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有色院:奏响“转制”与“转化”的交响曲

2011年04月20日 10:24 943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钛资讯

  三位一体突破瓶颈
  西北有色院提出建设集科研、中试和产业于一体的大型科技集团的战略构想,把中试置于与科研和产业同等重要的位置,着力攻克这一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瓶颈。
  如何让成百上千的科技成果变成生产力?是所有转制科研院所面临的首要课题。刚刚卸任西北有色院院长、现为陕西省委科技工委书记、陕西省科技厅厅长的奚正平教授告诉记者,“科研院所承担的大量科研项目之所以没能产业化,重要瓶颈就是缺乏对科研成果进行成熟化处理和工业化考验,即‘中试’。为此,西北有色院提出了建设集科研、中试和产业于一体的大型科技集团的战略构想,把中试置于与科研和产业同等重要的位置。”
  然而,科技成果的“研发、中试和产业化”3个阶段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有名无利、无名无利和有名有利”。这一形容很贴切,前后两个环节都有驱动力,前者可以发论文、评奖,后者可以获得收益,唯独“中试”不仅无名无利,还需要进行集成创新和资金投入,是企业和科技人员最不愿干的,但却是科技成果产业化无法回避的环节。为了搞好“中试”这一吃力不讨好的工作,西北有色院三管齐下:抽调科技人员从事“中试”,让从事“中试”实验的技工、技师和科技人员享受同等待遇,把产业反哺科技的资金投入“中试”环节,组建了6个中试平台:稀有金属材料加工国家工程中心、陕西省钛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超导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核反应堆堆芯用稀有金属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稀有金属材料表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层状金属复合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在这些中试平台中,成就卓著的是稀有金属材料加工国家工程中心,成功孵化了10多个位于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生产线。谈起这些中试成果,西北院人如数家珍:国内第二大钛锭、棒生产线,国内最大的难熔金属材料板、带生产线,国内先进钛无缝管生产线,世界第二大金属纤维及制品生产线,世界第二大金属复合材料生产线,世界第二大超导材料生产线,国内唯一通过壳牌公司认证的特种金属粉末及多孔材料生产线,国内最大的锂电池金属玻璃封件生产线,国内最大的特种金属阳极生产线等,这些生产线不仅使西北有色院由小生产升级为规模生产,而且还带动了我国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稀有金属材料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引入国内第一台真空自耗电弧炉和电子束冷床熔炼炉,探索了一整套全面完整的熔炼加工技术并在全国钛产业领域推广应用,使我国钛及钛合金加工能力的国际市场占有率由原来的3%提高至20%。
  如今,西北有色院的“科研―中试―产业”三位一体,环环紧扣,相互支持,形成了联动机制,有效地突破了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瓶颈,使其快速转化为满足市场需求的紧俏商品。

[1] [2][3] 下一页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