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用户直购电 有色行业将受益于该政策

2009年07月14日 11:0 399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铝资讯   作者:

  日前,有色金属行业大型企业又迎来一个利好消息——大用户直购电。这将使大型企业获得更多的成本优势和竞争优势,同时也体现了国家支持优势企业、龙头企业及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意图。中小企业要么在细分市场精耕,要么被市场所淘汰。行业将进入整合期。
  前期国家收储使有色金属的价格上涨,企业告别了亏损,而国家收储刚刚结束。
  近日,国家电监会、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关于完善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就直购电企业准入条件和结算等实施细则作出明确规定。国家电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此举标志着电力体制改革有了实质性突破。 据悉,《通知》将销售电价拆分为上网电价和输配电价,大用户可以与电厂直接协商上网电价。在输配电价方面,在独立的输配电价体系尚未建立的情况下,110千伏(66千伏)输配电价按照10%的比例扣减,220千伏(330千伏)按照20%的比例扣减。
  业内人士表示,该政策将大幅降低电解铝、电解铜等高耗能行业内大型企业的生产成本,提升其盈利水平。但规模达不到标准的中小企业将无法享受电价打折的优惠,其生产成本将高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要么在细分市场精耕,要么被市场所淘汰。
  政策利好
  如果实行直购电政策,按目前工业用电每千瓦时0.6元计算,按20%折扣,每千瓦时可优惠0.06-0.12元。若直购电政策能够落实,对于电解铝、电解铜等高耗能行业的大型企业来说,最直接的利好就是购电成本的大幅降低,进而大幅度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大连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分析师岳阳表示,以电解铝行业为例,作为传统的高耗能行业,每吨电解铝大约需要消耗的电量为14500度,电力成本占整个电解铝生产成本近40%,以直购电优惠幅度为每千瓦时0.06元计算,吨铝成本降低约870元。这对于享受直购电政策的大型电解铝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能够促进其利润回升的重大利好。
  此外,铜等有色金属也将受益于该政策。据悉,目前每吨铜从开采到冶炼需要4000度左右的电,如直购电优惠幅度为每千瓦时0.06元,每吨铜将节约成本240元,对铜业影响较大。
  此前,在用电高峰时期,企业经常面临拉闸断电的情况,影响到了企业的生产。岳阳表示,直购电政策实施后,当电力供应紧张的时候,大用户可以通过支付相对高额电价的方式获得足够的电量供应,以避免缺电影响正常生产。而这种做法在传统的电力体制下是无法实现的。
  专家表示,该政策除了可以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外,还将促使企业加大节能减排的力度。有能力在高峰期支付相对高额电价的生产企业,其节能减排技术一定有独到之处,否则将严重影响其经营业绩。
  行业整合开始
  按照《通知》要求,能与电厂直接协商上网电价的企业应为行业内大型企业。因此,有业内人士发出这样的疑问:该政策实施后,大型企业将获得特别的优势,而中小企业是否会因此被市场淘汰?
  专家表示,地方优惠电价的取消、大用户直购电试点的实施所导致的购电成本的差异将转变为企业生产成本差异,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享受直购电政策的大型企业将获得更多的成本优势。《通知》规定“大用户可以与电厂直接协商上网电价”,这将使大型企业获得更多的成本优势和竞争优势,同时也体现了国家支持优势企业、龙头企业及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意图。
  岳阳向记者表示,直购电政策的实施并不意味着中小企业就会被市场所淘汰,虽然中小企业在购电成本上处于劣势,但中小企业体制灵活,优质中小企业有能力通过加强自身的技术水平等途径来弥补购电成本上的劣势。此外,很多中小企业是针对细分市场及特定客户群提供产品的,这些细分市场及特定客户群往往是大型企业无暇顾及或者不愿意涉足的领域,只要中小企业能够守住自己的市场和客户,依然可以获得生存发展的空间。
  如果中小企业选择在大型企业的传统市场、传统产品领域与其开展竞争,那么直购电政策对于他们来说,将是致命的一击。中小企业很可能因为无法获得优惠电价,成本高于大型企业而被市场淘汰。
  一旦中小企业被市场淘汰,他们退出后的市场空白是否会被大型企业以扩张产能的方式填补,从而出现一边淘汰一边重建的浪费现象?
  岳阳认为,目前我国高耗能行业大多产能过剩,如果中小企业被淘汰,行业集中度将明显提高,大型企业的话语权、定价权将进一步提高,供求关系的改善将有利于产品价格的提升。虽然大型企业从自身利益最大化角度考虑有扩张产能的冲动,但他们也深知新一轮产能扩张的后果将是供大于求的重现及产品价格下跌。此外,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将使宏观调控政策更加及时有效,这也将抑制大型企业盲目扩张产能。因此即使中小企业退出,大型企业大举扩张产能的局面出现的可能性也会很小。

责任编辑:hq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