驭风舞翩跹 奋斗书华年

——记江西省工人先锋号省地调院矿产所遥感院

2024年05月17日 9:1 94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地质矿业   作者:

有这样一群“90后”青年,他们身穿黄色荧光马甲,手握飞行控制器,无畏酷暑,或穿梭在田间地头和苍翠的深山老林间,或坚守在一方书桌前,用辛劳与汗水书写着属于他们的奋斗青春篇章。他们,就是江西省地调院矿产所遥感院(以下简称遥感院)的职工。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他们受到了江西省总工会的表彰,获得“江西省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练就过硬本领

“最终站上领奖台的那一刻,所有的付出都值得。”2023年9月,遥感院代表所在单位荣获江西省“天工杯”地质系统无人机测绘操控员职业技能竞赛团体奖一等奖。

提及那些难忘的飞行经历,遥感院职工陶儒川仍然难掩内心的激动:“在浙江某个项目,我们得在树林里穿梭飞行,随机分布的树木就是一个又一个的障碍。这场‘障碍赛’我们可输不起,一次小失误就可能造成数万元一架的无人机坠毁,得小心再小心!”他又回忆道,“在贵州某个项目,山多又陡,气流极其不稳,我们操纵无人机贴着峰顶飞、沿着山脊飞,无人机摔在这里找都找不回,心里总是悬着。一场任务下来,手心里全是汗,衣服也湿透了。”优秀的“飞手”绝不是一天练出来的,他们在一个又一个项目的生产实践中摸爬滚打,练出了高超的技艺。

为了满足单位生产需求,遥感院积极为单位其他兄弟部门提供无人机培训。从理论知识到实践操作,从入门到精通,遥感院提供了一站式的培训服务。陶儒川作为讲师,为全体职工开设了无人机理论专题课程,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在训练场上,从简单的“上、下、左、右”指令动作,到高难度的“俯冲、悬停、绕飞”等花式飞行,新学员们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勤奋练习,逐渐掌握了无人机操控的技巧。

近3年来,遥感院已经成功举办了20余场无人机培训,为单位培养了近50名无人机飞手,为地质系统的测绘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坚持科技向新

“不日新者必日退”,在行业竞争空前激烈的今天,遥感院在向新而行的路上追风逐电、以新提质。

作为国家重要的新型基础设施,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已然成为测绘发展的新蓝海。“加快提升实景三维技术水平,大力拓展实景三维相关市场,是我们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遥感院负责人陈哲介绍,“目前,我们对实景三维项目建立了完整的实施程序,对数据采集、处理和应用进行了规范化和标准化,确保技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海量遥感数据的处理,离不开高性能设备运算。为此,遥感院搭建“超算中心”,搭载高效算力节点72个。它的运算速度有多快?我们一起看看:赣州市南康区城区及周边55平方公里的三维模型构建4天完成,高安市全域2439.33平方公里的数字正射影像图构建3天完成,龙南市中心城区、城区周边各工业园区面积约65.29平方公里的高精度三维模型构建5天完成。在这里,一日建成“罗马”成为了可能。

除了项目“新”、设备“新”,遥感院的人才也“新”,且颇为亮眼。

“遥感测绘技术手段一直在更新,发展势头迅猛,我们也得跟上节奏。”实景三维项目经理黄世强说。组建技术团队研究技术规程,邀请行业专家开设讲座,参加学术论坛交流分享……他们抓住每一次机会勇追时代浪潮。

“在一线项目生产中,我们更容易发现科研的创新点。”实景三维项目经理刘强深有感触地表示。某航测项目地处赣南地区,地貌多变、高差大,中心城区与工业园区交错,建筑物密集。对此,传统的建模方法无法准确捕捉细节,成像精度低,导致三维模型失真。更为棘手的是,数据处理工作繁重,项目完工时间紧迫,创新提效迫在眉睫。为此,刘强提出大面积复杂地形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在24天内实现了64.25平方公里大面积精细化三维建模任务,工期较之前缩短了10倍,成像纹理更清晰,为精细化城市管理和智能化规划提供可视化数据。以此为基础形成的论文《城市复杂地形环境下倾斜模型构建方法——以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市为例》在第十三届闽赣桂粤遥感科技论坛斩获佳奖。像这样的例子在遥感院还有许多,截至目前,遥感院共发表核心论文2篇,获奖会议论文8篇。

遥感跨界出圈

“遥感+农业”“遥感+污染防治”“遥感+智慧城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遥感+”项目让遥感技术跨界出圈,新科技赋能传统治理具有更多可能性,市场前景广阔。

提起农业,大家的普遍印象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但当新型遥感技术遇见传统农业,又会迸发怎样的活力?遥感院承接的江西省高安市无人机早稻旋耕统计服务项目,通过无人机摄影测量,仅短短10天,就为高安市21个乡镇的每块早稻农田配上专属“身份证”,全方位统计早稻生长数据。

高安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说:“使用无人航拍取代以往的徒步巡查,便捷、安全、高效,是抓好早稻生产的重要举措之一。”当地农民也切实感受了无人机带来的实惠:“有了这个高科技,土壤湿度、作物生长状况、病虫害情况一目了然,方便我们合理安排春耕生产,增产增收有了看得见的保障。”

在污染防治领域,遥感院承担的“江西省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航测项目”是江西首次对长江入河排污口启用无人机航测,多家媒体对该项目进行了跟踪报道。江西省生态环境厅执法局负责人说:“通过3.7亿像素的高精度专业航摄仪等设备开展数据采集,形成高分辨率正射影像,摸清了长江江西段和赣江干流入河排污口底数及其分布,为深入推进长江生态修复整治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在智慧城市方面,从信息化、数字化到智能化,遥感技术为城市治理与规划提供了新的途径。在江西省上饶市,遥感实时监测对地质灾害预警成功,有效地避免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在九江市永修县,高分辨率正射影像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可靠数据支撑;在赣州市南康区,实景三维模型夯实智慧城市的数字化底座。

春山可望,岁月可为。置身新时代的激流中,矿产所遥感院的每一位职工满怀激情与梦想。在江西省地质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他们脚踏实地,精益求精,锐意进取,勇立潮头,用实际行动吹响新征程的响亮号角,书写属于他们的奋斗新篇章。

责任编辑:罗娜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