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舍勒铜业:紫金矿业外部扩张的成功典范

2008年09月26日 15:0 578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铜资讯

  据中国黄金报9月26日消息  “十五”期间,我国传统的办矿模式发生了很大改变。国家不再担当单一的投资主体角色,拓宽矿业开发的融资渠道、探索新的矿业开发模式和资本运作方式,成为中国矿业的当务之急。
  新疆矿产资源丰富,成矿带延伸面广,矿业开发前景广阔。利用国家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新疆加快了招商引资的步伐,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为投资者创造了宽松的投资环境。
  紫金矿业发展战略直指西部。而投资新疆则成为其做强做大、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首选之路。继而,紫金矿业打响了挺进西部的一大战役——开发阿舍勒铜矿。

曲折与果断
  阿舍勒铜矿是新疆地勘局第四地质大队于1986年发现的,经过12年的艰辛工作,已探明是一个大型有色金属矿床。从1989年起就被正式纳入开发日程的新疆阿舍勒铜矿,在起初开发的10多年中并不顺利。该铜矿含砷,属于难冶炼矿种,且地处大西北阿勒泰地区,办矿条件十分艰苦,加之公司各股东资金不到位,股东几经变更,阿舍勒铜矿的开发几次上马又几次搁浅,始终未能进入实质性开发建设阶段。紫金矿业一直极为关注阿舍勒铜矿的开发情况,十分看好阿舍勒铜矿项目的开发前景,并为此投入巨资,以控股形式,与新疆有色工业集团公司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矿局两家股东合作开发阿舍勒铜矿。
  2002年初,紫金矿业收购新疆阿舍勒铜业股份有限公司,获得了51%的股权。控股该公司后,紫金矿业实行了重大调整:总投资从6.5亿元压缩到4.83亿元,生产规模由设计时的3000吨/日扩大到4500吨/日,建设周期由3.5年缩短为1年。

艰辛与坚实
  面对投资减少、生产规模扩大的艰巨任务,阿舍勒铜业的建设者夜以继日,艰苦创业,用智慧和汗水在荒凉的戈壁滩上勾画出了最新、最美的铜业宏图。科技人员告诉记者,“三化”、“一攻关”使阿舍勒铜业的发展跃上了新的高度。“三化”即建矿模式简易化,生活设施简易化、生产设备自动化;“一攻关” 是指采选技术攻关。时至今日,无论是领导还是员工,仍然对当时艰辛创业打下的坚实基础津津乐道。公司副总裁陈家洪等一线创业者,为矿山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没有当初打下的坚实基础,就没有阿舍勒铜业的今天!”阿舍勒铜业的建设者充满感慨地说出了这样的心里话。
  只用了1年多时间,阿舍勒铜业人就在荒凉的戈壁滩上创造出了奇迹。每年生产4万吨铜的生产规模,有的企业需要上千乃至几千员工,而阿舍勒铜业却只有不到600人。这样的工作效率缘于阿舍勒铜业坚持不断的创新精神。在企业从创立到发展的过程中,阿舍勒铜业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
  在制度上,公司坚持现代企业制度,严格管理,大胆用人,引入竞争机制。他们不断发挥企业优势,开展三大体系的认证工作,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了管理水平,从而使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
  在技术上,采矿采用先进的大直径深孔采矿嗣后充填法,冶炼工艺采用国内先进的湿法冶金工艺。为进一步提高浮选处理能力,公司安装了“一粗两精”浮选柱,成功打通了流程,同时提高了混选、铜锌分离和选锌浮选作业的矿浆浓度,取得了较好的生产指标。
  在企业文化上,公司始终以人为本。忠诚尽责、拼搏奋斗——紫金矿业的企业文化核心,在阿舍勒铜业传播、开花、结果。公司党委狠抓精神文明建设,在广大员工中深入开展以诚信为人、尽职做事为主题的各项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弘扬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企业精神。为了进一步增强企业凝聚力,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公司于2006年实施了“八大民心工程”,真正做到了为员工办实事、解难题,受到了员工的热烈欢迎。

繁忙与欣喜
  从发现到建矿,阿舍勒铜业可谓百折千周。如今,一切都已步入正轨。当初,紫金矿业董事长陈景河凭着一双慧眼和卓越的胆识,在大戈壁滩上建起了一个现代化的矿业企业;现在,阿舍勒铜业党委书记、总经理赖富光年富力强,他心中正勾画着阿舍勒铜业未来的蓝图。
  2006年,阿舍勒铜业生产铜3万吨、锌9400吨;年产黄金168.28公斤,完成年计划的225.82%;生产白银16.3吨,完成年计划的189.54%;全年实现产值15亿元。
  2007年,阿舍勒铜业产铜2.84万吨、锌9800吨,实现产值15亿元。
  今年1月至5月,阿舍勒铜业产铜8866吨、锌2500吨。
  投产至今,阿舍勒铜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7亿元,上缴各种税费8亿多元。
  机声轰鸣,车水马龙,阿舍勒铜业生产现场的繁忙景象让记者难以忘怀。短短几年,阿舍勒铜业就取得了如此骄人的业绩。在这一连串令人眼前一亮的数字背后,是紫金矿业高管层果断的决策力,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的大力支持,是阿舍勒铜业和当地政府及各族群众的团结和谐。
  如今,崛起的阿舍勒铜业不仅是紫金矿业的第一骨干企业,也是新疆工业战线上一颗耀眼的新星。

责任编辑:LY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