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耕耘 朴实无华

——记十五冶对外公司劳动模范邹利先

2017年06月23日 12:58 296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建设工程   作者:

  沙特北部边疆区常年气候干燥,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每每刮风沙时眼前朦胧一片,在这里,十五冶对外公司沙特磷矿项目部历经两年完成了繁重的施工任务,顺利进入保运阶段,获得了业主的好评。施工现场,一位又高又瘦的东北汉子特别惹人注目,他用自己辛勤的汗水诠释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邹利先作为项目部安装工程部技术负责人,他常说项目部是我们共同的家,我们是家的主人,让这个家变得更好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蓝色的小旋风身穿蓝色工作服,挎着装满图纸的工具包,拿着对讲机在工作区域“指手画脚”。这是对邹利先最直接的写照,大家都称呼他为“蓝色小旋风”,哪里有需要,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同事们常开玩笑说:“邹部长,说曹操、曹操就到呀。”他却说:“身为工程部长,不是安排好工作就可以当甩手干部了,必须掌控每一个环节,做到心中有数。前期的技术难点要考虑,材料的供应要跟踪,进度计划要科学落实,施工过程和质量要控制,学问大着呢!如果不兢兢业业,肯定要拖项目部的后腿。”
  他不仅是这样说的,而且言出必行。2016年4月,沙特项目脱泥浮选厂房要进行结构吊装,这是现场最大最高的框架结构,钢构设计重量达到2544吨,在安全、施工和质量验收方面要严格遵循美标执行。邹利先表态,不管工期多难多紧张都要保质保量啃下这块硬骨头,并立即着手编制施工方案。他带着翻译,每天和国外工程师沟通,修改施工方案,连续通宵加班编制方案,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得到了业主的审批。接着又是每天在现场连续蹲点监督施工,终于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任务。
  安静的学霸住在邹利先宿舍旁的同事们,在晚上经常能听到背单词的声音,那是邹利先在学习英语。由于外语基础薄弱,刚刚进入沙特时,他不适应和国外的工程师、监理沟通,刚开始沟通时经常小眼对大眼,手忙缭乱地进行比划。于是他决心学好英语,他说:“刚开始很艰难,几乎想放弃,但是想到如果我放弃,那么今后将会被市场淘汰。后来我坚持每天主动和外国人沟通,渐渐地我发现原来沟通可以如此简单。”如今的他,可以和国外工程师谈笑风生,不仅仅增进了彼此的友谊,而且解决了工作上的不少问题。
  除了学习外语,他也注重对美标规范和工程理念的学习,他常对比研究国内和国外的质量规范,他认为,国内的规范侧重于施工进度和成本管理,而国外的注重于安全与质量,这是我国尚在发展中的基本国情决定的,随着我国现代化规模逐渐形成和“一带一路”战略取得进步,使我国施工规范逐渐步入国际化,所以质量规范要重视起来。
  顶天立地的汉子邹利先已经工作了12个年头,先后在赞比亚、吉尔吉斯,沙特等项目部担任技术岗位,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海外人”。作为一名在海外默默奉献的员工,他没有一句怨言。他说:“当公司把我们安排在重要的岗位时,我们应该将公司给予我们的信任转化为工作上的动力。”这些话感动了项目部所有人,在项目部掀起一股正能量。
  2016年下半年,他突然收到母亲重病的噩耗。项目部领导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与邹利先谈话,特批了回国休假,使他能够回家探望母亲,处理家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项目部还立刻组织了员工进行捐款,援助他母亲高额的医疗费用。当他收到善款后,真诚地表示道:“公司就是我们第二个家,当遇到困难时公司成为了我们强大的后盾,我们一定要齐心协力,让我们的家变得更加强大!” 如今的邹利先依然坚持在施工的一线上,默默耕耘,默默为公司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责任编辑:罗娜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