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铜消费结构的变迁及对中国的启示

中国铜需求将继续保持增长

2019年07月23日 8:51 526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期货   作者:

美国铜产业概述

从矿山产出来看,2018年,全球铜矿产量2100万吨,三大铜矿生产国分别是智利(583万吨)、秘鲁(244万吨)和中国(160万吨),美国排在第四位,产量125万吨,约占全球产量的5.7%。

从精炼铜产出来看,2018年全球精炼铜产量2350.66万吨,其中中国的产量为896万吨,占比38%;智利的产量为246万吨,占比10.5%;日本159万吨,占比6.8%;美国109万吨,占比5%。

从消费端来看,2018年全球精炼铜消费量2381.8万吨,同比增长1.53%,其中中国消费量1274万吨,占比53.5%;美国消费量173万吨,占比8%;德国消费量119万吨,占比5%;日本消费量104万吨,占比4.4%。

总体来看,美国铜消费量位居世界第二,铜产量和精炼铜产量也都位于全世界前列。

但是细分来看,美国的铜储量、铜矿产量以及精铜产量均保持在全球5%左右的比例,供给端较为一致;而消费端美国占比近8%,要超过供给端所占的比例。可以说美国的铜产业链具有消费相对于供给更为旺盛的特征。

美国铜消费变化

在2000年以前,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铜消费国。当时美国的铜消费量约占同期世界铜消费总量的22%。进入21世纪后,美国铜消费量出现了下降趋势。与此同时,中国铜消费量快速增长,并超过美国。目前,美国虽然成为了全球第二大铜消费国,但其仍是世界上重要的铜消费大国,2017年,它的铜消费量为173万吨,占全球总消费量的8%。

作为工业需求晴雨表的铜,在美国经济发展史上经历了怎么样的变迁呢?本文整理了1929—2015年美国人均GDP与人均铜消费量的数据。

从长期看,美国铜消费量增长与GDP之间,并没有呈现较为线性的正向关系,而是在不同的经济阶段体现了不同的特征。在美国人均GDP达到10000美元之前,人均铜消费量迅猛增长,并达到了峰值12吨/千人以上;在此之后,人均GDP为10000—20000美元区间阶段,人均铜消费量出现下滑,最低至8吨/千人;在人均GDP为20000—30000美元区间阶段,人均用铜又再次出现明显增长,此时再次回到10吨/千人以上;到了人均GDP达35000美元以上之后,美国人均用铜一路下滑,一直到6吨/千人,之后一直稳定在这个位置。整个美国人均用铜消费的变化,呈现“M”形态,约出现了两个峰值区间,分布在人均GDP为10000美元以前阶段和人均GDP为30000—35000美元区间阶段。

从短期、细分的时间段来分析,可以发现不同时期铜消费量的增长、减少和经济的繁荣、衰退存在明显的关系。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铜消费量增加,铜消费呈正增长状态;而在美国经济慢速增长时期,铜消费量减少,铜消费呈负增长状态。

从具体的时间段来看美国人均铜消费的变化,可以发现,美国的产业革命始于19世纪初,结束于20世纪初,其间工业化进程导致铜消费量大幅提升。由于1927—1933年经济大萧条,美国的用铜需求出现急剧下滑。在摆脱经济危机之后,美国经济得到复苏,同时由于“二战”的爆发,军工企业产能扩张,拉动了用铜的需求,美国人均铜消费量达到顶峰。“二战”后,美国基本上完成了工业化,使得单位GDP消耗铜的数量逐步下降。

20世纪60年代后,全球经济高速增长,工业生产指数增加,同时美国进行工业扩张,加强资金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对铜的消耗重新回升。进入20世纪70年代,1972年及1979年的两次石油危机使美国经济经历衰退,铜消费量出现了短暂下跌。除此之外,美国对金属密集型产品及基础设施的投资,使得20世纪70年代铜消费回归平稳。20世纪80年代早期和中期,铜消费趋势出现显著变化,技术发展降低了对铜的需求,替代品、小型化及发达国家金属密集性消费减少反映了铜消费增长趋缓不可逆转。直到经济走出衰退,商品贸易条件改善,铜消费才得到复苏,铜消费增长恢复。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铜需求增长加速。进入21世纪,2001年,由于美国经济增长速度下降,铜消费出现大幅下降;到了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铜的消费量进一步下降,此后一直保持在较低的水平。

那么在终端需求上是什么导致美国用铜量出现“M”形态的变化呢?本文整理1975—2018年的细分行业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在美国,铜的终端用途一般被分为交通运输、建筑材料、电力电子器件、消费和一般产品,以及工业装置和设备等5大类。

以2018年的的横截面数据分析发现,美国房屋建筑业是美国铜消费的最大行业,2018年该行业消费铜高达77.9万吨,约占美国铜消费总量的44%;电气和电子设备制造业是美国铜消费的第二大行业,2018年共消费铜为35.4万吨,约占美国铜消费总量的20%;工业机械和设备业2018年铜消费量为33.6万吨,约占美国铜消费总量的19%;交通运输设备业2018年铜消费量为19.4万吨,约占美国铜消费总量的11%;消费品和普通产品(即其他行业)2018年铜消费量为10.6万吨,约占美国铜消费总量的6%。

美国房屋建筑业主要包括室内电线、水管、暖气管、空调、冰箱、水泵和建筑装饰用铜。铜消费量及所占比例均呈上升的态势,该行业铜消费量在1975年为47万吨,到了2018年上升到77.9万吨左右,所占比例由32%上升到44%,铜消费量占比不断攀升。这主要得益于美国建筑对于铜材的偏爱。铜具有很好的延展性能,可以被加工成各种复杂的造型。纯铜可以拉成很细的铜丝,制成很薄的铜箔,用作门把手、锁具、合页、灯饰、墙饰等,不但经久耐用、抑菌卫生,而且能够显示出厚重的历史感和高贵典雅的气息。在购买力较为强劲的美国市场,大气美观又实用的铜材的使用率在过去几十年不断提升,基本上已经达到了普及的程度。

电气和电子设备制造业包括电缆、发电设备、电信设备、电子产品、公用照明等。铜消费量及所占比例在2000年以前呈上升的态势,该行业铜消费量由1975年的3.5万吨上升至2000年的8.3万吨,所占比例由24%上升到27%。但进入21世纪后,美国的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基本完成,电气和电子设备制造业铜消费电力行业占比呈现下降态势,2018年该行业铜消费量下降为35.4万吨,所占比例回落到21%,但电力行业在总体铜消费量中的占比一直位于第二位。

工业机械和设备业包括工厂设备、工业阀门和配件,非电力装置、非公路用车和热交换器等。工业机械和设备业用铜和美国制造业的兴衰保持高度同步,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制造业逐渐衰落,向海外转移。这部分的铜消费量所占比例呈下降态势,到2008年该行业铜消费量所占比例由17%回落到10%,达到历史低点。2010年后由于美国刺激政策的推出,本土制造业的发展重新获得重视,工业机械和设备业用铜再次回升,2018年用铜量达到19.4万吨,比例回升到11%。

交通运输设备业包括汽车、飞机、潜艇和航天设备。最近几十年美国的交通运输铜消费量保持相对稳定,略有下降的态势,该行业铜消费量所占比例由1975年的13%,到2008年下降到11%左右。这主要是美国的汽车市场本身比较成熟,销售量相对稳定,普及率高,并没有出现爆发性增长。在20世纪70—90年代,汽车基本普及后,这部分用铜量有小幅下滑,相对保持稳定。

近20年美国消费品和普通产品(即其他行业)包括一般器具、军用产品、消费电子产品、铸币和其他器皿,这部分的铜消费量和所占比例在进入21世纪后出现明显的下降,铜消费量由1975年的21万吨,下降到10万吨,所占比例由15%下降到6%左右。从终端市场的角度来看,器皿、军用品、电子消费品和铸币等细分市场对于铜材的需求均在走弱,替代性的产品迭出。

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作为曾经的铜消费第一大国,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体现了不同的用铜特征,终端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它的历史经验对于现在的铜消费第一大国——中国有什么借鉴意义呢?

本文整理了中国1995—2017年人均铜消费量和人均GDP数据,可以发现,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GDP一直处于较高速度的增长阶段。GDP增长与铜消费的增长保持高度的正相关性,关系数约为0.9。21世纪第一个10年中国GDP年均增长15%左右,这个时期铜消费总量年均增长15%。

1995—2017年,中国人均精炼铜消费量呈大幅上升趋势,从94.4吨/千人上升至848.2吨/千人,上升约800%。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铜消费量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2001年突破200万吨,成为世界第二消费大国,2002年开始成为世界第一消费大国。这些改变与中国的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有很大的关系,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大规模的基础建设是促进铜消费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而发达国家制造业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也是中国铜消费进一步增长的重要因素。

对比美国的经验,可以发现当今中国的铜消费量处于不断上升但增速变缓的阶段。目前中国的人均GDP处于接近10000美元的阶段,正是美国“M”形态铜需求变化结构的第一个下行阶段,此时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大体完成,电力网络均已经铺设到各城乡,以电力建设为代表的基建用铜量或许将慢慢回落。

而同时随着居民购买力的增强,铜材在建筑用量有望长期大幅增长。如上文所说,铜材在建筑中具有大气、美观、卫生、耐用等特点,但是由于购买力的束缚,铜材在中国市场的普及度并不高。参考美国的例子,自1975—2018年,建筑用铜比例增长了12%,用铜量增长了63%。随着中国人均GDP继续增长,居民对于建筑铜材的喜好或会上升,这也将成为中国用铜量长远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因素有望在长期推动中国铜需求回暖。一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铜消费量的提升有进一步的促进作用。得益于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产量大幅上升,而新能源汽车的耗铜量明显高于传统汽车,以传统汽车轿车为例,每辆车耗铜20—30公斤,而每辆混动汽车以及纯电动汽车分别耗铜60及80公斤。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普及度不断提升,对充电桩的需求也大幅度上升,我国将逐步建成全球最大的智慧车联网平台,充电桩的建设也将拉动铜需求。

二是全社会的电气化也会对铜消费量起到提升的作用。其中智能电网的建设是社会电气化趋势的一个重要表征。当前电力消费日趋经济、节能及多元,这使得电力市场发展更具灵活性、经济优质性、开放性和互动性,建设智能电网已成现实之需。随着电气化的进一步推动,拥有良好导电性的铜的需求有望进一步提升。

参考美国的历史经验,中国目前还处在铜消费“M”形态的第一个下行阶段,即使不考虑新的需求趋势,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建筑用铜的提升和高端制造业的用铜需求将推动中国用铜量走向“M”形的第二个顶点。同时,新能源汽车和电气化社会的新趋势,也将在长远期间拉动用铜量增长,据此来看,中国的铜需求仍然有着广阔的前景。

责任编辑:李铮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