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锡集团依托自主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

2007年10月30日 0:0 256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这是一组极具说服力的数字:2006年,云锡集团销售收入达91亿元,是2004年的一倍多;今年上半年,集团实现工业增加值与2006年同期相比增长62.84%,完成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6.32%,实现利税总额同比增长115.21%。今年,集团力争突破销售百亿大关。
        这组数字所显示的轨迹,就是云锡集团以自主创新抢占锡业科技制高点,实现产业技术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具体体现。    
        云锡人有一个强烈的共识:“创新的主动权一定要在自己手中,合资合作绝不仅仅是为了解决钱的问题,也绝不是‘拿’点技术过来了事,合资合作不是一劳永逸的最终目的,决不能因此而形成一种被动依赖的惰性。云锡集团决不能走一些企业出现的‘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和合资、合作但丧失自主品牌的路子。”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云锡集团不断强化研发和创新的“主体意识”,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不断进行二次创新。    
        澳大利亚澳斯麦特技术也称为顶吹沉没喷枪熔炼技术。1999年,云锡集团通过反复论证,决定引进这一技术,用一座澳斯麦特炼锡炉取代所有的锡精矿还原熔炼反射炉和电炉,并对锡精矿还原熔炼车间及其配套工序和设施进行全面改造。2002年4月,云锡澳斯麦特炼锡炉建成投产。然而就在使用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发现,澳斯麦特熔锡炉有些技术并不完备,比如能源没有再利用,烟尘的回收成本高等问题,于是,云锡集团通过自主创新,对燃料、原料炼前工艺的处理和引进技术等方面进行了12项创新改进,其中两项核心技术获国家发明专利奖,一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奖,形成了澳斯麦特炉还原熔炼——烟化炉挥发两段熔炼工艺,取代国外的三段澳斯麦特炉熔炼工艺。云锡股份冶炼分公司高级工程师宋兴诚说:“5年前,我们向澳大利亚人买技术、买设备。现在,我们发明了自己的核心技术,并拥有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如今,他们反过来向我们买技术。”   
        同时,针对原烟化炉系统存在的严重环保、能源和资源问题,云锡集团采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据介绍,新技术与原反射炉相比,每年可节约燃煤11000多吨,热利用率从31.5%提高到53.6%,提高了22.1个百分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8万吨;配套的6000千瓦余热发电机组充分利用余热,年发电量在3500万千瓦时以上,年创效益1700多万元。   
        通过不断自主创新,云锡集团生产的锡锭纯度越来越高,产量也提高了一倍,为后期产业链提供了充足的加工原料,现在的云锡集团已经成为世界锡生产企业中产业链最长,最完整的企业,实现了由粗加工向高科技深加工的转变。目前,云锡集团已发展成了全国最大的锡业科技研发基地、国家级的企业技术中心,在锡矿采、选、冶、锡化工、锡材深加工、砷化工等方面拥有全国领先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成为了世界最大的锡生产加工基地,全国最大的锡材加工中心、最大的锡化工中心、最大的砷化工中心和稀贵金属研发中心。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