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源钨业:资源型企业向高科技企业的跨越

2010年04月02日 9:0 408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依据江西省科学技术厅、江西省国家税务局、江西省财政厅和江西省地方税务局赣科发【2009】1号文件,章源钨业股份有限公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崇义章源钨业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县城,始创于1990年,是集采矿、选矿、冶炼、制粉、硬质合金与钨材生产和深加工、贸易为一体的集团型民营企业。自2000年以来,公司持续坚持“利用资源、依靠科技、以人为本、诚信至上”的经营理念,以“安全、和谐、高效、创新”为企业目标,坚持走自主创新和“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之路,采用国内外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装备,连续实施了APT、钨粉、碳化钨粉、硬质合金及其工具、高比重合金、钨异型材等多项钨深加工技术改造,延长了钨的产业链,走出了一条快速稳健的纵向一体化发展之路,实现了由资源型企业向高技术深加工型企业的快速转变。
  章源钨业先后荣获“江西省优秀高新技术企业”、“2006年中国自主创新型企业”、“全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全国矿山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先进矿山企业”等多项荣誉称号;“章源”商标系“江西省著名商标”,“章源”牌钨粉、碳化钨粉系“江西省名牌产品”。多年的努力结出硕果, 2009年,在国家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全国总工会联合公布的第三批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名录中, 章源钨业榜上有名。


  科技找矿,是企业持续发展的资源保障
  世界钨矿在中国,中国钨矿在南岭,南岭黑钨矿在赣南。江西赣南,拥有全球独一无二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和“石英脉型黑钨矿”,享有“稀土王国”和“世界钨都”之称。赣南钨矿则主要集中于分布于崇义—大余—上犹、赣县—于都、龙南—全南—定南、兴国—宁都等三个地区,其中尤以崇余犹地区资源最佳,章源钨业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淘锡坑钨矿山便处于这一区域。
  在许多与赣南钨矿勘探科研有关的报告中,人们都会看到淘锡坑的名字。其实,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与江西崇义章源钨制品有限公司合建的研究基地暨博士(后)流动工作站、也是中国地科院设在南岭地区唯一的研究基地及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就坐落在这个很有典型意义的钨矿山。
  2005年,一座名为“院士楼”的四层楼房在淘锡坑矿区拔地而起,与之配套的电子显微镜、镜像显微镜、扫描电镜等科研设备一应俱全。从此,包括陈毓川院士、裴荣富院士等地质专家在内,以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和赣南地质大队地质人员为主力军的科研集体,对淘锡坑及赣南钨矿进行了长期的研究。
  陈郑辉是这个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培养的第一位博士,完成了《南岭东段钨资源潜力评价及找矿方向建议》博士论文,预测赣南地区的远景资源量可达490万吨;刘善宝博士以成矿系列理论为指导,本着“全位成矿,缺位找矿”的思路,完成了《赣南地区金矿与钨矿的成因联系研究》,提出了19个金矿成矿远景区,许建祥博士完成了《赣南地区中生代成矿系列及成矿规律研究》,进一步该区域的矿产种类,拓宽了该区的找矿空间,其中铜坑嶂钼矿床和牛形坝金矿床的发现就是其有力的佐证。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南岭地区钨锡多金属矿床研究与勘查评价》项目,荣获了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江西省崇义县淘锡坑矿区钨矿资源潜力评价报告》获2007年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如今,章源研究基地暨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已经培养了4名博士,在站博士生4名。
  2006年启动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南岭地区有色-贵重金属成矿潜力及综合探测技术示范研究”专题项目之一“赣西南崇余犹矿集区成矿潜力及综合探测技术示范研究”,就是其中的代表。章源钨公司投资1900万元,与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合作,完成了这一项目的淘锡坑钨矿研究子项目。通过3年的工作,在该矿区的深部及外围取得了重要找矿突破:在矿区的北部揭露到了脉幅≥1厘米之石英脉约58条,大于3厘米以上萤石石英脉、黄铜矿石英脉、黑钨矿石英脉、黑钨矿云母石英脉达10条之多;在矿区的南部发现了50米宽的矿化标志带;在深部揭露到数条盲矿脉,新增加资源储量近5万吨。2009年在淘锡坑矿区的56m中段的花岗岩体内又发现了数条隐伏的工业矿脉,预测其深部及其外围三氧化钨远景资源量可达10~20万吨;在公司所属的仙鹅塘、长流坑、高岔等探矿权内也揭露到了工业矿脉,合计探获三氧化钨资源量达2万吨,为章源公司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保障。
  目前,章源钨业拥有淘锡坑钨矿、新安子钨锡矿、大余石雷钨矿、天井窝钨矿四个采矿权矿山。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公司4座矿山合计可开采面积为39.2654平方公里,公司所辖矿区在开采范围内保有钨储量占全国总量的5.33%,而且四矿山是国内少见的大储量、高品位钨矿山,四矿山地质条件简单,易于采选。此外,章源钨业还拥有东峰、石圳、白溪、碧坑和长流坑五个探矿权矿区,合计可勘探面积143.54平方公里。
  在矿产资源紧缺,钨精矿价格持续上涨的背景下,拥有丰富的钨资源储备意味着稳定的原料供应保障,同时能有效缓解上游钨精矿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保障公司盈利能力。按照静态计算,公司丰富的钨储量能确保在现有条件下约30年的开采保障能力,公司将加大科技找矿力度,进一步巩固现有钨资源优势。


  科学研发,是企业快速高效发展的生力军
  章源钨业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中南大学在公司设立了博士后科研基地,赣南科学院钨业研究所和江西省钨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均设在章源钨业。章源钨业一直十分重视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把技术研发作为公司的战略重心之一。坚持“面向市场,面向未来,面向产业化”的研究方向,以新装备、新工艺和新产品为研究重点,始终站在钨制品和硬质合金行业技术研发的前沿领域。
  为保障研究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章源钨业每年均安排专项资金数千万元用于研发工作。据统计,2006年至2008年,公司在研发费用方面支出7714万元,占销售收入的3.22%。系列政策的支持和雄厚的资金保障筑起了章源公司进行科研的堡垒,江西省钨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也依托该公司技术中心而设立,同时,其技术中心还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章源钨业在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和“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之路的同时,大力开展技术合作与交流工作。与此同时,为更好地消化吸收和应用先进技术及设备,公司还聘请了10多位业内知名专家、教授为技术顾问。通过技术合作与交流,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得到增强,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目前,公司拥有科技人员326人,占职工人数的14.7%,其中研究开发人员107人,基本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的科研团队。另外,公司每年还从员工中选派15人至30人到重点大学进行培训或深造,为公司研发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人力保障。
  在自主创新和“产学研”相结合及合作研发的技术创新路上,章源钨业近年来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先后有“纳米钨粉”、“纳米碳化钨粉”等科研成果通过科技部门的鉴定;开发了超细仲钨酸铵、高纯钨粉、纳米钨粉、超细碳化钨粉、超细晶粒硬质合金5个江西省高新技术产品。“矿用非均匀组织结构硬质合金”被评为江西省2007年百项重点自主创新产品;“球形、单晶、超细仲钨酸铵粉体的制取技术”获2007年度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白(黑)钨矿洁净高效制取超高性能钨粉体成套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获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超细、纳米硬质合金刀具材料”获科技进步二等奖。公司目前拥有4项发明专利和二项实用新型专利,同时,“一种含Ce-Y的Al- Ti-N多元复合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氨尾气分解炉”、“改进型碳化炉”已向国家安全知识产权局申请发明、实用新型专利并得以受理。
  目前,章源钨业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正主持《纳米钨粉》行业标准的起草工作。
  通过科技创新,公司迅速延长了钨产业链,实现了由资源型企业向高技术深加工型企业的快速转变。目前,该公司能生产从仲钨酸铵到硬质合金及其工具等十大系列产品,满足了市场的各种需求,有力地促进了公司的销售,公司各类产品在国内和国外市场占有率超过10%,提高了经济效益。其中钨粉、碳化钨粉及硬质合金的产能和销售量均居全国钨行业前列。
  在未来的5年发展规划中,章源钨业将投资4亿元,逐步实施3个科技攻关项目。其中,“淘锡坑精选厂技改项目”将提高矿山钨矿的综合利用效率; “研发中心技术改造项目” 将为公司研发新的技术、改良产品、节约成本消耗提技术支持;“高性能、高精度涂层刀片技术改造工程”将大幅提升公司产品的档次,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成为公司下一个主要利润高增长点。

责任编辑:hq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