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委酝酿应对粮食、工业品等高物价 专家建议行政管制

2010年11月16日 9:28 504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发改委近期或出台“组合拳”控制物价过快上涨
  在10月份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创出4.4%的新高之后,通胀成为宏观调控领域备受关注的问题。记者日前了解到,包括发改委、工信部等在内的几大部委纷纷酝酿出台物价调控措施。而有关专家建议,发改委应当通过行政手段直接管制价格。
  作为价格调控重要部门,国家发改委正在酝酿诸项价格调控举措。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表示,发改委将采取应对措施,把物价涨幅控制在普通消费者能承受的范围之内。第一是发展生产,重点是发展农业生产,保障粮食、生猪等农产品的供应。第二是通过物资调配、进出口等调节手段来保障供应。第三是加强市场价格监管,防止游资进行炒作。第四是对低收入群体予以适当的补贴,使其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
  价格调控应该如何进行,专家也有诸多建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永军认为,11月、12月我国CPI仍将维持高位,发改委对物价的调控应该着重在保障供应层面,只有在供需平衡之后,包括农产品在内的诸项产品价格才能得到稳定。
  中信建投首席宏观分析师魏凤春则建议,发改委应当直接通过行政手段管制大宗商品、棉花等价格,严格稳定价格上限。
  由于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的节节攀升,工信部也已经予以关注。
  “当前经济生活中新情况、新问题显现,能源、原材料以及企业用工、用地、融资和节能减排等成本均呈上升态势,这些问题都需要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 工信部人士表示。
  针对前期部分地区为冲击节能减排目标而拉闸限电,导致了钢铁等部分工业品由于供应减少而价格飙升的现象,工信部人士表示,下一阶段,有关司局将发文对不同地区节能减排工作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制止“一刀切的限电行为。” 市场预期,财政部也会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高盛集团报告指出,虽然政府在2011 年可能会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但在通胀压力上升的形势下,政府可能会控制财政支出增长。


  “菜篮子”涨价压力不减 启动调控势在必行
  今年年初业内人士普遍预测7月、8月会成为物价高点,然而下半年以来,物价不但没有下行,反而节节攀升,7月、8月、9月、10月连创新高。
  在10月份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创出4.4%的高点之后,11月、12月CPI可能仍将维持在3%以上的高位。有关专家认为,全年来看我国CPI涨幅可能会超过3%,启动物价调控措施很有必要。


  物价上涨压力仍较大
  “大白菜一个星期前1块钱3斤,这两天成了6毛钱1斤,涨得太快了。”北京市市民小王对记者表示。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数据显示,11月前10天我国50个城市主要食品价格面临大幅度上涨,其中豆角、油菜等蔬菜价格涨幅达到4%-5%。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永军对本报记者表示,11月、12月我国CPI可能还会持续保持较高增速,预计会在3%以上,年末物价上涨的压力依然很大,主要上涨因素还是来自食品价格上涨的推动,以及一些季节性价格上涨因素。
  宏源证券指出,由于前期推动物价上涨的大部分因素在短期内还无法得到有效消除,物价上涨压力还将在一段时间内存在。预计11月CPI 仍会达到4.3%。
  “预计11月CPI仍将会创出近几个月来的新高,考虑到连续三个月环比增速的快速上行和国家将对物价领域进行行政调控,预计环比增速会有所放缓,这样11月CPI涨幅将在4.4%-4.8%左右。”光大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潘向东表示,由于翘尾因素的影响,12月CPI将出现回落,预计在3.8%-4.3%左右。


  出台调控措施很有必要
  年初政府工作会议报告中将全年CPI控制目标定在3%左右,对于该目标能否实现的问题,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日前表示,物价上涨压力在加大,宏观调控压力也在加大。特别是国外新一轮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释放了大量流动性,对我国经济会产生重要影响,今年要实现全年价格调控的预期目标,必须付出更大努力。
  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日前在“全国煤炭工作会议”上表示,估计今年CPI涨幅要比3%稍微高出一点。
  “事实上,今年我国CPI涨幅超过3%的可能性很大。”张永军表示,主要的价格上涨压力还是来自于食品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包括蔬菜、水果、粮食等。他认为,目前我国物价处在恢复性上涨的过程中,由于去年物价上涨基数较低,今年上涨的幅度可能会较大。
  但是张永军认为,即使CPI涨幅突破3%,也不会对宏观经济运行造成很大影响,事实上可以考虑对CPI全年增长3%的目标予以适当调整。
  “面对当前通胀日益严重的形势,国家出台进一步物价调控措施的可能性加大。”张永军对本报记者表示。
  国家发改委日前也频频表示,将出台进一步的价格调控措施。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司日前召开的全国价格监督检查工作务虚会议指出,今年以来价格监督检查工作围绕“保增长、调结构、稳物价”这一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开展了涉企收费、电力价格、农产品价格三大专项整治,明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价格监督检查工作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管理通胀预期。

  11月上旬蔬菜批发价同比上涨62.4%
  商务部日前通报数据显示,11月上旬,全国36个大中城市18种主要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每公斤3.9元,比年初上涨11.3%,比去年同期上涨62.4%。
  据分析,今年蔬菜价格上涨呈现出北方蔬菜价格涨幅高于南方,茄果类蔬菜涨幅高于叶菜类,季节性上涨时间从往年10月份提前到6月份,蔬菜价格涨幅高于食品价格上涨水平等特点。
  据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司长王炳南介绍,蔬菜价格上涨的原因很多:一是受异常天气影响。春季遭受倒春寒,北方地区蔬菜产量减少,品质下降,上市时间推迟。进入汛期后,南方和东北部分地区反复遭受暴雨、洪水等灾害天气,蔬菜生长受损,采摘困难,运输受阻。二是蔬菜生产经营成本增加。进入2010年,国内农用柴油、农用地膜和农药等农资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上涨,蔬菜生产、流通环节人工成本也有所增加,其中流通环节工资涨幅约为20%。三是蔬菜消费需求上升。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们消费理念逐步发生变化,食物结构也悄然调整,蔬菜在食品消费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蔬菜需求量增至6.02亿吨,比2001年增加约24%。四是一定程度上存在炒作现象。2009年下半年以来,大蒜、生姜等“一季生产,全年消费”的耐储存农产品遭到炒作,人为推高价格。11月上旬,全国36个大中城市大蒜、生姜批发价格同比分别上涨95.8%和89.5%。五是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近期,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普遍上涨,日韩等国相继出现菜荒,某种程度上也影响到我国。
  另外,国家发改委昨天发布公告称,据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监测,在截至11月10日的一周内,全国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成品粮批发价格比前一周上涨1.05%,较早前涨幅有所放缓。
  其中,早籼米、晚籼米、粳米、特一粉、标准粉、玉米粉每吨平均批发价格分别为3300元、3460元、4300元、2940元、2740元、2600元;与前一周相比,早籼米、晚籼米、粳米、标准粉价格分别上涨3.13%、3.59%、1.42%、0.74%;特一粉、玉米粉价格持平。


  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扩大
  工业品出厂价格(PPI) 10月同比大涨5.0%,远远超过市场预期。统计局15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构成PPI的主要工业品出厂价格11月几乎全线上涨,且涨幅较10月明显放大,表明未来PPI上行压力仍较大。
  统计局每月两次公布主要工业品出厂价格的变动情况,本期数据反映的是11月10日前价格变动情况,较上期(10月20日前)相比,22种工业品中有21种涨价,而且涨幅进一步增大。
  其中,天然原油较上期涨价6.7%,而上期的涨幅是零。硫酸的环比涨幅是11.1%,而上期只有5.6%。
  本期唯一没有涨价的工业品是炼钢用铁矿石块矿,但是这种产品也是维持高价。之前,该产品已经明显上涨。上期的涨幅是2%,本期的环比涨幅是零。
  22种工业品价格无一下跌是本期出现的新情况,这也意味着商品价格可能已进入新一轮涨价周期。
  工业品出厂价格的过快上涨势必推动PPI继续上行。中投证券宏观分析师邢微微表示,“预计随着原油价格的反弹,将会造成PPI的回升,加上市场对美联储再次推出宽松政策的预期,12月之前,市场上依然会延续弱美元、强商品的状况,4季度PPI涨幅可能会升至5.5%。”
  湘财证券有色金属行业研究员叶鑫也预计,四季度以铜为首的有色金属价格将继续快速上涨,整体金属价格有望达到或超越2008年高位水准。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指出,目前最需要关注的就是美元弱势,使得国际资本流入中国,导致资产价格上涨,引发资产泡沫,形成通胀压力。同时,进口原材料价格上涨,将会产生对PPI上升的压力,最终传导到物价上,会造成通胀压力。

责任编辑:lee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