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融合 转型突破

2017年12月05日 8:52 369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建设工程   作者:

“2017年对于建筑行业而言,既是转型分化之年,也是整体复苏的一年。”11月24日,在由北京中建政研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第四届建筑业改革与发展高峰论坛上,财政部PPP入库专家、中建政研集团董事长梁舰的观点得到了与会专家的认同。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前三季度全国建筑业的总产值达到13.93万亿元,同比增长了10.7%。有专家表示:“这是喜人的成绩。建筑业基本走出了2011年到2015年的发展低潮期,行业整体复苏态势非常明显。”

国际视野下,支柱产业仍存“短板”

新形势下,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建筑业,仍存在组织方式落后、设计水平不高等问题。如何转型?如何突破?论坛上,业界专家围绕建筑业“短板”、行业转型突破、施工与设计一体化、PPP、工程总承包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对比发达国家建筑业的组织模式,由于传统体制的遗留,我国建筑业设计施工采购一体化组织水平低、建设环节分割严重。即使是实行工程总承包的工程,各环节也难以在一个平台上工作,离设计、施工、采购、管理深度融合、全过程协作、整体优化的真正意义上的总承包还有一定差距。同时,我国建筑企业仍集中于建筑业价值链的低端,在附加值高的建筑设计、融资建设、专业咨询等方面仍落后于发达国家。尤其是在高端的建筑设计中,对国外设计企业的依赖度比较高。 各专业、各领域的标志性工程和公共工程大多由国外设计事务所设计。”论坛上,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指出,以国际视野审视我国建筑业,仍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短板”。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战略部署的加快,作为国家支柱产业的建筑业进入了新时代,同时也进入了改革的深水区。针对建筑业存在的“短板”,今年2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在总结我国建筑业改革开放近40年来取得的经验和成就基础上,对我国建筑业大而不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不足的现状,提出通过转型升级、重组融合,实现突破式发展。

这位专家指出,意见首次明文确定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前所未有地肯定了建筑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当中的作用。他认为,当下建筑业的改革是对已有制度的改革、是对管理者自身的改革、是更加综合性的改革、是适应新技术浪潮的改革。改革的主要任务是突破行政束缚,展开企业基于能力的市场竞争,实现全产业链规范运行,让建筑业呈现内涵集约发展,成为国际化产业。“要让老百姓感受到建筑业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质量,让做正事的企业得到利益,让建筑市场的公平交易有保障。”

PPP是转型抓手,规划设计能力有待提升PPP模式自2014年国家层面开始大力推广以来已经走过了近4年的历程,发展速度非常快。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的数据显示,现在全国有14000多个PPP项目,投资总规模达到18万亿元。其中,与建筑业直接相关的PPP项目5283个,占比高达77.9%,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有不少项目已经进入到了国家示范项目的行列,正逐渐展现出良好的示范作用。

PPP模式在建筑业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如何运用PPP模式助力建筑业转型发展是重要课题。

北京中建政研信息咨询中心副主任、PPP咨询专家张胜说:“PPP项目的特点是规模大、周期长、比传统项目更复杂。PPP虽然热,但是要有一定本事才能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有关负责人认为,PPP模式是建筑业改革创新、转型突破的重要抓手。“过去由政府财政出资、企业负责设计施工、行业主管部门运营维护的传统模式,受到很多挑战,应该说是难以为继。取而代之的是建筑企业将主导提供前期投融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运营维护等全产业链的服务。”

他指出,在PPP模式下,除要求企业加强资本运作能力外,还要求企业整合设计和施工资源。“在传统建筑业当中,规划设计和施工建设是独立的两个环节,主要设计任务完成以后,主管部门选择施工单位进行建设。在PPP模式下,规划设计与施工建设环节是密切结合的,如果前期规划设计方案存在缺陷,就会直接影响到项目后续的建设以及运营的效果。因此,建筑企业应着力提升全行业综合规划设计服务的能力,发挥规划设计的专业优势,在兼顾项目的经济性、社会性和公益性的同时,充分考虑施工建设的效率或质量,满足运营维护的需求。长期以来,我国建筑市场实行分行业管理的模式,市政、交通、铁路、公路、水利、电力、通信等都由不同的行业主管部门来监管。未来在以PPP模式为主的建筑市场当中,规划设计将趋于资源的整合发展。一个建筑企业应提供涵盖以上所有专业的规划设计方案。”

同时,他预测,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未来建筑业新增建设需求将可能被存量运营管理所替代。建筑企业要利用好当下PPP模式带来的“奇迹”,倒逼自身优化运营体制机制、加强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

融合集成,工程总承包亟待规范发展工程总承包模式是建筑业改革的热点,将给整个建筑业市场、企业机制等带来变化。融合集成是工程总承包的特点,将质量、安全、进度、环境等指标融合在设计与施工中,并在动态过程中提升设计与施工一体化的效率。工程总承包在世界上并不鲜见,但在中国面临着很多挑战,尤其是分割的建筑业市场。施工企业缺乏设计能力,只会照图施工;设计师同时兼职做多个项目的设计,质量难以保证。设计与施工环节的割裂也带来假EPC项目鱼目混珠。

“设计院把总承包项目接过来后把施工分包出去,施工企业接过总承包项目后把设计分包出去。这导致总承包项目的效率大大降低,和规范的EPC不是一回事儿。”2017版《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编委、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管理高级经理李君认为,EPC真正的核心要素是保效率,假的EPC对业主没有多大意义。同时,设计施工一体化需要总承包商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没有设计能力,根本谈不上工程总承包。

此外,由于施工企业和设计企业在总承包方面的核心竞争力都不强,工程的集成化实施也是难点,加之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问题,我国设计企业、施工企业在工程总承包项目中联合经营、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也往往难以实现。“现在别说设计院和施工企业的融合,就是施工企业内部的设计院和自己的施工团队,还是你是你、我是我。”李君认为,要改变这种格局,真正做到设计施工一体化,团队和人员是关键。

责任编辑:罗娜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