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铜草花

2018年12月17日 9:17 392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地质矿业   作者:

铜草花是种伴铜生长的特色植物,有铜矿藏的地方就有铜草花。从小就在矿山中长大的我,第一次邂逅这种美丽的花草,却是在湮没在岁月尘埃中的井边铜矿遗址上。
孟冬时节的一个上午,我们一行5人从安徽铜陵市区出发,驱车前往江北枞阳县境内的原铜陵有色井边铜矿,考察位于钱铺镇鹿狮村村内井边铜矿现存的工业遗迹。在车上,组织此次考察的王新疆感慨道:“铜陵有色公司注定和钱铺镇有不解之缘。40多年前,铜陵有色曾在这里开过矿;40多年后,铜陵有色与钱铺镇9个村中的7个村结成对子,委派干部驻村帮扶,协助当地农民脱贫致富。”
车行在往矿区的路上,我看见村村通水泥路,路面宽敞平稳,两边层林尽染,稻田金黄,一幢幢拔地而起的楼房屹立其间。同车5人中,除了我和周宗雄是第一次来井边铜矿外,朱益华、黄长春两位老同志都曾来过。今年已72岁的朱益华,上一次来井边铜矿时还是1973年,距今已45年了。岁月弹指一挥间,曾经朝气蓬勃的青年已变成古稀老人,但是激情却没有减弱,他跟我们讲述他当年来井边铜矿路上的趣事。
当车子到达目的地——钱铺镇鹿狮村,村组长吴宏德是此次考察井边铜矿遗址的向导,他说他今年60出头,从小在井边铜矿上长大。
井边铜矿整个矿区现存的建筑遗址都依坡而建。在坡底,我们最先参观的是矿招待所。招待所分上下两层,建设于1970年左右,建筑内外部保存完好,除了部分窗户换成铝合金以外,外观基本与当年一样,现已买给私人做民宅,一层房间因潮湿放些杂物不住人,二层居住有三户人家。1973年7月,朱益华在井边铜矿开会时就居住在这个招待所,虽只住了两个晚上,但他如今仍清楚地记得住在2楼靠楼梯口右边的那间房间。45年后物是人非,朱老在招待所徘徊了半晌,临走时还让我在招待所门口给他照相留影。吴宏德介绍,招待所只是安排外面来人住的,当时在矿区上班的职工大多没有住房,都借住在当地村民家,一个月房租费2元钱。
离招待所不远处就是职工俱乐部,是矿内开大会和搞文艺演出的地方,建于1975年,剧场可容下1000多人。俱乐部正门的外墙还如昨日一样颜色,只是攀附上绿网式的爬山虎,给人一种岁月的沧桑感。从俱乐门口挂着的招牌上看,这里曾做过某企业的木器加工车间,但现在也废弃不用了。吴宏德说,井边铜矿1979年停产闭坑后,俱乐部移交给当地政府,政府每次开大会都在这里面,但后来由于此地大雪多,房顶受到损坏,乡政府开始几年还进行了维修,后来就不在这里面开会了。
井边铜矿的原党委办公室在职工俱乐部上面坡上,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初,现还保存有3栋平房,已成为民宅,屋梁、外墙等主体结构还保持原样。同行的周宗雄,虽然也是第一次到井边铜矿,但是他对井边铜矿的历史很是清楚。他曾特邀编辑《我与铜陵有色的故事》系列丛书,书上就收录了几篇关于井边铜矿的回忆文章。他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铜陵有色公司有3个先进标杆典型,一个是铜官山铜矿松树山火海夺铜,另两个典型都在井边铜矿。建设于“一五”末的井边铜矿,属于简易投产,但由于仓促上马,生产系统不配套,且矿区交通十分不便,条件简陋,但是矿工们克服重重困难,年年完成生产任务,井边矿设计能力为年产500吨铜料,1972年完成任务为1317吨,“小矿大打翻身仗,产量翻番又拐弯”的井边铜矿成了铜陵有色的标杆矿山;而另一个典型就是井边铜矿优秀共产党员、副连长张维宽的革命“硬骨头精神”。1958年底,张维宽来到了井边铜矿工作。旧社会穷苦出身的他,虽然认字不多,但他一直坚持读书学习,树立“身在矿山,开发矿业”的雄心大志,在组织的关怀帮助下,各方面进步很快,第二年就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哪里最艰苦,哪里最危险,张维宽就肯定在哪里。1970年10月,张维宽被提拔为井边铜矿采矿连的副连长。职务变了,可是他矿工的本色丝毫没变。1971年5月11日,张维宽因公牺牲。当时的井边铜矿发出了“向烈士张维宽学习”的号召,铜陵市广大矿山职工和周边群众自觉加入到学习活动中,学习活动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
站在一处高坡上,我才发现整个井边铜矿遗址被四周连绵起伏的竹海所包围。陪同考察的钱铺镇镇委委员章训平介绍,竹材加工是当地经济产业之一。他指着对面不远处一座巍巍耸立的大山说,那就是三公山,因为枞阳、庐江、无为三县公有,故名三公山,主峰龙王尖海拔674.9米,是铜陵市的最高峰。章训平满怀憧憬地说,乡村振兴一靠产业,二靠旅游。位于钱铺镇鹿狮村井边铜矿工业遗址如果能保护开发好,和铜陵第一峰三公山、美好乡村有机的结合起来,成为乡村旅游的一个红色因素,即可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又可以振兴乡村经济。
下了选矿场陡坡,村民组组长吴宏德指着土路下面一个不起眼的洞口介绍,这是井边铜矿+150米平巷洞口,张维宽和工友们曾就在这里上下班。我绕道下到洞口边,发现巷口已被淤泥和土石掩盖了大半,人已经很难进去了……
这时,我忽然听到有人在喊:“铜草花、铜草花!”我顺着手指的方向,果然发现路边有两丛紫红色花草开得正艳,几只野蜂在花丛中飞舞。这就是铜草花,似曾相识的熟悉。以前一定遇见过,只是没有注意它的存在。现实中有许多被遗忘的事物就是这样,只有当你用心去感受时,你才能从中发现它的美丽。

责任编辑:陈鑫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