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审视铟的价值

2017年07月26日 14:17 610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小金属中的“贵族”——铟从全球市场的刚性需求还在持续发酵。尽管价格有所下滑,但是铟的市场交易额却稳增不减。从全球市场来看,铟贸易量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尤其以中国、韩国、日本以及美国等主要国家表现突出。

铟——生活中无处不在

稀有金属铟的市场需求之所以极为庞大,主要是因为其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电子计算机、太阳能电池、电子、光电、国防军事、航天航空等领域,是高科技产业的关键原材料。

随着近几年智能手机、平板电脑、LED照明和薄膜太阳能电池等产品的广泛普及和应用,专家预测未来5年铟的需求量会保持10%~15%的增速。 此前苹果公司最新的穿戴设备 Apple Watch 上采用的就是以铟为基础材料制成的OLED柔性屏幕,还有消息称未来iPhone 系列产品上也将全面使用 OLED 屏幕。另外,受全球显示面板尺寸大型化和传统产业电子智能化的驱动,全球显示面板出货量保持高速增长,这也造成了铟市场需求量的大幅提升。按照ITO含铟 量70%计算,300吨ITO就需要210吨精铟,到2020年,仅仅国内市场,ITO靶材对铟的需求量就将达到420吨。

除了广泛应用于高科技领域以外,铟的更多价值也在日渐凸显。随着人们对稀有金属价值的不断接受和强化,藏“稀”于民的现象已经非常普遍,目前世界多国都针对战略稀有金属发行了用户民间收藏的 投资产品。例如天佑美国系列纯钛纪念币/纪念章。近年来,我国铟行业精细加工、包装工艺、检验检测水平的拓展和提升,也使得铟工艺水平、产品品质得到提 升。如此一来,投资铟条也从“工业品”升级为了“收藏品”,形状上不再不局限于条状,题材上除了国宝熊猫、伟人诞辰等以外,还可以针对个人婚姻纪念、生日 纪念定制。据了解,近期泛融网还将特别推出以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为主题的纪念章。铟制投资品正在多样化的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稀缺性决定铟投资潜力

庞大的市场需求与稀有的资源储备之间的矛盾则成就了稀有金属铟与生俱来的投资价值。据了解,铟成矿条件苛刻,至今尚未发现单独矿床,仅以微量伴 生在锌、锡等矿物中,是一种极稀有金属。目前全球每年铟的消费量超过了1400吨,而已探明铟的全球总储量不足16000吨,难以支撑未来不断扩大的需 求。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物以稀为贵”的说法,作为只有黄金储量的1/8、白银储量的1/50的铟金属,受到投资者的追捧是必然的。

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资源,金属铟的稀缺性也让全球高度重视铟的供应安全和资源保护。诸如日本作为全球最大的铟消费国,多年来一直在加大再生铟的 回收,用于缓解其对铟消费需求的压力。美国则将铟、钨和稀土等19种稀有金属列为战略性关键原材料,并纳入国家储备材料之列,通过立法来实现收储。我国也 正在改变以前无序的状态,在符合WTO规则下,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稀有金属进行管控,实行国家收储与商业收储并行推进。两种收储方式并行,则有望让铟 严重偏离价值轨道的价格回归正常。

产业市场化助推铟价值进一步提升

事实上,随着国家对各行业市场化的推进,稀有金属产业、互联网以及金融的融合,使得整个产业呈现新的形态和价值,这种创新形式促进铟的价值得到充分释放。

一直以来,因缺失定价权,我国有色金属产品深受国际买家“盘剥”。我国集中了全球75%的铟储量和全球约50%的原始铟产量。但面对美日韩长期 的价格打压,我国的资源优势并不能转化为价值优势。因此,这种市场化的机制有望打破现行交易机制,让买方市场充分参与市场竞争,是我国夺回定价权的重要出 路,让铟等稀有金属价值得到应有的回归。

在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光伏产业研究院红炜看来,从长远而言,铟肯定是紧缺的。“由于铟的储量就这么多,”云南铟业协会徐女士表示,“随着国内外液晶屏等高端技术的进步,铟的需求将增大,未来价格肯定会逐渐上涨。”由此可见,如果未来没有新的替代品出现,铟的投资前景还是相当可观的。

责任编辑:彭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