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优势力量谋突破——写在西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成立之际

2018年11月16日 9:31 287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地质矿业   作者:

“成立西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就是要构建一个区域性的科技创新平台,瞄准影响和制约西北地区重大资源环境问题需解决的关键、卡脖子的科技问题,组织协调优势创新力量,进行协同攻关。”

在10月25日举行的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成立大会上,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昆的这番话,既道出了西北地质科技人员的共同期盼,也指明了今后西北地质科技创新的方向。

瞄准四大关键问题开展协同创新

影响和制约西北地区重大资源环境问题解决的关键、卡脖子的科技问题到底有哪些?

对此,西安地调中心主任、西北地质科技创新主任李文渊表示,站在国家和西北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西安地调中心与区内科研院所进行了深入梳理,形成了《西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案》。根据这一方案,今后,西北地质科技创新将瞄准四大关键问题开展协同创新,即北方晚古生代盆地演化与油气成藏,西北岩浆作用与成矿及资源综合、高效利用,干旱内陆盆地地下水循环与生态环境效应,黄土地质灾害防治理论与关键技术。

“前三大问题既是制约国家能源资源接替、后备基地建设关键所在,也是认知西北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的地球系统科学的重大问题;黄土地质灾害防治,则是制约西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问题。”李文渊说,传统地质调查工作在解决这些问题中遇到了瓶颈,需要通过协同优势力量,通过科技创新才能突破。

为突破这些卡脖子的问题,方案设计了针对四大关键问题的研究课题:

北方晚古生代盆地演化与油气成藏,通过创新探索改造型叠合盆地深层烃源岩时空分布、热演化史,明确主要生烃期与油气藏形成的时空关系,建立油气成藏模式,形成改造型叠合盆地深层油气地质理论。进一步加强叠合盆地深层物化探方法试验及二维地震采集、处理特色技术攻关,创新山前带地震资料处理技术,建立适合中国北方造山区叠合盆地深层(石炭—二叠系)地球物理勘查技术方法体系。

旱区大型内陆盆地地下水循环过程与生态效应理论,重点研究内陆大型盆地地下水循环机理、人类活动条件下地下水循环演变机理及地下水开发的生态效应、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土壤地球化学行为等制约地下水开发利用、土地质量的关键问题。

西北岩浆作用与成矿理论及大型资源基地绿色评价方法,围绕中亚造山带聚合—碰撞的精细过程、俯冲碰撞过程与相邻陆块区二叠纪大火成岩省的动力学转换机理、金属元素在大陆边缘演化过程中的预富集机理、增生与软碰撞过程中盆地形成演化及其油气保存条件等内容,开展协同创新。

黄土地质灾害防治理论与关键技术,以黄土地区城市地下空间探测与安全利用技术、黄土地区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黄土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和成灾模式、黄土地质灾害成生规律与早期识别、空间预测与临灾预警、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的理论技术体系等,作为协同创新的重点。

明确了科技攻关的方向和课题,下一步,西北地区的地质科研力量将在科创中心的统一组织下,向这些卡脖子的问题发起集团式的冲锋。

联合多方优势地质科研力量,开展集团式“冲锋”

根据方案,西北地质科技力量集团式冲锋的目标是:力争到2020年,中心地质科技整体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北方石炭—二叠系油气成藏理论等领域进入国内领先行列;到2025年,地质科技整体达到国内一流水平,黄土地质灾害防治理论与关键技术等领域达到世界领跑水平;到2030年,地质科技整体进入世界一流水平,干旱—半干旱区大型内陆盆地地下水循环和生态水文地质等领域成为世界领跑者。

那么,如何发起集团式冲锋?根据方案,坚持“开放包容、优势互补、互惠合作、协同攻关”的原则,西安地调中心联合局内外、国内外、行业内外,中央和地方、科研单位和企业的优势地质科研力量,开展集团式、多波次的连续冲锋。

在北方石炭—二叠系油气领域,依托油气资源调查中心、沈阳地调中心、天津地调中心、地质力学所、地质所、矿产资源所,联合延长石油公司、西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河北地质大学等开展科技攻关。

在旱区大型盆地地下水循环过程与生态效应领域,西安地质调查中心牵头,依托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联合长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西北地区相关大学、5省环境监测院、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等开展科技攻关。

在西北岩浆作用与成矿理论及大型资源基地绿色评价方法领域,由西安地质调查中心牵头,依托郑州综合利用研究所、长安大学、矿产资源研究所,联合西澳地调局、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西北五省厅局地调院、科研院所等开展科技攻关。涉及到增生—碰撞造山作用与资源环境效应领域,西安地质调查中心牵头,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所、矿产资源所、地质力学所、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物化探所,联合西安市政府、西北5省(区)和内蒙古国土资源厅、6所大学和企业紧密协作,协同攻关。

在黄土地质灾害防治理论与关键技术领域,西安地质调查中心牵头,依托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联合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研究所、长安大学、兰州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挪威NGI、英国地调局、西北省(区)环境监测院等开展科技攻关。

牵头单位、核心层和协作层协同作战,持续创新运行机制

平台已经建立,如何将这一平台上的牵头单位、核心层、协作层三股力量拧成一股绳协同作战,成为大家关心的关键问题。

对此,中国地质调查局副总工程师徐学义在成立大会上明确提出,要开展运行机制的持续创新,为国家创新发展贡献出地质人更大的智慧和力量。

西安地调中心作为这一平台的牵头单位,就机制创新作出了初步规划:

——能力创新机制。依托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联合西北乃至全国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矿山企业、地勘单位等单位的优势科研力量,坚持“高度开放、合作共赢、优势互补”的原则,形成协同攻关创新能力。

——人才评价机制创新。试行中国地质调查局人才评价体系与行业内人才评价体系相互认同制,消除人才评价中的两张皮现象。

——项目融合机制。在地质调查项目和国家科技项目间,通过凝炼申请、成果应用的双向互动,建立地质调查项目与国家科学技术项目深度融合机制。

探索形成互利共赢的创新项目—平台—人才—团队机制承担重大地质调查项目、共享西北科技攻关平台资源、共同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等措施,打造专业分工合理、年龄结构优化、业务精、能力强的科技创新团队。

——应用转化机制。采取措施在加强科研成果在西北地区应用转化的同时,推进创新中心技术与研究成果在全国推广应用,提升西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能力。

随着西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运行的日渐深入,在创新精神指引下,在创新机制的激励下,地质科技人员的创新动能必将得到极大释放,西北大地将呈现出地质科技创新百花齐放的新局面。

责任编辑:彭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