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镍促进全球低碳经济发展 国际镍协会2019年度中国镍行业交流会在沪召开

2019年07月09日 9:46 1577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镍资讯   作者:

  7月4日,由国际镍协会主办的2019年度中国镍行业交流会在上海召开。
  随着全球人口不断增多,人们的生活水准不断提高,碳排放和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正在加剧,备受关注。当前,包括中国在内的诸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路线图,以推进有效解决方案的落地和实施。因为资源储量丰富,镍被视为实现低碳经济不可或缺的元素。通过科学管理镍从开采到循环利用的全生命周期,可以有效实现低碳发展。镍及含镍材料,是清洁能源、绿色交通、可持续建筑及碳捕捉封存等低碳经济解决方案的主要原材料之一。
  本次会议以“镍促进低碳经济”为主题,围绕上述环境问题,设置了主题报告和问答交流环节,探讨如何通过使用含镍材料促进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来自国内外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镍相关的产学研用等单位近100名代表出席会议。
  国际镍协会健康与环境公共政策总监兼欧盟办公室总经理Veronique Steukers在题为《镍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贡献》的报告中表示,2015年,联合国峰会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该议程涵盖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可持续发展目标旨在2015年~2030年期间,以综合方式彻底解决社会、经济和环境这三个维度的发展问题,从而转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她指出,镍及含镍材料将为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食品方面,含镍材料有助于使食品和饮料更安全,从而减少食物浪费;健康方面,不锈钢中镍的良好质量和性能有利于生产先进的药品、医疗器械和设备;清洁饮水方面,镍几乎在提供饮用水的每一步都大有作用;清洁能源方面,镍是电池、风车、太阳能电池、生物能源装置与设备以及碳捕获、储存和核电关键部件的重要材料之一;产业、创新和基础设施目标方面,镍不仅提高了最具挑战性环境下材料的性能,而且有助于实现设施的长寿命和低成本;可持续的城市和社区目标方面,含镍材料使城市环境更安全、更有吸引力、更持久;水下生物目标方面,含镍材料帮助实现海洋产业有害排放最小化;气候行动目标方面,含镍材料特别是不锈钢,在可再生能源生产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助力清洁能源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核心部分;消费和生产方面,镍的可回收性等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
  国际镍协会高级公共政策经理Mark Mistry在题为《镍在缓解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的报告中强调,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才能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在此过程中,镍优异的物理特性、化学特性,能够在减缓气候恶化、实现各国温室气体减排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专家郭士伊在题为《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政策路线图》的报告中说道,中国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布局、调整产业结构、能源低碳发展、交通低碳发展、构建绿色生活、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碳市场、发展绿色金融八大政策领域入手,深入地、全面地推动低碳经济发展,让低碳经济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内生动力之一。
  国际镍协会北京办事处首席代表宋全明在题为《镍在中国低碳经济领域的应用》的报告中表示,对于中国来说,镍在许多低碳技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火电、核电、风电、水电、工业燃气轮机和喷气发动机、油气勘钻、氢能、液化天然气、储氢、加工工程、电镀、表面工程、增材制造、碳捕获与存储、电池、绿色建筑、供水等领域,镍及含镍材料都有应用案例,不仅体现了镍作为材料的关键作用,也体现了其突出的经济价值。
  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报告数据显示,到2050年,预期世界人口增长到96亿。为了向全人类提供足够的食物、住房、能源和用水,必须加快开发和改进相关技术的步伐。镍具有良好的韧性、延展性和耐腐蚀性,在严峻的环境中能够展现卓越的功能。也正是得益于这些特质,含镍材料才能够在能源、交通、餐饮和净水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不断地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镍是一种适合循环回收利用的金属,含镍材料在其使用寿命的终点仍具有较高价值且易于识别提取,只需要较低的成本,就能将其制成优质的新材料。
  在问答交流环节,代表们普遍认为,推动镍及含镍材料持续地研究与应用,是促进中国以及全球低碳经济不断发展的重要途径。合理开发的镍及含镍材料,可以满足全球经济与生态环境大趋势的需求。
  国际镍协会由全球主要镍生产企业组成,其使命是支持并促进镍的正确应用。国际镍协会支持并开发包括不锈钢在内的新兴的、现有的镍的应用,推动合理的科学研究、风险管理、社会经济效益发展,通过科研机构 NiPERA开展与人类健康和环境有关的尖端科学研究,成为公共政策和法规的基础。国际镍协会自1997年进入中国以来,专注于开发含镍材料市场,通过分享专业知识促进镍的可持续应用,还为中国镍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制定提供了信息和科学方面的支持。国际镍协会表示,将坚守使命、践行承诺,用镍促进全球低碳经济发展。

责任编辑:计玮琪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