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铅蓄电池产业峰会会议纪要

2017年09月22日 14:20 743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铅锌资讯   作者:

再生铅蓄电池产业峰会会议纪要
罗平


  主要观点
  铅产业链基本面:铅精矿供应紧张,环保促使再生铅产业结构优化进程加快,再生铅产量稳步增长,铅酸电池总体需求增速相对放缓,2017铅价维持高位震荡。
  再生铅产业方面:再生铅产能按大小依次分布在安徽、河南、江苏、河北等6个省份,其中安徽的持证企业最多。成本方面,再生铅非持证冶炼成本 < 再生铅持证冶炼成本< 原生铅冶炼成本。
  中国再生铅发展现状:产业规模逐步扩大,产业节能减排效益明显,再生铅工艺技术发生革变,规模再生铅项目带动再生铅行业发展,再生铅产业政策法规逐步完善。
  铅酸蓄电池行业现状:铅蓄电池企业开工低于往年,行业热点包括:乘用车购置税减半政策退坡、2016年起对铅蓄电池行业征4%的消费税、铅蓄电池企业渗入锂电行业、铅蓄电池企业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实行,环保使得铅酸电池行业进一步优化升级等。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发展影响:因钴、镍资源问题导致替代铅蓄电池大幅替代的可能性存疑;我国燃油车退出时间表研究已启动,将对传统的汽车电池造成冲击;轻便型短程车电池,即四轮低速电动车能量密度要求配置动力锂离子电池值得关注;电动自行车电池市场被取代率大约为10%左右。
  会场交流及收获:年内铅价维持高位,短期铅供应紧张预期较为强烈,未来再生铅新扩建产能大幅增加,后期关注点包括再生铅增产、进口铅冲击、消费淡季拖累。预计铅市场近强远弱、内强外弱的格局还将持续到10月,价格方面关注去年高点22000一线,但11月后面临较多的不利因素,会对价格形成拖累,应以避险为主。


  会议背景
  自今年5月开始,铅价触底反弹,近四个月涨幅超过30%。上海期货交易所的沪铅无论是成交量还是成交额均出现明显增长,铅期货活跃度大幅增加。回归基本面,原生铅企业原料供应有偏紧趋势,再生铅持证企业新扩建产能增加,而环保检查常态化,产业升级迫在眉睫。同时,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迅速加剧锂电替代铅蓄电池。
  2017年9月15日,上海有色网在江苏徐州举办了第七届再生铅蓄电池产业峰会,金瑞期货研究所研究员参与此次会议,现将与会嘉宾观点整理如下,以供参考。


  主要内容
  一、铅产业链基本面及价格展望
  上海有色网铅行业高级分析师王兰女士,从原生铅供应、再生铅供应、铅酸蓄电池需求、再生铅持证与非持证企业冶炼成本、铅市场贸易格局等方面分析了铅产业链基本情况。
  1、铅精矿供应紧张
  今年影响精矿供应的因素较多,其中包括中国进口矿下降、国内环保矿企压力增加、对朝鲜制裁影响中国进口、上下游产能过剩及下游消费预期、银精矿剔除出进口加工贸易禁止名单等。现在国产精矿TC已降至1200元/吨,进口矿TC最低报至10-20美元/吨,精矿TC已降至现金成本线之下,预计精矿未来偏紧还会持续。
  2、环保促使再生铅产业结构优化进程加快
  自2016年7月开始,中央环保组进行了四轮环保督查,实现了环保督查全国各省市全覆盖,环保促使再生铅产业结构优化进程加快,最为典型的是大型冶炼厂开工率提升,而国内再生铅小型“三无”冶炼厂产量逐年下降且今年降幅最大。2015年、2016年、2017年小型“三无”冶炼厂产量产量分别为121.32万吨、106万吨、65万吨(预估),近两年降幅分别为15万吨、41万吨。
  3、再生铅产量稳步增长
  小型“三无”炼厂的大面积关停,使得原料废电瓶争夺缓缓,更多的废电瓶流向了规模型冶炼厂,刺激了再生铅持证大厂的产量上升。目前规模型冶炼厂开工率在60%左右,小型“三无”炼厂开工率则不到10%。今年前8个月再生铅产量达到了70万吨。
  当前模型冶炼厂冶炼利润可观,冶炼利润在1500元/吨左右,较去年同期高出500-1000元/吨。目前国内多家再生铅持证大厂已有增产扩产计划,如安徽华鑫、华铂、大华等均有二期投建计划,江苏新春兴下半年也有不定时增产安排。预计下半年持证大厂的开工率将继续推高、产量继续上升,国内再生铅总产量仍将继续保持增长。
  4、铅酸电池总体需求增速相对放缓
  后期国内铅蓄电池开工率难上升的原因包括几点,一是受环保影响,电池生产辅料如外壳等采购困难。二是市场进入理性补库期,目前动力型电池(多用于电动自行车)旺季结束,起步型电池(多用于汽车)旺季启动,但起动性电池耗铅量不及动力型,固定型电池(多用于储能电源)对于铅的需求稳中有增,但用量相对偏小。预计总体需求维稳或微降。
  5、2017铅价维持高位震荡
  目前国内库存处于低位,截止到9月8日SMM统计的沪粤库存为1.4万吨。价格方面,预计2017年伦铅或维持2250-2500美元,沪铅主要波动区间18000-20000元/吨。
  6、再生铅市场简介
  再生铅持证企业是指:具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企业,目前,持证企业与非持证企业比例在1:1,产能按大小依次分布在安徽、河南、江苏、河北等6个省份,其中安徽的持证企业最多。
  7、再生铅冶炼成本比较
  目前持证企业冶炼成本接近3000元/吨。非持证企业冶炼成本大约1000元/吨。再生铅冶炼成本包括拆借、粗炼、精炼、环保、折旧等。持证企业和非持证企业的成本差异体现在几个方面。拆解方面:持证企业采用自动拆解,专业装备耗电,非持证企业采用人工破碎或切割。环保成本方面:持证企业需脱硫处理、废水废渣处理等,成本是非持证企业的2倍。总体上,再生铅非持证冶炼成本 < 再生铅持证冶炼成本< 原生铅冶炼成本。
  8、再生铅市场贸易变化
  近几年再生铅替代原生铅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但在大幅替代的可行性方面面临不少问题,这主要体现在:(1)再生铅无相应的国家标准,质量方面无法保障,销售有难度。(2)再生铅直接对下游的多,贸易空间相对小。(3)再生铅生产的不持续性,致使产量不平稳,难以签订长单。(4)不同产品对铅的品质要求不一样,多年来市场对1#原生铅的认可度难以扭转。


  二、中国再生铅产业发展现状及行业规范条件解读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副会长李士龙先生,从再生铅产业发展现状、再生铅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再生铅行业规范条件》、规范和推动再生铅行业健康发展的措施建议等方面发表主题演讲。
  1、中国再生铅发展现状
  (1)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在美国90%以上的铅来自于回收生产,欧洲超过60%,中国40%左右。2016年,88家规模再生铅企业处理废铅酸蓄电池产能超过1000万吨/年,再生铅产业产能快速增长,已成为我国铅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产业节能减排效益明显:减少固体废物排放,减少二氧化硫排放、节能,节水。
  (3)再生铅工艺技术发生革变,全球第一个电池湿法回收利用工厂开建,能耗低且不产生排放,2016年生产出纯度为99.99%的铅锭。
  (4)规模再生铅项目带动再生铅行业发展
  江苏春兴年处理55万吨废旧铅酸蓄电池综合利用项目已投产
  安徽华铂建设年处理45万吨铅蓄电池高效绿色处理暨综合回收再利用项目
  辽宁特力环保科技公司30万吨废旧铅酸电池回收再生项目为东北地区首个再生铅项目
  山东中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30万吨/年废铅蓄电池全组分清洁利用项目年底投产
  贵州岑祥资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20万吨/年废铅酸蓄电池循环利用项目试生产
  河南项城市豪鑫金属回收有限公司18万吨/年废旧铅蓄电池处置项目获批
  河南豫光计划升级改造原两条18万吨再生铅生产线
  骆驼集团与新疆再生资源集团公司在托克逊县合资建16万吨再生铅及蓄电池制造项目
  河北金宇晟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再生铅技改项目试生产
  甘肃永能再生资源公司建设年产6万吨再生铅项目
  河北松赫再生资源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挂牌上市
  此外,天能集团、超威集团、河南金利集团、湖北金洋集团等骨干企业也都在开展再生铅项目布局及技术装备升级改造
  (5)铅酸蓄电池与再生铅产业上下游联动:国家环保部批复成立国家铅蓄电池回收试点委员会,覆盖了天能、超威、骆驼、风帆等电池生产和湖北金洋、江苏春兴等再生铅生产超过80%的产能企业,囊括了有色金属协会、再生资源协会、电池协会、化学电源协会、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国字头行业组织。
  (6)再生铅产业政策法规逐步完善
  2011年,环保部,《关于加强铅蓄电池及再生铅行业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
  2013年,工信部等五部委,《关于促进铅酸蓄电池和再生铅产业规范发展意见》
  2014年,环保部+发改委等六部委,《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
  2016年,环保部+公安部,新版《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2016年,环保部,《铅蓄电池再生及生产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2016年,工信部,《再生铅行业规范条件》(2016版)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的通知》
  2、再生铅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主要体现在废铅酸蓄电池处置产能严重过剩:2016年,88家规模再生铅企业处理废电池产能超过1000万吨,而当前全国报废的废铅酸蓄电池报废量不到400万吨。
  个体非法回收渠道控制与主导废铅蓄电池市场:2016年正规持证回收单位废铅酸蓄电池回收量不到60万吨,超过80%以上的废铅酸蓄电池流入非法渠道。
  回收环节倒酸污染严重:铅污染和酸污染风险很大。
  通过逃避税收的方式流向非法回收废铅酸蓄电池途径的比例巨大:违法成本价低,发票无法控制。
  未建立中国或区域性的废铅酸蓄电池回收体系:废铅酸蓄电池回收渠道分散,中间环节多且小商贩占主导,回升成本高。
  3、解读《再生铅行业规范条件》
  具体内容包括:正式发布稿中明确了1公里防护距离,新项目废铅蓄电池预处理项目规模应在10万吨/年以上预处理-熔炼项目再生铅规模应在6万吨/年以上,需脱硫处理或熔炼尾气脱硫,还有在能源消耗、环境保护、安全防护方面做了详细解读。
  4、对于规范和推动再生铅行业健康发展的措施建议
  未来要统一中国再生铅处理及废电池回收网点的布局和产能规划、加快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加强再生铅产业结构布局、推动产业政策环保政策与财税政策衔接、积极支持铅酸蓄电池行业与再生铅行业上下游联动发展。


  三、铅酸蓄电池行业现状及后市展望
  上海有色网铅行业高级分析师夏闻鸣女士发表主题演讲,阐述2017年铅酸电池行业的4大热点,并对未来铅的终端消费做出展望,主要内容如下:
  1、铅蓄电池企业开工及库存
  由于2016年3-4季度经销商疯狂备库,提前消耗2017市场需求(电动自行车及汽车蓄电池),同时2017年上半年国内基建整体投建进度较缓,(通讯及储能电池)蓄电池企业订单普遍偏弱,开工积极差。因此,上半年铅蓄电池企业开工率低于往年。而6月份开工率提前上扬,原因是:1、铅价及铅蓄电池价格提前上涨,经销商备库需求提升,同时6月份多数大型企业正值半年报截点,生产积极较高。2017年蓄电池企业成品库存上半年基本处于高库存状态,主因是2016年经销商疯狂备库的后遗症。
  2、乘用车购置税减半政策退坡
  政策方面:自2017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对购置1.6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车减按7.5%的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自2018年1月1日起,恢复按10%的法定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市场避嫌情绪上升,提前购车,对蓄电池企业而言,主要影响的是来自于配套市场的电池订单。根据对启动型蓄电池企业开工率的调研结果来看,也是呈下降态势。
  3、2016年起对铅蓄电池行业征4%的消费税
  2016年1月1日起,对铅蓄电池征收消费税,在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环节征收,适用税率均为4%。仅对铅蓄电池征收,其他如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等均无需征收,对铅蓄电池形成了明显的竞争劣势。从8家蓄电池上市公司在2016年缴纳消费税情况来看,虽然多数企业2016年的净利润呈上升状态,但对比净利润,消费税占比在20-60%不等,明显拖累企业利润下滑。
  因企业成本负担加重,竞争力减弱,我们看到蓄电池出口下滑明显,今年1-7月铅蓄电池出口量1.14亿只,同比降3.8%。同时,东南亚国家人工成本偏低,国际竞争加剧,国内蓄企境外建厂,电池产能外移,这造成今年 1-7月铅蓄电池进口量约600万只,同比增24.49%。
  4、铅蓄电池企业渗入锂电行业
  新能源汽车有政策面的支持,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底,对获得许可在中国境内销售(包括进口)的纯电动及符合条件的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类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在行业发展前景下,蓄电池企业纷纷涉入锂电池行业。各大巨头企业对锂电普遍有投建计划,或者已经有一定产能规模,并且在蓄企的产品营收上有一定贡献,同时贡献比例呈逐年递增状态。
  据中汽协数据,2017年1-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4.6万辆和32.0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3.5%和30.2%。
  5、铅蓄电池企业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2016年1月1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电器电子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首批试点名单。2016年12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中提出,“率先在上海市建设铅酸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规范处理利用采取‘销一收一’模式回收的废铅酸蓄电池”,在此契机下,蓄电池企业陆续开始设立回收公司,并延伸至再生铅冶炼,或是自建冶炼工厂或者收购对口的再生铅冶炼企业。
  铅蓄电池生产者责任延伸首批试点名单包括:风帆股份有限公司与河北港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天能集团(河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天能集团(濮阳)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合作、超威电源有限公司与太和县大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生产铅蓄电池。
  6、环保使得铅酸电池行业进一步优化升级
  2017年8月15日下午,中央第六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西藏自治区。至此,第四批8个中央环保督察组全部实现督察进驻,我国今年将实现对31个省份的中央环保督察全覆盖。同时近日第四批符合《铅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的19家企业名单开始进行公示,非达标企业陆续退出市场,但由于早在2012前后年铅蓄电池行业就已经经历过行业大洗牌,目前的环保检查加速落后产能淘汰,促进了行业的优化升级,同时大型企业电池产能仍处于扩建状态,因此今年的环保对企业生产并未形成重大影响。
  7、铅酸电池终端消费后市展望
  近年电动自行车产销呈降势,产量连续下滑。汽车虽因购置税产销增速放缓,但需求尚可,加之2018年优惠政策彻底退出,预计2017年四季度或有部分需求被提前。通信市场4G基本完成布局,新建力度下降,未来可期待5G。据SMM调研铅蓄电池2017年1-7月产量同比降幅约在4%,预计2017年铅蓄电池产量或呈微降趋势。


  四、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发展对铅蓄电池的影响
  轻工业化学电源研究所副秘书长曹国庆先生发表主题演讲,阐述新能源汽车政策法规、车辆标准等多种因素对铅酸电池影响,主要内容如下:
  前景方面:2016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50.7万辆、保有量超过100万辆,占全球市场保有量的50%,位居世界第一位,预计2020年保有量将达到500万辆,产能将达到200万辆,对动力电池需求超过100GWh,2030年需求将超过300GWh。
  政策方面:政策法规促进动力电池发展,包括铅蓄电池征收4%消费税而锂离子电池免征消费税、《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7 年)(征求意见稿)、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双积分制、燃油车退出时间表研究已启动等。
  车辆标准方面:《四轮低速电动车技术条件》国家标准草案,规定动力蓄电池系统比能量不应小于70Wh/kg;车辆整车整备质量小于750kg,动力蓄电池系统质量占车辆整车整备质量的比值不超过30%(即电池系统重量应低于225kg)等。
  锂电趋势方面:我国锂电池电动自行车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年产量达到800-900万辆。锂离子电池作为电动自行车产品的动力能源,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适应了电动自行车轻量化、美观化的需求。在技术方面,动力锂离子电池的优势比较明显,比如能量高、循环寿命长、容量保持率好等。
  核心观点方面:因钴、镍资源问题导致替代铅蓄电池大幅替代的可能性存在疑问;国外电动车发展趋势,我国燃油车退出时间表研究已启动,将对传统的汽车电池造成冲击。轻便型短程车电池,即四轮低速电动车能量密度要求配置动力锂离子电池值得关注。电动自行车电池市场被取代率大约为10%左右。当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当容量下降至新电容量的80%后,经过处理后,转为储能电池,动力锂离子电池阶梯使用再制造对铅蓄电池传统市场有影响,锂电将造成通信基站备用电源将部分取代。


  五、其他主题演讲内容概述
  江苏新春兴再生资源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裁杨大伟先生,提出了全国铅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联盟的成立标志着新型市场模式开启新篇章。2015年10月23日全国大型再生铅企业、铅酸蓄电池制造企业、相关协会和科研机构倡议发起,联合销售终端、回收渠道等第三方企业成立全国铅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联盟,春兴当选为联盟理事长。而联盟的宗旨是推动产业规范发展,建立废铅电池回收利用有序对接的新型市场模式。
  浙江超威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沈文祥先生,提出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重点任务在于铅酸蓄电池、饮料纸基复合包装。认为需要引导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建立产品全生命周期追溯系统,采取自主回收、联合回收或委托回收模式,通过生产企业自有销售渠道或专业企业在消费末端建立的网络回收铅酸蓄电池,支持采用“以旧换新”等方式提高回收率。备用电源蓄电池、储能用蓄电池报废后交给专业企业处置。探索完善生产企业集中收集和跨区域转运方式。


  六、会场交流及收获
  1、参会人员对铅价维持高位比较认同,现场网络投票结果显示,主流认为价格在18000-20000元区间波动。
  2、再生铅替代原生铅的比例将会逐年提升,再生铅交易模式在逐步改变,大的再生铅厂已经以长单出货为主,中小再生铅厂生产不稳定其销售仍将以散单居多。
  3、短期铅供应紧张预期较为强烈,一是环保力度不减,特别是十九大前限产或错峰生产,目前河南、安徽等地已收到环保相关通知,这将影响产出。二是原料紧张的制约,10月下旬后的冬储将对来年春节前的生产原料进行备库,矿方面的争夺会导致矿偏紧。三是国内库存水平低位,而今年进口铅绝大部分都在保税库,因品质方面无法满足下游需要重熔提纯,短期无法流入。即便后期比值较好报关进口流入,清关时间约一周,冶炼厂重熔3天,注册为国内交割品牌还需时间,在10月国庆假期减少5个交易日情况下,时间对多头有利,预计价格强势会持续到10月。
  4、未来再生铅新扩建产能大幅增加,对明年的铅价会影响较大。今年年内将投产的包括江西金洋10万吨项目,年末山东中庆环保的30万吨废旧电池回收再生项目。未来已知新建项目包括安徽华铂45万吨、大华45万吨、华鑫12万吨等二期工程建设。
  5、对于后期关注点,认为再生铅的供应增加会对原生铅需求造成部分替代,缓解铅市紧张。在考虑加工成本后进口铅在内外比价达到8.7-8.9或将报关进口流入国内,会冲击国内市场。此外,步入11月后消费淡季将或影响铅市场的供需格局。
  6、总体上,铅价在环保、行业政策、资金等多重扰动下波动加剧,我们预计铅市场近强远弱、内强外弱的格局还将持续到10月,价格方面关注去年高点22000一线,但11月后面临较多的不利因素,会对价格形成拖累,应以避险为主。

责任编辑:付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