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雾霾中的地质因子

2017年05月24日 9:55 302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地质矿业   作者:

  近日,河南省地矿局完成的《南太行东麓地气灾害防治可研报告》在业内引起广泛关注,也为我国正在强力推进的雾霾成因研究增添了新的方向和内容。雾霾“歼灭战”,注定是一场持久战,而努力搞清楚雾霾形成的地质因素,是基础,更是前沿。请看来自河南省地矿局这一领域的最新成果。
  探明雾霾成因,是科学治理的基础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由于对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环境的认识不足,走过了一段粗放型发展之路,加之以往长期应用煤炭、石油等化石类能源,一些地方的生态环境被不同程度破坏。
  雾霾是当前人类极为关注的“生态灾害”之一。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表示,国家将设立专项资金,组织相关学科优秀科学家,集中攻关雾霾形成机理与治理。
  “雾霾的产生和土壤、地下水体污染主要由人类活动、地质作用和气候气象三大部分因素造成。”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地矿局二级教授卢予北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卢予北介绍,地质因素主要指地势及地理位置、地质构造活动、地球深部气体释放——火山喷发、煤田地火等;人类活动及人口密度因素主要包括燃煤、燃气、燃油等化石类能源消耗(工业、发电、汽车尾气、农村冬季取暖)、建筑及公路扬尘、餐饮厨房油烟、森林大火、吸烟人群等;气候气象因素主要包括湿度、风力、风向、降水强度等,据统计,雾霾在相对湿度60%~90%时极易形成。
  “这3种因素同时具备一定条件时,才可能产生雾霾。”卢予北解释说,雾霾是悬浮在大气中气溶胶体颗粒,若只有颗粒状污染物而没有水汽时形成不了雾霾,只会在地面产生粉尘;当空气中湿度达到一定值和颗粒状污染物形成胶体颗粒时,在空中悬浮不能及时沉降地面则形成雾霾;当风力或降水强度较大时,空中悬浮的雾霾在外力作用下及时降至地面,则雾霾减轻或消失。
  “探明雾霾形成原因,才能为科学治理雾霾提供支撑。”卢予北说。
  研究雾霾形成,“地质因素”常被忽视卢予北认为,以前家家户户用木材和燃煤取暖做饭,中国古代完全没有工业污染。但据历史文献记载,古代中国也常常出现雾霾天气,这也是目前雾霾源于工业污染、汽车尾气排放、燃煤最有力的反证。
  在今年1月专程赴山西煤矿调研后,卢予北更加坚定了雾霾形成还有地质因素作用的结果。卢予北说,山西是我国煤炭主产地,在内蒙古、山西燃煤火电厂较多,且有几百处煤田地火常年自燃,在冬季农村家家户户和厂矿企业燃煤取暖生活,但他们那里的雾霾远没有中国东部严重。
  据北京和济南对雾霾组分的测试,其中的地壳元素分别占到12%和20.6%。因此,从深层次方面和地学理论考虑,地质因素在雾霾形成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河南省地矿局近年来完成的《南太行东麓地气灾害防治可研报告》等项目和野外地质工作实践也进一步证实,雾霾和土壤、地下水污染的确与地质作用(地气排出)密切相关。
  在解释华北地区雾霾缘何严重时,卢予北说,华北地区的处于中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也就是内蒙古、山西、陕西第二级阶梯下游,地质条件处于深部断裂交汇处和地震带集中区,人口密度最大,气候条件属于半湿润区,同时具备了雾霾形成的多个条件,因而雾霾较其他地区更加严重和频发。
  雾霾研究中常常被忽视的“地质因素”究竟是怎样的?
  地球动力学理论认为,地球内部具有巨大的能量,并且是活动的,存在着活动频发期和相对平静期。除了火山、地震、地球龟裂(裂解)和煤田地火排放气体外,地球整个活动构造部分都在向浅部地层和大气中排放气体,就像人体皮肤一样时时刻刻有分泌物产生。
  据有关研究结果,这些气体成分十分复杂,至少包括水、二氧化碳、氮等十余种之多,这些都是造成大气、地下水、土壤污染和人身伤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大量文献和证据证明,地震、温室效应、雾霾和地下气体喷发或溢出有关。
  雾霾的研究和治理,应注重多学科融合事实上,地上空间的人类活动及污染物排放易发现和治理,而地球深部的地质作用则不宜发现和治理。而在研究雾霾形成的大课题中,弄清楚涉及的地质科学问题非常重要。
  雾霾、地下水体和土壤污染涉及的地质科学问题主要有地质作用下区域地下气体的成因机理、迁移模式和扩散规律,地下气体分布与地质构造、地震、地热和雾霾的关系,地下气体资源综合利用,以及地下气体排放调查评价及监测治理。
  当前雾霾和地下环境严重态势是环境容量和承载能力超过了允许值,也就是说,地球深部的排气携带着带电粒子,与粉尘带电粒子相互作用,使得原有的大气浮力平衡遭到破坏,从而使大气浮力丧失。
  除此之外,局部的雾霾很有可能与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密切相关。任何一个地区或局部的雾霾成因和类型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相对变化的,雾霾的治理是一个全局性的统一行动,仅靠局部治理其成效不大。而开发利用深部地热资源,不但可以替代传统化石类能源、节能减排,更重要的是可以有序控制地下能量的释放(地震、火山喷发及地气无序溢出)。
  “在资源与环境并重的新常态下,地质工作者任重道远,应当围绕当前环境和雾霾问题,利用大地质理念和学科交叉理念进一步研究雾霾和环境的地质成因,加大力度推进地热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同时,政府应鼓励和支持相关专项研究及监测,把雾霾、地下水和土壤污染‘看不见’的地质作用影响因素进行调查评价,推进并支持民生地质工作,为消除环境污染的攻坚战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还蓝天于人民。”卢予北建议说。

责任编辑:罗娜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