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走出去:资源和市场的双重诱惑

2010年12月27日 9:5 472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过去10年,绕开国际贸易壁垒、获取资源,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两个最为重要的理由。
  埃森哲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王波指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方式,包括自建、合资新建、与已有的企业合作合资、战略联盟、股权投资、兼并收购等。其中,尤以出口、兼并收购和建立海外合资公司为主要方式。
  作为全球化的新来者,中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遭遇的挑战,是同样巨大的。但中国企业必须逆流而上,从建立全球视野的领导团队、熟悉当地商业环境、建立全球化生态系统等方面入手,积极应对挑战。

  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全球化路径”
  过去10年,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热情,始终高涨。
  但埃森哲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王波指出,中国企业仍需根据自身的需求和竞争能力,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全球化路径。他特别强调说,中国公司对海外并购准备不足,至今仍缺乏海外整合经验。
  记者:目前,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投资的概况是怎样的?
  王波:中国对外投资范围已覆盖全球六大洲的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投资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设立境外企业的数量逐年递增,覆盖率大幅提高。截至2008年底,中国8500家境内投资者共设立境外企业12000家,分布于全球174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平均覆盖率达到71.9%。其中,分布于亚洲的企业数超过全球境外企业的一半。
  此外,跨国并购,日益成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根据我们的统计,中国民营企业海外并购的数量显著增加,但并购金额相对较小,而国有企业海外并购金额占据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大半壁江山。
  目前,中国企业并购的热点主要集中在矿产资源、传统能源、机械制造业、IT等行业。其中,矿产资源与能源行业的并购金额较大。
  记者: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方式有哪些?
  王波:企业在制定全球化战略时,需要根据自身的需求和竞争能力,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全球化路径。
  过去,中国大力引进国外投资,鼓励本国企业出口,赚取外汇以带动经济快速发展,因此,许多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方式以出口贸易型为主。如今,大多数企业试图通过收购、兼并或联合国外企业,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目前,中国企业主要的海外投资方式有自建、合资新建、与已有的企业合作合资、战略联盟、股权投资、兼并收购等。其中,尤以出口、兼并收购和建立海外合资公司为主要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新建海外独资企业并不受青睐,选择这种方式的企业属于少数。这可能是因为,和其他方式比起来,独资新建周期长、见效慢,而且没有合作伙伴分担和减少风险。
  据我们调查,中国企业在选择全球化投资方式时,考虑最多的是,如何规避东道国的市场风险,其次考虑的是,是否拥有一支很强的国际管理团队,这对企业投资方式的选择有很大影响。
  记者:并购的下一步就是整合。中国企业整合海外资产的方式有哪些?
  王波:通常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把制造移回国内,在海外只保留研发设计、市场销售和品牌建设功能,如万向集团在美国进行的多宗收购。另一种是,尽管保留原来的生产规模,但中方基本不介入管理,保留被兼并企业原来的管理模式。收购方只派出少数高管,如中联重科(行情,资讯,评论)收购意大利CIFA公司。
  记者:中国企业近几年海外并购数量大幅增加,但在后续整合时,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对此,你有何建议?
  王波:收购兼并能快速、完整地获取先进技术、品牌和国际团队,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收购后的整合难度很大,包括收购后的企业组织构架、人员安排、流程整合和技术整合,以及更为重要的跨文化的企业文化整合。
  经验表明,并购后整合的成功率并不高。根据我们的研究,中国公司对海外并购准备不足,82%的企业高管认为,中国企业缺乏海外整合经验。
  中国企业对海外并购准备不足还表现在,很少有企业具备并购的专业团队。通常,中国企业聘请投资银行来操盘海外并购。这导致中国企业对于交易层面的因素考虑较多,而对并购后在业务、管理、组织、流程、文化等方面整合,准备则有所欠缺。
  中国企业在实施海外并购时,要理性思考,做好并购前的风险分析和后续投入评估,要审慎考虑企业自身的能力和局限、优势和弱势。
  同时,企业也应该注意到技术快速发展的特质,由于技术更新换代频繁,很有可能在企业收购后发现所获取的技术已经过时了。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