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德股份5微米铜箔量产 动力电池用铜箔占比80%

2018年12月14日 14:42 533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铜资讯   作者:

在新能源技术与市场发展大势下,2018年被定位为:“新能源汽车爆发元年”、“造车新势力崛起元年”、“动力电池规模化退役元年”、“高镍811材料电池量产元年”、“中国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元年”、“中国电网侧储能发展元年”……作为现代电子行业不可替代的基础材料,2018年,铜箔也迎来了“产能大批量快速释放及轻量化趋势元年”,预计今年锂电池铜箔新增产能将达9.525万吨。

随着5G商用、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速崛起,市场对高能量密度、轻量化电池需求快速扩容,锂电铜箔轻薄化趋势愈演愈烈。6微米铜箔产品拥有直接提升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满足5G高频高速需求等优势,成为当下企业竞相追逐的热点。

作为中国大陆第一家研制并生产6微米电解铜箔、出货量最大的生产企业——诺德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率先开启6微米电解铜箔量产之路。

“目前6微米铜箔在市场上应用的客户并不多,但已经有不少客户有意陆续切换使用6微米。”在诺德股份常务副总裁陈郁弼看来,铜箔轻薄化是一个趋势,能帮助增加电池的能量密度,但是单单靠厚度上的改变,对锂电池性能的提升可能不会太大,在轻薄的同时需要在铜箔的其他方面进行改进和创新。

陈郁弼介绍,诺德股份是国际知名的锂电铜箔龙头企业,1997年在上海交易所上市,被誉为“中国铜箔第一股”。目前公司锂电铜箔产能40000吨,动力电池用铜箔占比80%。

在国内,诺德股份已与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国内主要大而强的动力电池企业建立了持续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1/3,连续6年蝉联第一。

在海外,目前公司已经成功进入LG化学的供应链,与国际知名电池厂商建立业务合作关系,全球市场占有率超20%,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电铜箔龙头生产供应商。

在锂电高端铜箔领域,锂电铜箔的技术及配方至关重要,抗拉强度和延伸率是锂电铜箔的两大重要指标,通常它们呈负相关关系,但诺德股份全球独有的配方可以生产出同时具有高抗拉强度和高延伸特性的锂电铜箔,延伸率能保持在5%以上,保证客户在高速卷绕和涂布的过程中不会出现断箔现象,提高客户的生产效率。“确保产品的一致性与稳定性,并且能大批量稳定供货”成为制胜的关键。陈郁弼认为,目前,如果从动力锂电铜箔这一块来看,未来随着下游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国内的动力锂电铜箔行业也会迎来新一轮的洗牌,而在技术方面,动力锂电箔除了会往提高电池比能量的方向发展,还会在铜箔性能方面考虑电池安全性的问题。

“随着客户市场对铜箔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铜箔的抗拉强度上,起码要达到40公斤以上,有些要求50公斤以上,稳定生产高质量的6微米高抗拉高延伸铜箔仍然是目前业界的一个技术门槛。”陈郁弼介绍,目前诺德股份锂电铜箔产能达3000吨/月,其中有一半是6微米铜箔。“6微米铜箔的厚度还不是极限,目前公司已经能批量生产5微米铜箔,4微米铜箔也已经试产成功。”

另外,由于微孔铜箔具有可直接有效降低电池内阻,延长电池寿命、提升锂电池比能量、高倍率放电性能及功能涂层粘附力、浸润效率及浸润一致性等优势,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动力电池应用加大,微孔铜箔有望成为主流。在微孔铜箔方面,诺德股份今年5月已具备批量生产打孔铜箔的能力,正在往铜箔3D化的研发方向前进。

与此同时,面对新能源补贴退坡、电池行业降成本的压力,锂电铜箔行业也感受到了。在陈郁弼看来,目前最关键的是保证产品质量,做好技术储备,并且推进企业降本增效的工作,才能在补贴完全退出后仍能抵挡得住压力,并且有实力与海内外同行相竞争。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8月份,为聚焦锂电铜箔主业,诺德股份宣布拟转让明德保理100%股权;诺德股份旗下全资子公司青海诺德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4万吨动力电池用电解铜箔一期项目投产。陈郁弼补充说,若下游客户对锂电铜箔有更大的需求,公司可能会有扩产的动作,但未来的焦点可能会慢慢放在海外,有可能会去海外设厂,为下游大客户提供配套服务。“公司致力于在铜箔领域做专做精,但同时也对产业链的上下游行业进行整合,目前公司正在积极布局上游行业,希望能与上游展开战略合作,实现供应链国际化。”

责任编辑:付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