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提高市场影响力

——三论担当起建设有色金属工业强国的历史责任

2011年04月22日 10:14 464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铝资讯

  新开端萌动新希望。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有色金属工业的科学发展也迎来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陈全训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上,提出全面建设有色金属工业强国发展目标时指出:要着力提高资源控制力、着力提高市场影响力、着力提高技术引导力和着力提高文化感召力。这说明,着力提高市场影响力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条件和前提。
  勿庸置疑,我国是有色金属工业大国,有色金属产量已经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消费量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但我国却不是有色金属强国。中国经济总量是世界第二,本应该对国际市场有很大影响,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以稀土为例,我们生产了全球97%的稀土,在拥有对稀土资源绝对垄断性控制的同时,却完全不具有定价权,稀土价格长期低位徘徊。作为稀土大国,我国在稀土定价上却没有丝毫话语权。多年来,我国绝大多数稀土企业生产经营举步维艰,经济效益下滑,产品价格持续低迷。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市场影响力不够,一是因为过度开采,二是多头对外,有的品种走私猖獗,三是产品应用开发技术跟不上。
  当今世界,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城市化和国际化飞速发展,宏观经济、地缘政治、金融贸易、能源环境对有色金属发展的制约日益凸显。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世界大部分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控制在少数国家手里,大部分有色金属价格操纵在几家寡头手里,大部分利润留在少数跨国企业手里,大部分技术专利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我们付出沉重的资源、能源、市场、环境代价之后,只能分到一小块“蛋糕”。要充分估计有色金属工业面临的这一严峻形势。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有色金属工业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从市场潜力来看,我国即将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重化工业时期,重工业、生产资料工业的比重将显著上升。在拉动内需、扩大消费、建设新农村的政策环境下,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重点转向耐用消费品、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消费主体从城市转向城乡并重。有色金属将迎来一个巨大的市场扩张。
  如何提高市场影响力?第一,要提高行业集中度,培植大型跨国集团公司。瑞典,芬兰,虽是北欧小国,但是却有ABB、诺基亚这样的大型企业,在电机装备、手机通讯领域,引领国际潮流。有色金属行业,有像中铝公司、五矿集团、中国有色集团、江西铜业集团、金川集团公司等大型国企,也有近年来发展迅速、竞争力强的民营企业和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要发挥企业各自的优势。大型企业,具有规模优势,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在资源勘探、技术研发、资源储备方面走在前头,在国际上夺取话语权。中小企业,机制灵活,联系面广,充满活力,要着力促进产品多样化、精细化,拓展产业链,增加就业。提高行业集中度,不是大企业吃掉小企业,也不是简单地国进民退或国退民进。而是按市场经济规律、企业发展规律办事,真正实现技术、资本、管理和文化的融合。
  第二,要发挥行业协会在国际经济合作交流中的作用。行业协会在许多发达国家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国有三万多家有色金属企业,中小型企业居多,在对外经济合作、市场开发、应对贸易摩擦方面,单个企业势单力薄。协会要加强行业协调,促进企业步调一致,发出共同声音,争取主动。还要加强与外交、外宣、商务等部门的横向合作,为企业服务。
  第三,要拓展有色金属应用市场,提高附加值。当前,有色金属采选、冶炼强,应用、深加工、研发弱。例如,电解铝被定为“两高一资”产业,是仅就生产环节进行核算的。如果考虑到使用环节重量轻、可回收利用等因素,综合成本效益就将大大提高。我国800万辆货车,如果全部以铝代钢,每年可节约运费1.6万亿元,现在的问题是,全铝车研发、创新和生产的前期投入较高,需要产业政策引导。这就要加强有色金属行业的用户对接和管理,帮助有色金属企业拓展应用、寻找市场、提高附加值。现在有色金属产值占GDP不到2%,而有色金属是必不可少的功能性材料,下游价值很高,只有大力拓展应用领域,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才能赢得更广阔的市场,提高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始终和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只要我们倍加珍惜难得的战略机遇期,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勇于担当起历史责任和使命,就能早日实现建设有色金属工业强国的战略目标。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