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水流深 大师风范——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傅恒志教授

2011年03月04日 14:4 992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傅恒志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著名材料冶金学家傅恒志教授

  傅恒志人物简介:
  傅恒志,材料及冶金专家。1950年西北工学院毕业,1955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毕业,1962年在前苏联列宁格勒工学院获副博士学位。先后在西北工业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任教,历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1992年任西北工业大学校长,1993年当选为国际高校科学院院士,1995年被选为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同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为中国航空学会、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常务理事,西北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
  他长期从事凝固理论与技术及高温合金的研究及教学工作。在国际上率先提出液固界面非平衡溶质再分配的概念及相关函数关系;在亚快速定向凝固及组织超细化、高温合金和稀土永磁合金的凝固组织与性能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研究,获得性能提高数倍的超细胞/枝晶定向组织。
  发表学术论文450余篇,出版专著5部。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12项。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

  自从人类告别石器时代以后,金属材料就成为人类文明的发展的象征。时至今日,大到飞机、火箭、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小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物品,金属材料早已应用到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着金属的质感和厚重,当我们闲暇之余享受着金属带来的绚彩和便利,有多少人能够意识到,这所有的一切都依赖于材料冶金学家的辛勤工作,依赖于他们研究生产适合各种特殊需要的冶金材料的能力呢?
  2月19日,早春清冷的空气中还弥漫着新年的氤氲,记者便慕名来到了西北工业大学,采访了被美国传记研究院提名并获世界终身成就奖的国际高校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著名材料冶金学家傅恒志教授,近距离的感受了傅恒志院士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的大师风范。

  “我不是一个成功人士”
  走进傅恒志院士位于西北工业大学公字楼的办公室时,正值早晨8点多钟。82岁高龄的傅恒志院士满头银发,面容清癯,儒雅风度中透着和蔼可亲,一边给我们泡茶让座,一边对我们说:“听说你们要来采访,我感到很难为情啊。其他院士都比我有成就,我很惭愧啊。”虚怀若谷的睿智长者风范令人肃然起敬。
  傅老的办公室简洁而静谧,窗外树枝掩映。阳光透过窗子照亮了排排书架上的书籍和笔记,金属的气息随之蒸散开来,仿佛在告诉我们,这间办公室的主人在这里对话自然,探索高温合金的奥秘,勇攀材料科学高峰的日日、月月、年年。
  作为我国著名的材料学家,傅恒志院士在航空航天及其加工技术方面有很高的造诣,特别是对航空航天用高温合金结构材料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50多年来,他主持完成了针对多种型号的研究项目,提出的特种合金及其金属间化合物针对发动机叶片的液态无模电磁成形和超高梯度超细化定向凝固技术,属世界首创,为我国航空发动机领域向推比10以上发动机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材料和工艺基础。
  他还是国内惟一的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建人之一,长期从事铸造高温合金、定向和单晶凝固理论和技术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获得了包括定向凝固超细柱晶组织及其形成机制、超高梯度定向凝固理论和技术在内的多项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著有《高温合金及其熔炼技术》、《航空航天材料》等专著5部,发表论文450余篇。
  面对这些等身的著作和辉煌的成就,记者有种高山仰止的惶恐。可是当我们问及他成功的经验时,傅老发出了爽朗的笑声:“我不是一个成功人士。我从1995年研究一个项目,直到现在也没有成功,所以我算不上是一个成功的人。”
  打开话匣子,回忆起往事,傅老感慨万千:“我最好的年华是在‘文革’的批斗中度过的,真正做学问的时间不多。做了一点工作,成绩也不是很大。经验说不上,要说人生的感受,或许有一些: 第一,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遇到困难不要怨天尤人。树一千次目标,下一万次决心,不如悄悄地做些实际的事情。第二,要谦虚。谦受益,满招损。自满是人生最大的敌人,谦虚是人生最大的成就。第三,要有韧性,要经得起摔打。‘文革’期间,我口袋里经常装着‘特务’、‘苏修’、‘走资派’三块牌子,别人要哪个,我就挂哪个。第四,要心胸开阔,要有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老先生的满头银发这时候熠熠生辉,似乎在告诉我们,每一根银发都隐藏着不凡的故事,跃动着无限的智慧。
  “我这一辈子,成功总是很少,失败总是很多,但成功往往又是在失败的基础上完成的,关键在于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我那个项目虽然做了10多年也没有成功,但我会坚持下去,我相信我一定会成功的。”

[1][2] 下一页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