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勘查资本市场不能光打雷不下雨

——对我国矿产勘查市场形势的研判及其对策思考之十二

2017年07月21日 10:18 243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地质矿业   作者:

       从公开的数据分析,前几年我国的矿产勘查投入中,社会资金占到了7成以上。也就是说,矿产勘查市场已经形成了以社会投资为主体的多元投资格局。
  但伴随着矿业“黄金十年”的结束,与经济“新常态”相伴而来的矿产勘查也出现了“资金荒”。
  当前,商业性矿产勘查正遭遇重大挑战:一方面,缺少矿权、投资、交易,作为初级产品提供者的地勘单位面临“找米下锅”的窘境;另一方面,地质报告、矿产储量标准不受国际认可,作为支持主体的外部资金不敢进入。
  在前不久举行的2017探矿者年会上,不少与会专家大声疾呼:“发展商业勘查需要载体支持,必须建立中国的矿业资本市场,特别是风险勘查资本市场,为商业性地质工作提供融资平台,为地勘队伍改革创造条件。”
  时机已至,准备好了么?
  2016年,对一些地勘单位来说是过得相当艰难,而一些“走出去”的矿企却赚了个盆满钵满。这是为什么?
  2013年以来,全球矿业又迎来一个深度调整期。矿产品价格出现市场分化,国际矿业巨头纷纷向核心业务聚焦,强化其在全球商品市场流通链中的核心角色,试图依靠分布全球的渠道网络成为全球综合矿业巨头;与此同时,全球矿业布局也在发生结构性变化,拉美和非洲地区吸引全球矿业投资额不断攀升,国际矿业竞争态势正在重塑。阅读各种相关分析报告不难看出,那些获得成功的矿业企业无一例外不是看准资源需求大势和行业周期低谷,加快业务布局调整和资产优化配置,分得一杯羹。
  论坛上,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付水兴表示,中国从矿业大国走向矿业强国必须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必须充分利用境外的资本市场,分享新一轮矿业周期调整带来的红利。中铝矿产资源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东生提出:中国地勘队伍可能的出路是转型商业勘查。
  无独有偶,在6月份举行的丝路矿业论坛上,中国矿联原常务副会长王家华也建议,应尽快把建立中国风险勘查资本市场纳入议事日程,“此项改革早改早主动,条件也基本具备,否则在全球配置矿产资源与我相当不利。”
  这些研判并非空穴来风。百局千队、百万地质大军,2400多家具有勘查资质的地勘单位,10万个中小矿山……专家表示,这些都是我国具有的建设风险勘查资本市场的丰富资源。另一方面,当前,国家正在推进新一轮的国企改革,我国地勘队伍的“脚”已进入完全市场经济状态;基建与开发阶段已经进入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
  但目前我国地勘行业完全走向商业化仍有难度。
  中国矿业联合会高级资政刘益康介绍,目前国内风险勘查投资缺乏适当的企业载体,由于地勘队伍的“身子”仅仅向企业化迈出了半步、矿业公司盘面太大,目前我国能够作为风险投资对象的初级勘查公司凤毛麟角。
  而从地质勘查资本来源角度,形势更加逼人。一边是地勘基金资金池已干涸、财政不再投向矿产勘查、矿业公司不投预查普查、社会投资远离找矿领域,另一边,本应作为接替者登场的我国勘查资本市场基本未启动。
  “根据国际上成熟经验,证交所应是险勘查融资的主场、风险基金则是风险勘查出资主力,而目前国内的证交所未接风勘公司上市、风险勘查基金公司遭遇困境。”刘益康说。
  此外,发展中国的商业勘查还面临政策层面的问题,如王东生提到,现行矿业权政策制约了商业勘查投资多元化,缺失商业勘查融资市场和平台制约了矿业企业做强做大。
  由此可见,虽然我们不缺会找矿的人、不缺交易场所,但各要素不能形成交集,地质勘查低端同质化竞争以及能源资源供需失衡的“黑雪球”将越滚越大。
  何为风险勘查,需要重新定义
        矿权获得、流转难,资料获得难,缺少融资渠道,已成为我国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推进的主要桎梏,也是众多业内人士提议加快建设风勘市场的重要原因。
  “我国矿产勘查行业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内过着自己的小日子。但在国外,找矿从来就是一种市场行为。”论坛间隙,不少从业者提出,建立矿产勘查资本市场,所有参与者首先要在思想认知上有所转变。
  付水兴介绍称,在加拿大等国家,风险勘查资金90%以上源自资本市场,而我国勘查资金主要来自财政资金和大中型矿业企业,全球矿业下行导致风险勘查投入下降得更加剧烈。据统计,2016年,我国固体矿产勘查投入同比减少29.3%,非油气探矿权面积减少16.5%。
  “可在深交所创业板和新三板市场,试点建立类似多伦多证交所的矿业板块融资平台。”付水兴建议道。其实,在此次论坛上,全球五大矿业资本市场尤其是多交所,不止一次被多个嘉宾作为我国建立矿产勘查资本市场的范例加以重点分析。
  加拿大拥有全球最稳健的银行体系,以及资源上市公司数量全球第一的多伦多证券交易所。最近,世界顶级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发表的一篇报告指出,加拿大矿业勘探呈现的创新性和多样性正在全球起引领作用。根据TMX集团和标准普尔全球市场情报部门统计,由于率先推出股权融资,即使在矿业市场最不景气的2016年,加拿大仍吸引了全球勘探预算总额的14%,多伦多证券交易所和多伦多证券风险交易所全年融资占全球融资额的57%。
  加拿大西部资源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郜翔给出的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1月30日,多交所主板矿业公司有229家,占比25.3%,创业板矿业公司有1278家,占比63.1%。而在我国,这个比值低于10%。
  郜翔分析称,这归功于该交易所特有的“两层市场体系”,即:从创业板到主板的无缝升级机制以及按市值升级排名前20的矿业企业。2000~2016年,多交所共有630家公司从创业板走到主板市场,274家公司实现矿业升级。同时,健全的第三方服务体系也是市场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多交所为上市企业配备了近300名职业矿业分析师。“一般来说,市值在5000万~1亿美元的公司配备1名,市值超过10亿美元的配备15名。专业咨询服务使得这些公司的投资成功率大幅提高。”郜翔说。
  另一方面,诚信对于市场交易来说非同小可。由于商业地质勘查项目对技术含量、资金的要求高,一旦出现造假,将导致初级勘查公司失去市场信任,投资者抛弃勘查市场。在这方面,为了将投资者的风险降到最低,多交所制定了严格的上市标准。此外,该交易所还要求公司管理和董事会成员应具有与公司业务和行业相关足够的经验和技术专长,以及上市公司相关经验,同时必须填写个人信息表格(PIF),以评估其资质。
  从无到有,从立柱架梁做起
       无论是找矿还是投资,本身都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但这种风险不应建立在规则的缺失上。因此,建立风险勘查资本市场,更需要一个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虽然目前国内拥有北矿所、上海联合矿权交易所、天津国际矿业权交易所、重庆联交所矿权交易中心等交易所,拥有上千家的地勘单位和数以万计的矿山企业,但距离一个成熟的矿业勘查资本市场仍相去甚远。“中国还没有风险勘查资本市场。”这是刘益康的论断。
  根介绍,矿产勘查资本市场应具备投资者、矿业公司、交易所、监管机构、保荐人/券商、合资格人、审计律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要素,且缺一不可。其中,报告规范和合资格人制度是矿业资本市场的最重要标志。
  国际标准认可的技术报告是资本市场融资的依据,只有资格人士才有资格编写。国际上,对地质报告编写者的管理早已启动,如美国有注册职业地质师示范法,欧盟、加拿大、南非、澳大利亚由全国性专业行业协会法规、地方性专业行业协会法规组成。“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形成专业分工比较明确 、人员相对比较稳定的地质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立职业地质师制度的立法条件和组织条件已经形成。”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产业所勘查经济研究室副主任高兵说。
  在这方面,付水兴建议,建立合资格人制度应充分发挥中矿联等协会学会的作用。值得关注的是,有关我国矿产勘查技术标准制定的改革已经启动,正向行业协会等中介过渡,将有利于勘查资本市场的建设。
  对于风险勘查资本市场这个新生事物,在起步阶段,政府要作适当引导,一旦市场成熟,就要优胜劣态。
  刘益康提出,当前我国建设矿产勘查资本市场,首先应落脚于建立市场主体和市场规则。建立4个相关的市场主体:一是能为风险勘查上市融资的证交所创业板;二是以风险勘查投资为方向、具备综合评估能力的矿产勘查基金;三是一批具备找矿能力的初级勘查公司及具有成长空间的小型企业;四是对地质报告质量负责的合资格人的从业队伍。建立4项相互关联的市场规则:一是确保用于资本市场融资的地质报告,数据可靠,真实合规;二是颁布责任清晰的矿产信息披露规则;三是建立因地质资料造假,给投资者造成经济损失的法律惩戒条款;四是建立适应市场变化和技术进步,由行业协会制定的,可及时修改的资源/储量标准。
  根据矿业投融资的基本规律,矿产在发现阶段资源价值增长最快,勘查风险在融资和找矿突破。王东生提出,在初期可引导企业将主要的投资集中到普查程度以上的找矿勘查项目上来,以提升商业勘查投资成功率,培育中国的商业勘查市场。同时,“制定符合初级矿业公司特点的交易规则,降低上市门槛,实行注册制对刚起步的勘查资本市场至关重要。”付水兴说。
  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需要建立符合市场化运作的矿政管理体系。王东生建议,参照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国家基金类专项资金转向商业投资、社会投资需要提升投资成效的现状,可由国家牵头组织研究,加强部际间的协调推动,借鉴成熟市场国际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尽快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完善,努力营造适合商业勘查投资多元化发展的政策环境。
  市场经济,就是用市场机制聚集经济发展的各种要素。相信,通过加快与国际接轨的各项标准、规则的制度建设,尽快成为相关国际组织成员,政府加强对平台诚信的监管等一系列举措,矿产勘查资本市场在中国的大地上也能茁壮成长。但前提是,政府部门要当机立断,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上为矿产风险勘查打开一扇窗。

责任编辑:杨净茹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