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金属“战储制”议而未定 国际市场话语权遥遥无期

2010年02月24日 23:59 134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最新资讯

       困扰中国稀土多年的国际市场话语权问题。近日有地方企业率先建立储备设施,实际收储的执行力度和效果仍有待观察。
  中国最大的稀土企业包钢稀土近日发布公告,宣布已获得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将兴建10个稀土氧化物储备设施,总储量在20万吨以上。
  前不久,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陈燕海在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表示,正在组织有关部门和协会研究提出《稀有金属管理办法》(草案),完善稀有金属管理的长效机制。
  同时,工信部还将配合有关部门加大资源保护力度,建立稀有金属储备制度。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均表示,稀有金属储备尤其是稀土应实行“战略储备制度”,从源头控制住稀土开采,就有望解决困扰着中国稀土多年的国际市场话语权问题。内蒙古包头是国内最大的稀土原料产区,储量占全国八成以上。
  包钢稀土建10个稀土氧化物储备设施将对中国乃至全球稀土供应产生显著影响。其执行力度和收储数量将左右此项举措的实际效果,而这正是需要继续跟踪和关注的。
  南北有别探而不采稀土实行“战储制”的提议已有多年。然而,关于收储范围以及收储方式等问题各方并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工程院稀土专家对记者表示,稀土根据原子序数的大小可分为轻重稀土,“收储是一项非常复杂的项目,并非所有的稀土都需要储备。
  南方离子型稀土矿更需要储备,因为中重稀土资源多分布在江西、广东等省,并且以罕见的离子态赋存于花岗岩风化壳层中,镝、铽、铕这些重稀土元素多用于国防和高精尖技术行业。”
  而轻稀土资源主要集中在内蒙古的包头白云鄂博等地。“这些轻稀土元素有相当一部分从战略角度来说没有必要进行收储。收储应当分门别类。”这位专家建议。
  关于收储方式,上述专家和江西赣州华帝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华建荣均认为采取企业收储的方式“囤不住货”。从稀土生产的角度来说,可以加速行业整合,未来形成由少数大企业主导的格局,但在矿源控制上应采取“探而不采”的方式,由国家专门成立重点战略物资收储机构进行统一管理。
  上述不愿具名的专家说,企业为了生存,大多将收储回来的稀土贱卖。从一些数据就能够看出此种方式的弊端。
  根据工信部的调研数据,广东省2008年矿产品产量为2553吨,而根据行业人士的调研,2008年广东省稀土产量便达2.5万~3万吨。
  没有矿石资源的江苏省在2008年稀土的冶炼分离产量达2.07万吨,而江苏的冶炼分离原料几乎全部来自广东。
  收储稀土需要大量资金,而稀土资源富足的地区,如江西赣州等地,虽然近两年积极参与稀土收储管理、限制开采,但还是财力有限,也就限制了收储的范围与时间。
  收储价格也是个难题。华建荣表示,稀土产品价格变化很大,收储价格很难定在一个点,评估风险较大,需要十分专业的团队。“因此从国家层面建立收储机构更为合理,也更现实。”
  地方利益协调成难题前述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陈燕海提出加强对各地稀有金属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督查,指导各地根据工作需要建立省级及以下的稀有金属协调机制。
  “难就难在地方。一级有一级的利益,协调难度太大,这是多年来积存的问题。”华建荣说。
  中国稀土的分离冶炼处理能力一直在远远大于开采能力的畸形路上走着。“比如限制了10万吨的开采量,但分离冶炼20万吨都不止。”华建荣说。
  大大小小的分离冶炼稀土企业割据一方,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相互杀价,是中国稀土在国际上丧失定价权的主要原因。
  上述不愿具名的专家说,这些处于初级加工阶段的众多分离冶炼企业,是地方政府税收的来源之一。由于盛产稀土的地方大多经济不富裕、财力有限,这些企业很难被关停。“一些矿企的采矿证早已过期,还有一些矿企规模不达标,但地方为了自己的利益,矿管局每年的例行检查形同虚设。协调地方收储难度非常大。”这位专家说。
  华建荣说,协调地方政府配合中央进行稀土储备,需要“欲取先予”,给予这些地方政府相应的财政支持与补贴。

责任编辑:wuren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