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专家纵论2011年经济大势

2011年01月05日 8:42 387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依然较多。外围经济能否强劲复苏、国内经济能否稳步向前、超预期的通胀形势会否再现、已转向的货币政策会否持续收紧……这些都牵动着投资者的神经。中国证券报专家学术顾问委员会的九位专家就此激荡智慧,激辩2011年经济大势。

  警惕新危机来袭
  2011年,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将成为影响我国经济走势和政策制定的一大重要因素。在“中国证券报专家学术顾问委员会2010年会暨中证报·中银基金2010年中国证券市场十大新闻评选研讨会”上,有专家认为,2011年美国经济复苏难言乐观,甚至不排除爆发新一轮金融危机的可能;要警惕新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带来不利影响,以及资本回流可能引发的股市动荡。此外,在美联储持续量化宽松的背景下,我国应对通胀的政策将面临挑战。


  王建:
  警惕新的金融危机爆发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表示,2011年美国经济难言乐观。在美国经济已“起死回生”的背景下,美国推出新的宽松财政和货币政策有些不同寻常。
  美国还做了很多事情:2010年9月以来,美国加大了对银行止赎问题的检查力度,甚至司法部和其他联邦机构介入;10月份,美国对几十家大银行做了第二轮压力测试,其目的在于调查商业银行能够承受多少坏账;美国还调查了30家大对冲基金的违规行为。
  “这些措施可能是在为应对下一轮危机作准备。”王建说。而美国国内金融市场形势并不乐观。2010年9月,美国被银行收回的房产数量首次突破10万套;商业地产继续大幅度回落,市场预计2011年商业地产和住宅价格还将下降10%以上;证券持有人要求银行业回购证券……
  王建指出,由于2011年6月、7月是美国金融合约集中兑现期,届时可能会爆发一场新的金融危机。如同上一场金融危机,新的危机爆发可能引发全球经济的下滑。
  王建表示,上次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时,为满足集中支付清算的需要,全球资金回流美国,美元指数上涨。当时我国也出现资金外流,对资本市场产生负面影响。如果再现危机,也要警惕资本流向逆转对国内资本市场的影响。
  王建还表示,2010年四季度我国经济增速可能继续回落到9%以下。2010年一季度GDP增长11.9%,受基数影响,2011年一季度经济将显著下滑,二季度经济增速也不会很高,上半年经济增速会比2010年上半年低得多;下半年经济增长率开始抬头时,可能会受到美国新次贷危机的影响,经济可能又将下滑,股市也可能受到影响。
  交通银行(601328)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则持相对乐观的看法。他认为,2011年美国不大可能出现2008年那样大规模的金融危机。他指出,目前美国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上都为金融机构获得流动性做好了充分准备。但他表示,美国经济的问题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化解,未来3年、5年,美国在复苏的道路上还会“磕磕碰碰”,不断出现新问题,直至出现新的经济增长点。


  左小蕾:
  美量化宽松没有改善实体经济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表示,对美国的宽松货币政策要有正确的认识。首先,美国2010年已宣布美国经济走出危机,连续四个季度平稳增长。但美国经济结构性复苏,解决不了高失业问题,除非有新的经济增长点出现。靠发货币解决不了失业问题。
  其次,美联储推出量化宽松政策购买国债,接二连三向二级市场注资,但二级市场上的投资银行不是真正的银行,不会为企业提供信贷。最近年报显示,美国三大银行投放的信贷整体占比在下降。
  “因此,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没有改善实体经济,极大可能是针对其2万亿美元的坏账资产。”她说。

  焦瑾璞:
  世界经济将呈微弱正增长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部务委员会副主席焦瑾璞认为,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经济依然没有启动的迹象,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没有完成,因此2011年美国经济仍不会好转。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会继续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但由于美国是一个高度开放的经济体,美元泛滥没有留在国内而是流向新兴市场等其他经济体,其宽松政策执行效果要大打折扣。
  他表示,相对于美国,欧洲经济相对较好。欧洲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外债预期都相对平稳。总体而言,2011年更大的可能是世界经济不会出现衰退,会呈现非常微弱的正增长,但复苏将缓慢乏力,而且各种政策手段的副作用、后遗症将非常大。
  焦瑾璞表示,美国持续量化宽松政策推高我国通胀压力,我国央行努力应对通胀,使用各种政策工具,产生了一定作用。同时,日本的零利率政策也会推动其进行套利交易,对我国的利率、汇率政策产生重要影响。


  宏观经济
  警惕投资冲动 避免购房需求集中爆发
  2011年的宏观经济能否继续又好又快发展、结构调整成效如何、房价是涨是降……在日前召开的“中国证券报专家学术顾问委员会2010年会暨中证报·中银基金2010年中国证券市场十大新闻评选研讨会”上,这些话题成为与会专家的讨论热点。


  范剑平:
  警惕“开局年”成“投资年”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预计,2011年世界经济不会出现衰退,但正增长非常微弱。他担心2011年国内投资猛增,影响经济结构调整。
  “可能一个都不是,要真是,一个就够了。”他说,现在各个国家都在讲新兴产业,有的国家甚至列了十几个行业。但截至目前,全球实体经济都没有重大科技在推动,没有产生新增长点。他认为,未来更大的可能是世界经济不会出现衰退,但是正增长非常微弱,是缓慢的、乏力的复苏。各国政府使尽了各种政策手段维持着复苏,而且这种政策手段将来的后遗症非常大。
  范剑平表示,不担心2011年国内经济增长,只是担心结构。国内目前是需求和投资双旺。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目前各地对重化工业投资热情不减,必须将投资新开工项目的把关放在重要位置,现在的投资结构会影响未来20年的产业结构。


  贾康:
  财政政策还应“松”一段时间
  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表示,财政政策跟货币政策的搭配现在是一松一紧,财政方面还应松一段时间,但不应松很长时间。
  贾康说,棚户区改造、保障房建设、新医改、增加教育经费、加固病险水库……这些项目都需要增加财政支出。因此,在其他方面大幅度增加财政支出的空间不大。
  他认为,积极财政政策到了一定时候还是会淡出,淡出一段时间后才会宣布财政政策转型。从经验看,这一过程预计应在2011年之后三年左右的时间段内。
  贾康表示,资源税改革开弓没有回头箭,建议从新疆扩大到中西部,品种覆盖面从原油、天然气,扩大到煤等其他品种。一旦覆盖到煤,中国经济运行中淘汰落后产能的经济杠杆影响作用就大大上升了,有利于促进节能降耗减排。他还建议,注重随资源税改革的深化来理顺我国多年未理顺的煤电价格。


  高培勇:
  财政政策将适时趋于稳健
  社科院财贸所副所长高培勇表示,2011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实际上可能或已经趋向于稳健,甚至在下半年,有可能从稳健逐步趋向于紧缩。
  他说,解读财政政策实质内容大概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赤字。看赤字的时候,不能仅仅看赤字有没有,而是要看赤字相对于以往数字是增还是减。2009年赤字是9500亿元,2010年是10500亿元,而2011年是9000亿元,2011年是在缩减赤字规模,这是一个信号。
  第二个层次是减税。人们对减税的呼声比较强烈,尤其期待在个人所得税上有所动作。但个人所得税只占全部税收的7%。此外,其他税种有增加的迹象,包括拟开征环保税等。
  第三个层次是支出。当赤字盘子定了以后,支出盘子实际上也定了。它能够做的事情就是结构性调整,总体上要求投资向民生方面倾斜。

  罗冰生:
  落实结构调整最重要
  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罗冰生表示,2011年,结构调整能不能落实是最重要的问题。
  “在某种意义上,钢铁消费可以衡量国家经济发展走势,它是一个晴雨表。”罗冰生说,2008年我国推出4万亿的投资计划,拉动了全国30多万亿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30%。这使得2009年中国国内市场的粗钢表观消费增加了24.8%,钢材消费绝对量增加了1.12亿吨,这是历史上最高的增长量。因此可以说,经济增长主要由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增长的主要部分是基本建设拉动的。
  “当时我们一直担心基本建设投资,建了这么多项目,投资能不能收回来?特别是地方投资能不能收回?对我们金融业发展是否带来影响?这是我们一直担心的问题。”罗冰生说。
  他说,我国实行积极的调控政策之后效力到底如何?这可从2010年国内市场钢材消费量作出结论:2010年1-4月,国内市场粗钢消费增长24.1%,到了5-10月,增速下降到6.2%,回到了原来的钢材消费水平状态之下。
  罗冰生表示,进入2011年,一方面,机械、汽车、住房、交通、石化等钢铁下游消费行业,都将开足马力生产,对钢的需求也是高增长,这和国家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是背离的。另一方面,重复建设可能趋于严重。据了解,大约有6-7家企业要到某省建钢铁厂,每家要建300万吨,合计约2000万吨,这将造成产能严重过剩,这些投资怎么回收会带来很大的问题。要严防其成为恶性资产。


  王珏林:
  避免购房需求2011年集中爆发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表示,从2010年的各项统计数据分析,我国房地产市场保持较快发展速度,1-11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36.5%;住宅价格虽然涨幅放缓,但在2009年高位中增加,11月份同比增长7.7%;商品房销售量也保持较高水平,2010年的月销售量是7500多万平方米,2007年-2009年前三年月销售量6440万平方米;土地政策调整以后,地价趋于平稳。
  他认为,2011年我国房地产市场基本还会保持2010年的发展趋势,调控政策不会放宽,可能根据市场出现的情况,进行一些有针对性调整,重点还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十条”的要求。商品房销售量会好于2010年,住宅价格不会有大的起伏。
  “下一个问题是房价为何调不下去呢?”王珏林认为,我国商品房价格的不稳定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既有房地产自身市场培育不够和管理不善的问题,也有投资过于集中、消费过于集中和城市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所以解决问题还得从多方面着手。一要从供给方面入手,现在虽然说增加土地了,但市场上真正销售的房屋并不是太多;二要从需求方面入手,将社会资金、银行资金、老百姓的资金进行均衡配置和合理引导;三是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市场管理,建立一个公平的竞争和消费环境;四是一些城市的限制性购房消费政策不要放松,不要担心市场不景气,现在刚性需求足以支撑房地产市场。
  他表示,现在担心的不是房地产市场下去了,而是怕刚性消费集中爆发。因为压抑一年的刚性需求,要是一下出来,房价就会失控,调控政策就会失效,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会遇到更大困难。


  通胀形势
  物价上行压力大
  货币政策料持续收紧
  回顾2010、展望2011,物价、通胀是绕不开的话题。在“中国证券报专家学术顾问委员会2010年会暨中证报·中银基金2010年中国证券市场十大新闻评选研讨会”上,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表示,对2011年国内物价的判断必须放在国际背景下,在美联储加息之前国内物价难言拐点,单独一国货币政策应对全球性通胀效果有限。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如果处理得当,2011年CPI控制在4%以内仍有可能。社科院财贸所副所长高培勇认为,2011年流动性过剩风险非常大。


  范剑平:
  一季度CPI将继续高企
  范剑平认为,2010年11月CPI涨幅达到5.1%的高点,大大超出预期,预计2010年12月份CPI涨幅会有一个短暂的下降。回顾历史数据可以看到,从1990年到2009年,这20年间12月份物价环比平均上涨了0.48%。在这种情况下,2010年12月份价格回落不会很大。2011年一季度CPI还将继续高企。
  范剑平认为,在美联储加息之前,不敢轻言国内价格拐点。他指出,从国际来看,由于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复苏的缓慢出乎意料,各国的调控重在刺激经济增长,这也是国内价格不断上涨的外部原因。美国经济最乐观的预期是,经过二次量化宽松和减税政策延期的短期刺激后,美国经济增长数据在一季度会比较好看,那么美联储可能会在8月后进入政策沉默期,为政策拐弯做准备。
  不过,这还需要美国核心通胀率向上的支持。经历二次量化宽松的刺激和一季度经济数据转好后,CPI可能会向上,但预计美国核心通胀率不会有太大变化。如果这样,美国有可能继续维持零利率。而在货币超发后,美联储利用欧债危机进行对冲,也不用担心美元大幅贬值的情况出现。
  范剑平强调,未来世界经济不会出现衰退,而是十分微弱的正增长。即使各国采用各种政策刺激经济增长,但仍表现为一个缓慢乏力的复苏。但这种政策的后遗症非常大,它对我国物价的影响是我国央行采取各种手段应对通胀,但单独一国货币政策应对全球性通胀效果十分有限。
  他指出,目前我国大型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已提高至18.5%,因为热钱流入太多,未来超过20%的存款准备金率完全有可能。加息也是央行未来可以采取的手段,通过连续加息将会有效抑制房地产的泡沫。但在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没有转向之前,全球流动性充足的情况下,我国应对通胀所有的政策都很难对全球性通胀起决定性影响。


  连平:
  全年物价压力不减
  连平表示,物价未来趋势依然向上。从货币供应和信贷增长的角度来看,货币供应对物价的影响大概在三至四个季度显现出来。2009年M2、M1高速增长,2010年信贷增量可能在8万亿左右,信贷增长速度在19%以上,M2也在18%以上,而历史上M2一般水平是在15%和17%之间,现在的数据是明显较高。因此,2011年、2012年物价上涨压力依然不小。
  但连平指出,当前出现恶性通胀的可能性不大。时至今日,我国大部分商品供求关系基本平衡。在这轮上涨中,尽管粮食和猪肉价格也在上涨,但没有出现价格迅速飙升情况。这说明国家调控供求关系取得了明显效果。在这种条件下,物价两位数增长的情况不大可能出现。如果2011年货币供应能控制在比较合理的水平,同时能把农产品的局部供求关系调节得当,那么物价总体水平依然可控,CPI保持在4%左右还是有可能的。
  连平认为,在目前的国际环境下,短期内看不到CPI出现趋势性拐点的可能性。2011年稳健货币政策实质是中性偏紧。因为它要兼顾经济增长等各种目标,但对通胀和资本加大流入会有更多的考虑。
  利率仍有进一步上调的可能性。但要在2011年把负利率变为正利率的可能性比较小。现在中美利差并不大,小幅提息尚不至于导致境外资本大规模流入。真正影响热钱流入的因素是经济增长、汇率水平和资产价格水平,利差因素的影响相对次要,但大幅提息会加大利差的影响。准备金率未来再上调三至四次也完全有可能,关键要看资本流动情况。


  高培勇:
  流动性过剩风险非常大
  高培勇认为,2011年流动性过剩风险非常大。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为刺激经济而增发的货币归宿现在很难找到。它很大程度上依然潜伏在流通领域,最终要表现出来,且一定表现在物价上涨上。但同时,我们对物价研究的投入不够。谈及物价及相关的联动机制,无论从中国的角度还是经济学界,储备都极其不够。
  尽管CPI的上涨压力巨大,但最重要还是CPI的结构问题,不同的人从CPI中受到的影响和感受是完全不同的。一旦物价出现问题,它在经济层面产生的影响很可能延续到社会层面,对此必须高度关注。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宏观政策会着力于控制物价上涨,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都存在由相对稳健转向紧缩的可能性。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