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老煤城”打造一张“新名片”

——记江地萍乡分公司(901队)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程武功山大道改造项目

2018年01月19日 11:4 496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建设工程   作者:

江西萍乡这座因煤而兴的城市,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推进,也不可避免地患上了“逢雨必涝”的毛病。2015年,萍乡市被列为全国首批16个“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给治愈顽疾开出了一剂良方。期间,由江西地矿局江地集团萍乡分公司(901队)负责施工的海绵城市重点建设项目-武功山大道(320国道)开发区段改造工程,于2017年9月顺利通车,为打造这座1700多年文化古城的“新名片”做出了贡献。

新方法破解老难题据统计,随着城镇化快速扩张,原有的河道、湿地、绿地等被占用,逢涝便突击排泄,治标不治本,造成城市雨洪调蓄压力巨大,地下管道、水泵等排水设施不堪重负,内涝和水资源浪费两头告急。这时,“海绵城市”概念应运而生,是指城市能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时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引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江地集团萍乡分公司(901队)负责施工的武功山大道(320国道)开发区段改造工程的设计同样添加了海绵城市要素,是萍乡市乃至全国海绵城市理念与市政道路的首次结合。该工程位于萍乡经济技术开发区,是萍乡市新老城区的纽带,区域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列为重点建设项目。工程长5.8公里,宽60米,总造价超5.7亿人民币,采用主辅分离设计,主路双向6车道,辅道双向4车道,包含道路、排水、桥梁、通信、绿化、交通、电力等,涉及专业较多。

尤其是新加入的“海绵城市”要素,在全国尚属第一批试点项目,无成功经验可循,但面对挑战,萍乡分公司更看重机遇,他们选择迎难而上,誓要在海绵城市建设中打一个漂亮仗。负责现场质检的黄工道出了所有参建者的心声:“我家几代人都住在萍乡,一场暴雨就看海的事情,每年都在重复发生。现在,我有幸参与海绵城市建设,有望从根源上告别看海模式,于公于私我们都要全力以赴!”

创新与实干的结合正如项目负责人所说:“摸着石头过河,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是另外一番滋味了。”工程建设中遇到了很多看似碍眼的绊脚石,但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把创新与实干有机结合,巧妙地将其变成了继续前进的铺路石。为保证工程顺利推进,在专业人才方面,公司抽调20多人精干力量组成项目部。同时,高薪外聘经验丰富的老技术员,以“一师多徒”的方式培养技术力量,弥补现有非专业职工的技术短板。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由于综合管线改造重点在地下管网系统建设,与单纯路面改造完全不同。原有地下管网纵横交错,有燃气、通信、路灯、高压电线、军用光缆、自来水、排污管等,需既有管网单位配合;同时,各种网线都有其特有的施工工序,工作量繁重。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项目部成立协调部门,专职沟通各管线单位,同时自购管线探测仪器,培训专职人员,进行施工区域管线探测等,效果很好。

然而,海绵城市正处于试点建设期间,还存在着相关技术标准体系尚未形成,各专业间缺乏融合性,应用产品尚未形成规模化等诸多问题。为此,项目部多次与萍乡市海绵办进行沟通和咨询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如透水混凝土验收问题、透水砖铺装中砂垫层是否拌合水泥问题、侧分带中绿化选苗问题等。这些来自一线的珍贵资料,为海绵办编制《萍乡市海绵城市建设-低影响开发雨水工程施工与验收导则(试行)》提供了宝贵经验。

收获的不只夸赞工程完成后,萍乡市就连遭暴雨袭击,城区最大降雨量10小时内达100至150毫米。与以往不同的是,在几十年一遇的暴雨考验之下,原本“小雨积水,大雨必涝”的武功山大道博昌路口、五丰河路口等路段“城市看海”现象不见了。当地居民竖起大拇指说:“雨天出门再也不怕堵了,窗户几天不抹都还干净,下雨天路面的积水也不见了。”

面对市民和领导的夸赞和肯定,萍乡分公司所有参建人员还有更多的收获。该公司利用武功山大道这个难得的平台,培养了一大批在项目管理、计量结算、施工测量、施工管理等海绵城市工程建设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为今后更好地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他们用实际成果进一步提升了九〇一队“四个一”产业的成色,为地勘单位抵御市场风险提供了又一个可选项。

在个人方面,所有参建人员表示,工作虽然辛苦,但换来的结果却十分甘甜。在这个团队中有经验丰富的老职工,也有刚入职的新成员,年龄悬殊、性格迥异,但为了同一个目标,所有人拧成一股绳,不懂专业有人教,不会沟通有人带,克服了一个个困难走到现在,让他们有了一种难得的归属感。更难能可贵的是,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大家养成了一种高效高质的执行力,这才是保证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关键。

目前,由萍乡分公司承建的武功山大道(320国道)开发区段改造工程二期已全面启动,项目部全体人员主动请缨,再次投入到火热的“海绵城市”建设中,期待他们能够不负众望,创造更好的成绩。

责任编辑:罗娜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