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出:用“第四驾马车”拉动中国市场经济

2010中国国际回收大会&展洽会在杭州闭幕

2010年04月19日 10:30 558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铜资讯   作者:

新闻图片20103191026341271643994750_9946.jpg

      本网讯  “如果人民币升值3%,中国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利润将为0,如果升值5%,中国将会有大面积制造业面临倒闭的可能性。”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在4月16日由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再生资源贸易协调工作委员会承办的中国国际回收大会上表示。
       郎咸平指出,2009年前,中国就累积了五大内忧。“汇率问题、出口退税的调低、2008年推出的劳动合同法、宏观调控、2009年全年税费的摊派增加。”这五大内忧让去年的投资经营环境还不如前几年。并称,除了五大内忧外,目前中国还存在三大危机,即资产泡沫化、经济停滞化、通货膨胀化,这三大危机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将会日益严重。虽然政府在2008年年底就陆续推出了扶持政策,但政策有时候却是把双刃剑,在拉动内需、保八、促就业的背后,引发了更为严重的产能过剩。
        一旦危机爆发,我们该怎么办?“我们应需要‘第四驾马车’来摆脱目前的处境。”郎咸平称,“这‘第四驾马车’不是产业升级,而是靠民营经济的投资拉动。另外,他还呼吁中国的企业家应该借鉴日本的回收经验,学一学日本在家电循环、建设循环、汽车循环等方面的使用方法。

新闻图片20103191030551271644255062_3357.jpg


       “2010年国内市场粗钢表观消费将达到6.1-6.2亿吨。粗钢产量6亿吨左右”。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秘书长闫启平在论坛上表示。并称,废钢铁是一种环保资源,用废钢直接炼钢可减少排放废气86%,废水76%和废渣72%(不含尾矿)。这样有利于降低碳排放,发展潜力巨大。
他还表示,目前国内投资环境逐渐成熟规范,国家对废钢进口、回收利用,资金、土地给予一系列的扶持政策。未来的中国需要一批拥有先进加工技术、先进设备、技术先进管理体系的专业化废钢公司,共同打造一个废钢铁进出口贸易大国所拥有的现代化国际供需体系。
       美国废料工业协会副秘书长Scott Horne在论坛上总结了协会近几年所做的大量工作,并对废料市场的发展做了简单的分析。他称现在在美国,随着制造业的回升,需求开始出现强劲,人们都把废料储存起来,以等待价格的回升。

新闻图片20103191032271271644347062_1545.jpg


       中国十种有色金属在2009年12月创出了产量新高,280.27万吨新增有色金属采矿业投资791.83亿,同比增速19.25%,新增有色金属金属采矿及加工投资2201.99亿,同比增速18.80%。2009年金属市场的走势离不开浓厚的政策意味,2010年市场回归常态之后,影响金属价格的季节性因素或将再次出现,其中包括下游行业、金融因素等。中粮期货分析师彭强表示,金融因素是影响2010年铜价最不确定的因素。

新闻图片20103191034231271644463906_5352.jpg


       中华压铸网总经理周少杰在谈到我国压铸行业现状时表示,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成为世界上压铸的生产和消费大国之一。中国现有压铸企业3000家左右,压铸件产量从工作出发995年的26.6万吨上升到2009年的150万吨,年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其中铝合金压铸件占所有压铸件产量的3/4以上。
       虽然我国铝合金压铸件行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与国际压铸强国相比,还存在规模小、产品档次低、成本高、缺乏自主开发能力等差距。
       周少杰建议我国压铸行业应抓住机遇,实现技术创新,优化结构,努力做到降低成本,以提高利润空间。

新闻图片20103191036511271644611125_3996.jpg

       本次大会除了设立政策、市场、贸易主论坛和钢铁、有色金属及废塑料两个分论坛以外,还为参会企业提供了1000平米的展洽区。展洽区由大会主办方和中国再生资源网合作搭建,旨在促成企业间的贸易合作。记者在现场看到,展洽区非常火爆,大家都想通过这种方式找到自己的合作伙伴。据中国再生资源网一部门经理向记者透露,通过这种方式,每年大约有20%的企业都能在这里达成合作。
       中国国际回收大会已经成功举办过四届,吸引了国内外再生资源行业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三千多人次参加,促成了众多的再生资源行业的商业合作和贸易机会。经过几年来的丰富和积累,中国国际回收大会已经成为废料再生循环利用以及贸易交流的国际盛会,也是亚洲规模最大、涉及多个回收品种贸易交流、市场拓展、全面反映中国市场及全球市场动向的国际盛会。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