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与高新兵器的发展休戚相关(中)

2017年11月23日 8:28 413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铝资讯   作者:

   美军研制超静音电动摩托车

士兵乘座超静音电动摩托车可以悄悄地快速接近敌人,给敌人一个突然袭击。据2017年6月1日美国《星条旗报》报道,这种摩托车已研制成功,并接近于服役,是美国洛戈斯技术公司研发制造的。他们一直在研发一款名为“沉默鹰”的混合动力越野摩托车,目前在研发全电动摩托车和一种质量更轻的气冷式发动机的混合动力摩托车。超静音电动摩托车必须坚固结实又尽可能地轻巧,并且应是前轮驱动,以便更容易在陡峭的山地和沙地上行驶,也可以在海滩上行驶时提供更大的牵引力。在目前来看,钛材、铝材和复合材料是制造这种摩托车的基本材料,关键零部件用钛材或复合材料,次要零部件可用高强度7075合金或7078合金制造。

“沉默鹰”摩托车的原型车为娱乐型越野摩托车,它的造价1.5万元,质量121kg,而超静音电动摩托车因增加了一些功能,则会重一些,但也不会超过135kg,续航里程80km。

铝:成就中国全球

最快两栖装甲车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2017年6月9日)和中国《参考消息》2017年6月11日报道,中国正在开发世界上速度最快的两栖装甲车,是用轻型材料制造的,用的是什么轻型材料报道中没有说明,不过用的不外乎现有常用四种轻型材料(铝、镁、钛与复合材料)之一,从现行技术态势来说,铝合金是制造两栖装甲车的首选材料,因为它有最佳的性价比,两栖装甲车既要在陆上跑,又要能在江河湖海中行,必须对各种水有很强的抗蚀性,同时在满足结构性能的前提下,还应具有尽可能低一些的密度,以减轻车的净质量,所以可以肯定地说,它的船形壳是用5XXX系铝合金板焊接的,它的装甲板也是用铝合金厚板加工的。

中国研发的这种5轮驱动的两栖装甲车在平静水中行驶的最高速度可达50km/h,远远领先于美国最快的两栖装甲车的9.7km/h速度,它比后者快约4.2倍,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这种两栖装甲车由北京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研制,中国北方工业公司制造。车体呈V形,既可以显著降低水流阻力,又有助于抵御简易爆炸装置的袭击。它的车轮可伸缩,在车轮旁边装有小型喷水推进装置,可以助车辆一臂之力,更快达到目的地与保持最高速度。

该车在未安装甲或未携带武器的情况下,它的自重仅5.5吨,这都是设计精巧与铝合金材料的功劳,《中国防务博客》报道称:“即使是安装了装甲和携带全幅武器的量产版本,它很可能仍会达到18km/h~28km/h的两栖行驶速度。”

俄军可摧毁坦克的

BMD空降战车为铝合金造

俄罗斯的空降战车BMD,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把它称为会“飞”的装甲车,是俄军的秘密武器,它是在苏联1966年引进的BMP-1步兵战车的基础上改进后制造出来的。BMP-1步兵战车是可用飞机空降的,可以为机械化步兵提供担克和地面部队的火力,它配备有1架机枪、1台反坦克导弹发射器和1门173mm低压炮。

俄罗斯伏尔加格勒战力制造的BMD-1战车的体积比引进的BMP-1型战车的体积小,质量也更轻,因为它的外壳是铝合金的,挂的装甲也应该是铝合金厚板,而它的武器一点也未减少,并且在车辆前部两侧还额外配备了两架机枪。BMD-1战车的质量仅8吨,它的前部长度明显地比BMP-1型车的短,它的公路最大速度为80km/h,比BMP-1型车的快25%。

早在苏联时期就为这种空降战车设计制造了一款专用的火箭降落伞,悬垂在BMD底盘下的触碰杆在接触地面时,会触发减速火箭,使末段降落速度降至很安全的6m/s。

俄罗斯正在组建4个空降师,每师6500人,标配330辆BMD-1型战车。俄罗斯除拥有BMD-1型战车,伏尔加格勒战车制造厂目前每年可产出数十辆BMD-4M以及BTR-MDM装甲运兵车。由于其两栖作战能力,这批新型战车将服役于俄罗斯海军陆战队。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江麓机电集团公司近期生产的一种空投坦克的关键零件——减速器壳体是江苏豪然喷射成形合金有限公司用喷射成形7055合金锻造的。据称,江麓公司在即将立项研发与生产的新型空投坦克及两栖装甲车上大批量使用喷射成形7055铝合金部件。

7055合金是一种高强度合金,是一种美国合金,1991年在美国铝业协会公司注册,其标定成分(质量%):0.10Si,0.15Fe,2.0Cu~2.6Cu,0.05Mn,1.8Mg~2.3Mg,0.04Cr,7.6Zn~8.4Zn,0.06Ti,0.08Zr~0.25Zr,其他杂质单个0.05、合计0.15,其余Al。

中国“黑旋风”武装

直升机铝材主导

中国新近研发的直-19E是一款轻型武装直升机,2015年9月8日首次在黑龙江哈尔滨公开亮相,完全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自主研发研制,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制造,是一种出口型的窄机身两座专用型武装直升机。

报道称,直-19E是直-19武装直升机的改进版,后者长12m,高4.01m,最大起飞质量4.5吨,巡航速度245km/h,最高速度305km/h,航程800km。直-19E是一种轻型武装直升机,最大起飞质量>4吨,自身质量轻,在巡航速度与爬升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能摧毁全球最强大的坦克和其他地面目标,并且同样适用于为地面部队提供空中支持或防御其他低空飞行目标,具备卓越的作战性能。在直-19E的结构用材中,虽然用了一些复合材料,但铝合金仍占主导地位,占60%以上,在其上挂载4格空对地导弹,还有多管火箭发射器,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把十几枚火箭弹倾向敌军。

没有铝粉就没有

“炸弹之父”与“炸弹之母”

所谓“炸弹之父”或“炸弹之母”就是它们的爆炸当量超过10吨 TNT的巨型炸弹。美国十多年前制成一种当量11吨的GBU-43/B的大炸弹,是当时最大的炸弹,人们把它称为“炸弹之母”。前不久,美国在阿富汁投放了一枚“炸弹之母”(MOAB),摧毁了“伊斯兰国”建设的一连串洞穴设施。2017年9月7日俄罗斯空军向叙利亚代尔祖尔的“伊斯兰国”的一个指挥所、一个通信中心投下了精确制导的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炸弹,相当于44吨 TNT当量,被誉为“炸弹之父”,以区别于美国的“炸弹之母”。TNT是三硝基甲苯(trinitro-toluene)的缩写,常称梯恩梯或黄色炸药,常规炸弹内装的就是这种炸药,一般只装几十到几百kg。

这次一枚“炸弹之父”不但一举端掉了“伊斯兰国”组织的一个组织和一个通信中心,还打死了大约40多个武装分子,其中包括“伊斯兰国”组织的“战争部长”古尔穆罗德·哈利莫夫和主要指挥官穆罕默德·谢马利。

“炸弹之母”与“炸弹之父”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威力?因为它们属于热压武器,正式名称为空爆热压式增强型炸弹,内部装的炸药为细小的环氧乙烷粉和铝粉混合物,投入后会在空中炸开,将这种混合物抛洒于空中,形成巨大的炸药云,立即引爆,除了爆炸释放的高温,还会产生致命的压力波,对坦洞穴和掩体等密闭工事具有显著的摧毁作用。

有人认为,“炸弹之父”的威力可以与战术核武器媲美,这种认知虽然有些夸张,但也不是无稽之谈,因为爆炸当量为44吨的“炸弹之父”的杀伤力与一枚战术核武器相差的不是很大,美国155mm口径的M454型核炮弹的W48弹头的爆炸当量为70吨~100吨。

投入“炸弹之父”或“炸弹之母”不能用普通的轰炸机,必须用经过改装的适合投入这两种巨型炸弹的飞机。英国的“炸弹之母”在阿富汗投入了多枚,都是从经过改装的C-130“大力神”运输机的装卸坡道投入的,而俄罗斯2007年试爆“炸弹之父”的运载工具是一架空军的图-160“海盗旗”轰炸机,可是这次在叙利亚投放时,从视频上看也是从一架运输机的装卸坡道投下的。

根据现有的媒体报道,虽然尚未见到中国研发出了如“炸弹之母”与“炸弹之父”那么火的空爆炸弹,但中国在开发空爆弹方面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在2012年珠海航展上,中国兵器集团公司展出了CS/BB F-1型250kg空气燃料炸弹的1:1实体模型。资料显示,该弹主要用于打击地面或水面对冲击波超高压作用敏感的各类非硬(软)目标和半硬目标,毁伤功能主要通过二次引爆形成的环氧乙烷粉和铝粉混合云雾团,或由硝酸铵和硝酸铝的液体混合物爆炸激烈的铝热反应并与空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能量密度高、毁伤面积大、毁伤因素多等。

据航展现场工作人员介绍,250kg级空爆炸弹并不是最小的,可以由轰6机、伊尔76机来投入。由此可见,国产大型燃料空气炸弹应该与美国的BLU-82相当,BLU-82炸弹是美国1970年在越南战场上使用的最大炸弹,长360cm,直径140cm,重6.8吨,内装5.715吨硝酸铵、铝粉和聚苯乙烯脂肪酸组成的胶状炸药,爆炸时可产生70kg/cm2的超高压,直径60m范围内,所有一切倾刻间都会荡然无存,数百米内的一切可燃物则化为灰烬,并可使直径160m(约8722m2面积)范围内的人员丧失战斗力。BLU-82空爆炸弹的投放高度≥2000m,它的尾部有一具小型减速伞。

中国的CS/BBF-1型炸弹由于生产年度较近,它的尾部在尾翼和用于精确制导的控制弹翼,因此它至少拥有惯性制导能力。空气燃烧炸弹通过爆炸时产生的超压和极高温度,形成真空环境以灭绝爆炸范围内所有有生命目标,纵然无任何弹片,爆炸地带内最终也是废墟一片,不过爆炸后救援人员即可进入。

责任编辑:陈岩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