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光故事】开疆扩土第一步

2018年09月17日 9:9 538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铅锌资讯   作者:

1987年,改革开放已近十载,中国经济正处在从计划、商品到市场经济的演变过程中,各行各业不断推陈出新。此时的企业同时拥有济源黄金冶炼厂和济源矿灯厂两个名字。因为质优价廉,豫光牌矿灯在煤机领域里占据了不小的地位,全国矿灯三分有其一,矿灯厂“钱”途一片大好。

相对来说,企业电解铅生产能力只有1400吨,那套土洋结合的炼铅设备已是“人老珠黄”,大烟囱里冒出的浓烟,不时会引起附近村民的骚乱;电解铅价格也不高,又没有什么利润,都说炼铅“小干小赔、大干大赔”。这个历经艰辛的地方冶炼厂,似乎走到了绝境。

外界的叫停声一浪高过一浪,叫得冶炼厂内部也是人心惶惶。

这个时候,厂长杨安国提出扩建铅冶炼,如同巨石投池般在厂里掀起了轩然大波:为什么扩建铅冶炼,现在铅赔得还不够多吗?矿灯厂挣钱,咋不扩建矿灯厂?

但是,杨安国的目光没有停留在眼前一隅,而是看得更加长远:“矿灯的需求量,全国每年不过300万盏,就算整个市场都被我们占领了,产值也不过一两亿元,怎么做都不会有大出息;而电解铅是现代工业的重要原料,中国正在着力发展基础产业,电解铅存在巨大的市场需求,而且还可以在铅冶炼中提炼金银。我们应该对铅冶炼进行异地搬迁改扩,改变环境污染现状,增大电解铅的生产能力,进而带动金银等副产品的发展。”

经仔细考察和慎重考虑,领导班子通过了这一提议,并且确定了扩建的指导思想:以煤机养冶炼。

在扩建办公室里,分管技术的易志国和葛道健两天两夜没合眼,写出了《项目可行性报告》。经过积极争取,1986年10月,项目获得河南省煤机局批准。

所谓“改扩”,基础是“扩”,扩规模,以增加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重点是“改”,改技术,改变环境污染现状,增加产品种类,改善产品质量。但在企业的运作层面,摆出来的有两个问题:钱从哪里来?技术怎么设计?

资金方面,精打细算,工程设计概算投资总额450万元。当时,账面上能够动用的资金缺口巨大。钱从哪里筹?如何筹?在杨安国的带领下,财务人员几经周折,与中南物管处等单位物资部门达成协议,采用当时首创的补偿贸易方式,引进400万元资金;与国家煤炭部交涉,采用“你借我钱,我还你铅”的形式,先预支资金,投产后以铅还钱。就这样,资金缺口补上了。

在技术设计方面,企业聘请长沙有色设计院工程师韩志强为技术顾问,与中南工业大学联合开发湿法炼金工艺工业化生产,并通过技术鉴定。重视环境治理,增加反吸风布袋收尘器装置,迈开环境保护、绿色冶炼的第一步。更新设备,改半水套鼓风炉为雾化水直接喷淋水冷鼓风炉,另增加新工艺设备23项。同时,易志国、朱承洗带队,领着十几个人,马不停蹄到沈阳、广西、南宁、甘肃、水口山、武汉等地有特色的冶炼厂,有针对性地考察学习。

改扩的条件渐渐成熟完善。1987年3月10日,金银铅一期改扩工程在老硫酸厂所在地动工建设;1988年3月,工程提前一年半完工并顺利投产。

有一句话这么形容一期投产后的盛况:“一年赚了一个厂。”1988年,公司的金银铅产量创历史新高。全员劳动生产率、职工人均收入大幅提高。企业进入了冶炼和煤机齐头并进的时代。

金银铅一期改扩工程的实施,使企业迈出了开疆扩土、绿色冶炼的第一步,不仅增加了金银铅的生产能力,而且为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将发展目光投入到矿灯以外更广泛的领域中去,为形成多产业的集团公司打下了基础。

责任编辑:彭雨晨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