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乘除”调结构降杠杆

2018年11月22日 9:14 1261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市场如汪洋,有潮起就有潮落,有高峰就有低谷。进入21世纪,国内铝行业经历了“黄金十年”的狂热发展后,风光不再。2012年以后,产能严重过剩,市场价格大幅下滑,行业“哀鸿遍野”。
面对严峻的外部形势和自身资产负债率高、财务负担重等制约生存发展的突出问题,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铝集团”)通过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抓住国家政策机遇大力调结构、降杠杆,瘦身健体、提质增效,使集团布局结构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实现升级,资产负债率大幅下降,经营业绩明显改善,发展质量显著提升,生产经营逐年向好发展。其中,2017年,整体经营业绩创出金融危机以来最好水平,连续三年全面超额完成国务院国资委考核目标,2018年,继续保持了稳中向好态势。
行业遭遇“寒冬” 企业举步维艰
作为行业骨干的中铝集团,在这次周期性低谷中也未能独善其身,受到市场严重冲击,再加上自身老企业多、负债率高、历史遗留问题多等因素影响,以致出现连续亏损,生产经营举步维艰,如重病缠身、蹒跚而行。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布局结构不合理,上中下游产业发展不平衡,产业分布偏远地区多、发达地区少,单个企业规模小、分布散、集中度低;竞争力不强,自备电比例低,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小,企业生产成本高,多数氧化铝和电解铝企业生产成本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杠杆率居高不下,资产结构不优,低效无效资产多。2014年,集团负债率高达88.57%。历史包袱沉重,实体企业多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投资的老项目,生产设备落后,企业冗员多,劳动生产率低,承担着大量“三供一业”及其他社会职能。
困则思变。2014年底,中铝集团新一届党组成立后,紧紧抓住党中央、国务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契机,着眼于提升集团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盈利能力,综合运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加减乘除法”,创新运用金融工具,深化管理改革创新,多措并举调结构降杠杆、补短板去包袱、增效益减负债,加快扭亏脱困转型升级,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和整体运营效率,增加有效供给,实现高质量发展,一举扭转了生产经营被动局面。2018年6月,集团党建等工作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及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沪宁、中央纪委书记赵乐际的重要批示。
科学实施“加乘” 调整产业结构
中铝集团聚焦集团战略定位,持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通过科学做加法、乘法,加快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新动能,提高归母净利润,增强“造血”功能,做大优化资产结构的“分母”,使优质资产不断增加,盈利能力不断增强。
明晰发展战略,加快大型产业基地建设。坚持“干一件成一件”,科学掌控上游、调整优化中游、跨越发展下游,加快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存量产能加快向资源能源富集区域、市场容量大的地区以及沿海地区转移,集中力量打造大型产业基地。积极推进股权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与民营企业合资成立了华锦铝业、中铝瑞闽等混合所有制企业,共引入外部资金150多亿元。着眼绿色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组建成立了中铝环保节能公司、中铝创新开发投资公司、中铝海外发展公司三大平台,培育发展新动能,成为推动集团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服务国家战略,带动产能走出去。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加快氧化铝、电解铝和铜、铝加工产能的全球化布局。发挥中铝国际设计、施工、海外总承包优势,带动了国内装备、技术、标准输出。实现了秘鲁铜矿一期项目投产,带动中国装备“走出去”,得到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高度评价。与几内亚政府签署了矿业合作协议,开采年限可达60年的集团首个海外大型铝土矿项目10月28日在几内亚开工,为布局西非铝土矿及氧化铝开发、进一步获取国外优质矿产资源奠定了基础。
实施创新驱动,积蓄自主创新实力。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创新科技管理体制,充分发挥中央研究院及其13个分院的科技创新平台作用,制定了打造“杀手锏”技术和产品的方案,努力在原料高品质化、电解铝合金化、高端铝合金等方面布局领先一步的核心技术。大力推进军工、航天航空、汽车和轨道交通等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和高端材料应用研发,形成了一批代表国家及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不断增强下游加工制造、市场引领、行业领军能力。军用铝合金材料实现了跨代发展,为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提供了全部铝合金材,为C919国产大飞机提供了60%以上的铝合金锻件,为国防军工提供了90%以上的国产有色金属材料,重型运载火箭用10米级整体铝合金环件两次刷新世界纪录。
全面精准管理,促进企业提质增效。不断推进管理创新,提高管控效率。深入推进企业分类改革,按照主营业务类、多元发展类、特定功能类,对437户全级次企业进行了功能界定和类别划分。开展生产、投资、资本运作、科技、安全环保、内部市场等重点领域的精准管理,对标先进企业,找差距补短板。精准施策,组织实施资金清欠、库存压降等专项行动,强化营销财务管理,提高管理的标准化。2017年清理呆滞库存7.85亿元,清收逾期应收账款18.69亿元,在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的情况下,应收账款实现近10年来首次年度下降。开展军品质量专项行动,成品率提高2.3个百分点。强化内控体系建设,通过问题清单梳理和整改,梳理各项问题17680个,制定重点问题整改决议2287个,各级次企业共整改问题12149个。推进审计管理创新,变分散审计为集中审计,拓宽审计功能。全面落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中铝建设,组建了5个重点骨干企业法律事务部和5个区域法律事务中心,优化了法律管控体系。开展安全环保质量三大攻坚战,增强了红线意识,有效堵塞了管理漏洞,提高了风险防控水平,2018年上半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COD排放量以及万元产值综合能耗、质量损失同比分别下降8.63%、22.79%、18.02%和13%、37.25%。
开展对外合作,拓展铝的应用。借智、借脑、借力,加强与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央企等大企业集团合作,推动协同创新。加强与下游大客户合资合作,积极拓展“以铝代钢”“以铝代木”领域,引领消费,开拓市场,从提供原材料向生产终端产品转变。合资建成了成都铝模板生产基地,加快全国布局,实现了在工程用铝上的率先突破。推动汽车轻量化,与外部企业合资组建了汽车轻量化科技公司,启动了汽车轻量化开闭件总成线建设,初步实现了乘用车用铝合金材料及零部件产品类型研发全覆盖,具备了为汽车企业提供全铝车身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成立了海装工程项目组,加快开拓船舶用铝市场。成为空客公司所需2024合金铝材中国唯一供应商,5182铝板获得通用汽车公司认证。
积极推进“减除” 调整资产结构
中铝集团坚决落实国务院国资委瘦身健体目标要求,通过积极做减法、除法,止住“出血”点,减小亏损面,盘活内部资产,大力瘦身健体促进提质增效,缩小了资产负债结构的“分子”,减轻了包袱,提高了发展质量。
坚决淘汰退出落后产能。对产业链不完整、长期扭亏无望的部分电解铝、氧化铝、铝加工及铜企业果断采取关停退出措施。整体关停了抚顺铝业、华鹭铝业、华西铝业、重庆分公司、抚顺钛业、上海铜业等失去竞争力的铝铜生产企业,淘汰了河南分公司、贵州分公司等老旧氧化铝生产线。共关停氧化铝产能219万吨、电解铝产能164万吨,退出煤炭产能30万吨。
狠抓亏损企业专项治理。结合国家淘汰落后产能及“处僵治困”“压减”等工作部署,按照国资委开展亏损企业专项治理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牢固树立“企业不消灭亏损,亏损就消灭企业”理念,加大全级次亏损企业治理力度,盯住不放,勇于啃硬骨头。对“僵尸”及特困企业制定了三年工作目标和“七个一批”的处置方案,关闭撤销破产重组一批、债务重组一批、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一批、实施搬迁或改造提升一批、发展混合经济一批、转型发展一批、提高运营效率一批。坚决处置“僵尸”和特困企业,大幅减少法人户数,对6户硅材料、炭素、钛冶炼企业实施了破产清算,2018年上半年全级次企业亏损面降至9.6%。
实施困难企业转型发展。结合省市地方政府发展规划,坚持一企一策、综合施策,实现退城(城区)进园(园区)、退二(第二产业)进三(第三产业)、退低(低端产品)进高(高端产品)。分别实施了贵州企业退城进园方案、东北轻合金改制分离脱困方案、上海铜业退二进三方案、甘肃华鹭出城入园方案以及中铝山东企业、中铝中州企业、洛阳铜业主辅分离转型升级方案,使老国企重新焕发了生机活力。其中中铝贵州企业实现了大幅增盈,中铝山东企业成为全球最大的精细氧化铝生产基地,东北轻合金公司正在加快构建铝精深加工、终端制造、循环经济产业基地。
加快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抓住国家政策机遇,加快企业办社会职能剥离,超额完成国资委下达的进度目标。10家企业消防机构完成改革,市政设施、职工家属区社区管理职能全部移交,减轻了企业负担。厂办大集体改革稳步推进,停产半停产大集体企业关闭注销步伐加快。集团剥离企业社会职能工作走在中央企业前列,先后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有关会议上进行瘦身健体、“处僵治困”工作经验交流。
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质量效益。整合内部资产,理顺上市与非上市企业的关系,加强板块间同质化业务的专业化集中管理,避免了同业竞争。重组内部资源,实现了中国铜业与云铜集团一体化管理。组建了铝加工事业部,对铝加工业务实施专业化运营管理。坚持多元发展,抓住“互联网+”、新型城镇化建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机遇,成立了中铝资本、中铝物流、中铝招标、中铝工服、中铝物资等专业化公司,内强服务、外拓市场,形成了一批新产业、新增长点。通过内部调剂、变更、复垦、商业开发、工业园区建设、政府收储等方式,加大闲置设施、矿权、资源枯竭矿山及土地处置力度,变沉睡的存量为创造价值的增量。大力推进业务板块的产业协同,扩大内部市场交易,发挥了内部产业的互补优势。
稳妥分流员工实现优化配置。建立总控定员管控机制,开辟了建立内部劳动力市场、内部退岗休养、协商解除劳动关系、清退劳务派遣、转岗培训、跨区域转移等9个分流渠道,持续优化员工配置,推进跨企业用工安置,提高劳动效率。近3年来分流安置员工4万余人,进一步减轻了企业冗员负担。其中2017年跨企业配置用工1442人,为历年之最。
创新金融工具 调整负债结构
中铝集团抓住国家开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去杠杆谋发展的机遇,努力改善融资条件,确保资金链安全。争取政策支持,创新运用金融工具,化解债务风险,大幅降低了资产负债率。
创新思维化解外汇贷款风险。针对因收购力拓集团股权形成的外汇贷款即将进入还款期的紧急状态,集团积极与债权银行及早研究论证,向有关部委做好汇报沟通,争取政策支持,2017年三季度实施了“泰山工程”。集团创造性提出了“用永续债置换外汇贷款”方案,通过非公开定向债权银行发行美元永续债券,置换美元贷款,统筹兼顾了各方利益,既保持了集团对力拓的股权比例,又通过存量外汇置换,稳定了债权结构,有效防范了金融风险。在国务院及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与债权银行联合成立了化解债务风险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组,确定了各主要事项关键时点。经过多次优化完善的债权重组方案最终获得国务院批准,集团与债权银行成功签署了永续债置换贷款法律协议,使集团资产负债率下降近19个百分点,年节约财务费用约30亿元,成为创新运用金融工具优化资本结构的成功典范,也为集团转型升级争取了时间和空间。
抢抓机遇实施市场化债转股。针对集团控股的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铝业)遭遇行业低谷、负债率居高不下的突出问题,2017年,集团抓住铝行业市场回暖和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有利时机,加强与国家相关部委及金融机构汇报沟通,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于四季度对负债率问题突出的4家所属实体企业,分步实施了以市场化债转股为内容的“丰收项目”。第一步,确定4家企业的债转股规模为126亿元,以保持债转股后集团对中国铝业的控股地位。第二步,集团前期选择的8家债转股实施机构,以“债权直接转为股权”(即直接收购企业债权,并以该部分债权向企业增资)和“现金增资偿还债务”(即以现金对企业进行增资,偿还企业借款)两种方式,对4家企业进行债转股。第三步,中国铝业以发行A股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收购债转股机构持有的该4家企业股权,债转股机构成为中国铝业股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集团广泛寻找、择优确定债转股合作及中介机构,加强沟通磋商、密切协作,就方案内容、实施方式等取得共识、达成一致。还积极争取所属4家企业所在地河南省、山东省、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的理解支持。
经三个多月统筹推进,债转股圆满完成了各项程序,取得了推进速度快、质量高、成效好的资本运作成果。4家企业的整体资产负债率从约70%降到40%以下,使集团整体资产负债率降低2个百分点以上,年节约融资成本约7亿元,为企业轻装上阵、增强市场竞争力创造了条件,成为国内有色金属行业实施市场化债转股项目的第一家企业,被国家发展改革委确定为央企市场化债转股的标杆。
产融结合确保资金需求。在中铝财务公司业务规模不断扩大的基础上,组建成立中铝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建立中铝集团产融协同价值链,大力推进产融结合。发挥财务金融平台优势,优化企业债务结构,提升资金运营效率,综合创效34.3亿元。加强资金集中管理服务,扩大外部同业融资,建设统一的大资金池,利用金融工具调剂板块间和板块内部资金余缺,资金集中度大幅提高,结算规模突破2万亿元,调剂资金815亿元,协助集团财务风险管控,保障了企业资金链安全。加快金融牌照获取,拓展金融业务产品,积极发展司库服务、融资租赁、保险经纪等市场业务,打造符合产业特点的金融服务体系。创新融资方式,与国内金融机构和中央企业合作成立国企改革基金、银铝融海基金、四则产业基金、铜产业发展基金等多个基金,共计融资300多亿元,助力实体企业改革脱困。通过上市发行、定向增发、发行债券等资本市场,2017年募集资金200多亿元。资金投向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创新金融服务,保证主业转型升级的金融资源需求。满足了集团产业链和供应链资金需求,充分挖掘了产融协同和金融功能的价值。
结构不断优化 杠杆明显降低
三年多来,经过不断深化“加减乘除”、金融创新,中铝集团在优化战略布局、降低资产负债等方面收到良好成效,尝到了深化改革的甜头。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上游的资源保障和供矿能力明显提高,新增铝土矿储量21.8亿吨、铜资源储量1100万吨,新建投产一批铝铜矿山产能。中游的冶炼进一步优化,在国内资源能源富集地进行的氧化铝、电解铝、铜冶炼产业布局调整初见成效,形成了若干盈利能力强、成长性良好的大型产业基地。下游的加工产业快速扩展,在铝、铜、稀土的研发制造上不断向产业链终端和价值链高端迈进。与云南省政府签署合作协议,扩大了铅锌业务,向“大有色”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海外布局加快推进,秘鲁铜矿二期项目开工建设,启动了几内亚铝土矿项目建设。围绕高质量发展,修订完善了集团下一步产业发展战略:做强做优铝、铜、铅锌、稀有稀土四大核心产业,加快发展工程技术、工服物业、资本金融、贸易物流四大协同产业,积极培育环保节能、创新开发、海外发展、智能制造四大新兴产业。
产品结构实现升级。精细氧化铝产量占氧化铝总产量的比例由2014年度的12.7%提高到2018年上半年的17.2%,电解铝合金化率由19.34%提高到34%。行业引领力不断增强,铝制挂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高端材料产销量快速增长,2017年军品销量同比提高11.9%,2018年上半年同比提高12.76%。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提到的“天宫”“天眼”“悟空”“墨子”“国产大飞机”等重大工程项目中,都有“中铝智造”的身影。
资产负债大幅下降。集团资产负债率连年下降,2014~2017年分别为88.57%、86.5%、83.89%、63.52%,2018年上半年降至63.28%,低于央企平均负债水平。其中,“泰山工程”实施后使集团资产负债率下降19个百分点。“丰收项目”实施后使中国铝业有息负债减少了126亿元,资产负债率下降6个百分点以上,降低了融资成本和财务费用。集团信用等级不断提高,中债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把集团主体信用等级由AA调升为AA+。
竞争实力不断增强。集团成本费用率由2014年的106.21%下降到2017年的100%以下,氧化铝、电解铝完全成本分别进入行业前35%和前40%。新建的广西华磊、内蒙古华云新材料项目自备电率分别达到100%和62%。集团在2015年同比大幅减亏153亿元、2016年实现扭亏为盈的基础上,2017年实现利润比上年增加18.83亿元,2018年上半年实现利润同比增加14.76亿元,集团归母净利润自金融危机以来首次实现由负转正,集团经营业绩一年迈上一个新台阶。
历史包袱明显减轻。累计处置“僵尸”和特困企业43户,完成三年治理目标的89%。集团整体管理层级由7级压缩至5级。减少法人户数136户,提前超额完成国务院国资委下达的减少法人户数20%的三年目标。落实“三供一业”分离移交任务158项,完成总量的94%。分流安置人员完成三年目标的86.3%。低效无效资产处置实现收益120余亿元。通过持续优化员工配置、提高生产效率,主营产品氧化铝、电解铝、电解铜劳动生产率分别提高了136%、76%和54%。

责任编辑:郭沛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