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净!精!西部铜业精细化管理初体验

2019年04月16日 10:52 563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铜资讯   作者:

狼山险隘挺雄风,太古斑岩浅留痕。大阴山北麓的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获各琦铜矿横亘千年,一场小雪后,格外清爽,在微微雪色中看到了现代矿山的清晰轮廓,一座低碳环保的矿山正在精耕细作的管理中,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

第一个感觉是“静”。群山环绕,产城融合,整个矿山小镇秩序井然,令人的视觉、听觉、感觉都有一种别样的清静。

第二个感觉是“净”。从山上到山下,从生活区到矿山,道路上几乎看不到尘土,亮化、洁化、美化、硬化、绿化的矿山小镇令人舒爽。

第三个感觉是“精”。既是充满精气神的“精”,也是精耕细作的“精”,西部铜业始于精心、工于精细。“善谋事者可为人先,善取势者必有所成”。这里的干部职工有着坐不住、等不得、慢不下的干事激情,善于思考、善于学习,精细化管理走在了前列。

“制度健全、执行有力、管理规范。”这是巴彦淖尔西部铜业开展工作的十二字方针。一方面,西部铜业从绩效考核、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各个方面制定了详细的制度,抓细节、抓环节,有力促进了精细化管理向纵深发展;另一方面,分专业制定作业流程、职工行为规范流程、班组管理流程等,形成了项项有标准、事事讲流程、人人有责任、处处有考核的公司管理体系,特别是在细节管理中,强化人的标准化意识,抓好物的标准化状态,突出矿井的基础管理、现场管理、动态管理,做到了目标责任落实到位,各项标准执行到位,奖罚兑现到位。

在矿山,无论是举头仰视矿山机械上的横幅,还是凝目近观办公楼墙壁上的宣传栏,都能感受到无处不在的精细化管理内容。在各个工作场所可以看到醒目张贴着工作流程、岗位职责等,如质检中心,计量、制样、化验班组按规范将质检中心各工作场所、库房、办公室等地的制度上墙、物品定位、档案归类、线路梳理等;规范危化品管理,分四类库房分别存放138种药剂,完善管理制度,规范药剂出入库,空瓶编号回收,确保药品不流失,规避药剂使用的风险;规范样品管理,按规定分区保存销售正样、副样、仲裁样、地质正副样、流程生产样,标识清楚,存放整齐……

在井下,为加强损失贫化管理,西部铜业将地质工作与采矿工作紧密结合,根据矿体赋存条件,准确控制矿体空间位置、形态、产状及品位,严格按照规范圈定矿体并估算资源储量,加强现场生产与技术跟踪的严格管理,采用废石平衡管理措施,工程技术人员深入一线,将废石的来源、流向、堆存地点堆存量进行按月盘点核实,建立废石台账,从根源上杜绝了人为因素造成损失贫化的可能性。同时,优化采场单体设计,采矿人员通过到现场核实,规定损失、贫化率指标,不断优化采场结构参数,将点柱式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采场改为一步、二步回采,取消了点柱设计,在降低点柱损失的同时也降低了安全隐患。2018年获各琦铜矿世纪损贫指标比计划降低了1.5个百分点。

精细化管理带来了节能降耗。矿井主扇是长时间、连续运行的大功率设备,耗电量约占企业总能耗的20%~30%。获各琦铜矿整个系统通风采用地表安装的轴流对旋式风机,风机采用变频和工频两种启动方式,2013年主扇安装了集中后台控制系统。由于管理不规范,2014年以前主扇能耗达959万千瓦时,操作人员使用时也“手忙脚乱”。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从2015年起,公司安全环保保卫部副主任邸冬带领团队推进精细化管理,对该系统的主扇能耗每月进行记录,细化到每个班组、每道工序,确定每一个频率下的风量、风压,从而根据实际生产情况按需供风变频,系统运行稳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6年底该系统耗能411万千瓦时,2017年耗能361万千瓦时,2018年耗能260万千瓦时,实现了产量逐年增加、电耗逐年下降。

精细化管理营造了良好的学风。质检中心肩负西部铜业公司数据检测重任,部室全体员工始终秉持“量化管理、提质增效”的理念,积极开展技能比武、学习培训、以老带新、制定课题、技能提升等活动,鼓励员工通过学习提升自身素质。各班组所有职工既是老师,又是学生,每个人都热爱学习、不断精进、孜孜以求。2018年累计培训160余课时,在各类专业期刊发表论文6篇。有的员工通过网络学习提升学历,有的员工正在研读在职研究生,实验室人均职称做到了全覆盖,化验员均具备高级工技能。

以学为先,从细节入手,从基础做起,在西部铜业,每个岗位都有精细化管理的生动体现,这种要求不光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而是通过平常的学习、培训、检查、督促、奖惩,已变成每一名职工的自觉行为。

责任编辑:付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