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访谈】石迎军代表:全力打造中国白银城

2019年03月13日 8:40 8001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石迎军

“有色金属产业是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是中原城市群产业带和河南省‘十三五’产业发展规划中的重要产业,也是济源的支柱产业。”3月10日,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济源市市长石迎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在高质量发展的大趋势下,济源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围绕有色金属深加工产业,加强科技创新,加快推动产业转型,依托白银产业基础和优势,努力将济源打造成中国最大的白银城。

石迎军说,提起有色金属产业,人们最先想到的可能是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等字眼。然而,凡是到过济源豫光集团、万洋冶炼、金利金铅等企业的人,都会为我们点赞。走进企业大门,闻不到丝毫气味,更像走进了一座城市游园。这得益于我们长期以来,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持续深化产业结构调整,狠抓环保治理,加快绿色化改造,不断拉长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路子。

济源有色金属产业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1997年开始逐渐发展壮大。目前,济源已成为全国著名的有色金属(铅锌银铜)生产基地,亚洲最大的铅锌冶炼生产基地、中国最大的白银生产基地、河南最大的铜及铅酸蓄电池基地,是世界上铅银冶炼集聚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石迎军说:“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济源有色金属产业不仅成规模,而且重‘颜值’。全都采用最先进的工艺设备,实行更严格的环保标准,成为全国绿色铅锌冶炼的标杆,经处理后排放的工业废水,已经可以达到饮用水标准。”

石迎军介绍,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迫切向往。针对济源有色金属产业现状、生态需求,以及每年3600吨白银的现实产能,济源市委、市政府抓住“建设全域产城融合示范区”的机遇,在全域范围内高标准谋划建设总投资100亿元的中国白银城项目,拉长白银产业链条,向下游延伸、向高端进军、向精深加工挺进,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有色金属产业转型升级,努力把济源打造成全国最大的白银城,同时通过实现有色产业、文化品牌和旅游资源的深度融合,将中国白银城打造成为济源产城融合新高地和全域旅游新热点。

“中国白银城项目是济源拉长有色金属产业链条、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产城融合、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济源下一步产业发展潜能最重要的项目。”石迎军说,他们科学制定了项目发展规划,计划分二期建设。一期,以生产加工为主和特色文化建设为主,总投资70亿元,可容纳100余家生产加工企业入驻;二期以复合型商业综合体为主,总投资30亿元。目前,20栋标准化厂房已建好,配套基础设施也已到位,企业可直接“拎包入住”。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济源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依托万洋等白银龙头企业和相关行业协会,瞄准白银产业链中高端,积极引进好项目、好企业,加快实施白银合金首饰、白银餐具、白银茶具、白银工艺品等转型升级项目,加快打造中国白银城。

环境优则商聚,环境劣则商散。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的核心竞争力,是支撑产业项目攻坚和重大产业项目引进落地最为重要的抓手。济源历来高度重视营商环境的打造,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施“企业服务110”,利用“互联网+”24小时帮助解决企业发展难题,推广“两不接触”服务,全程为外来企业代办项目手续。在中国白银城项目推进过程中,成立以市长为组长、三名市级领导为副组长的服务小组,出台专门政策支持项目发展,从原材料结算、房租减免、销售奖励、品牌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扶持,并设立专项基金,为项目建设发展保驾护航。

“济源市委、市政府有信心、有决心,通过三到五年时间,将中国白银城打造成中国重要的白银深加工基地。实现入驻企业300余家,新增就业岗位50000余人。我们诚邀有识之士,来到济源这片热土,共同创业兴业。”石迎军自信满满地说。

责任编辑:郭沛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