的“卡脖子”工程。铁道兵第八师和天津驻军198师担负其中7210米施工任务。
  此处地壳多升降,造成了岩层扭曲、断裂、破碎,地质条件极差,对于工程来讲,它意味着惊心动魄的塌方、滑坡、流沙、涌水……当时有句顺口溜形容这条引水隧洞:“地下水长流,坍方没个头,石如豆腐渣,谁见谁发愁”。
  1958年毕业于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桥隧专业的景春阳是正儿八经的高才生,他一步一个脚印,从技术员、工程师到团、师副总工,师副参谋长,一直到师长。“引滦入津”工程更是给他提供了施展雄韬武略的舞台。
  在那个年代,没有什么先进的机械设备,只有“小米+步枪”式的人力小斗车,景忠山隧洞这样的石质,按照通常开挖速度,这条长12公里的隧洞,如果从一头开挖要30年,从两头开挖要15年。可是,干旱待水的天津已经等不及了!1981年的隆冬,这是施工队伍“猫冬”的时候,但为早日打通隧洞,作为先遣部队的将士们挥锤舞钎向冻土坚石开战。7号斜井口是一个污水坑,齐膝深的水面冻着一层冰,景春阳带着战士们挽起裤腿就跳进刺骨的冻水里。大家轮流作业,唯一的取暖方式就是下水前喝点白酒。另外,为了加快施工进度,景春阳和其他指战员绞尽脑汁,最终决定“长隧短打”,同时开凿15个通往引水隧洞的支洞,加上进出口,开辟32个工作面同时掘进!
  1983年3月28日,他们仅用了1年零4个月就胜利将隧洞打通,并创造了当时全国日掘进6.8米的最高纪录!后来,我国一位著名的水利专家来到洞口参观,不禁连声喊:“你们真的创造了奇迹”。时任水电部长钱正英亲自送来通令嘉奖的金匾。
  “为了修通隧道,仅铁八师就牺牲了17名战士,但他们的血也没有白流。”景春阳告诉记者,整个工程中,铁八师先后有一个团荣立集体二等功,多个单位荣立集体三等功,先进个人更是不计其数,同年9月11日,天津市民彻底告别了喝咸水的历史。而后来,工程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
  1984年,铁道兵脱下了军装,但是景春阳带领的铁十八局“铁道兵”本色没有丢,在他任铁十八局局长期间,这支英雄的队伍在“引滦入津”精神的指引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大秦铁路白家湾隧道创造双线隧道月成洞316.8米的全国最高记录、承建的亚太地区最大断面导流洞-湖北清江隔河岩电站导流洞实现当年施工当年截流,他们还担负亚洲最大直径电站调压井-四川太平驿电站调压井;世界上最高V型支撑铁路桥-南昆铁路八渡南盘江特大桥;在国内首次采用竖向转体施工技术的广西梧州桂江三桥等高大难尖工程。
  “建党90周年了,在新时期条件下,我们还要发扬‘为民造福的伟大思想,顽强拼搏的革命斗志,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团结协作的高尚风格,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这一引滦精神,为国家多做贡献!”景春阳说。景春阳退休后,还在我国大陆第一条海底隧道厦门海底隧道、武广、厦深、甬台温、温福铁路客运专线、京沪高速铁路等国家重点工程忙碌着。“我要将引滦精神继续激情燃烧!”这就是一名铁道兵老首长老党员的引滦情怀。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