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固定资产投资超65万亿,矿业将重现2009年暴涨?

2017年02月21日 10:54 515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1.黑色系、有色金属、建材狂飙,市场到底怎么了?
  2.2017固定资产投资将超65万亿,多年增速回落后再次迎来两位数增长
  3.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涨幅创55个月新高,当前各类采矿业价格涨幅与09-10年的价格狂飙形势相近
  4.固定资产投资加速,去产能却在加码。供求矛盾加剧!
  5.全球有色金属紧缺消息接连不断
  6.铁矿石、有色金属价格呈V字形反弹,与08-09形态相同
  7.当前矿业反弹原因与08-09的比较(矿业新一轮的火爆已经在路上了吗?)


  一、黑色系、有色金属、建材狂飙,市场到底怎么了?
  2月20日,期货市场再度迎来爆发,焦炭上涨4.2%、焦煤上涨3.7%、螺纹钢上涨2.8%、铁矿石上涨2.2%。同时,A股上钢铁板块上涨2.29%、煤炭开采上涨1.41%、建材上涨1.33%。
  实际上,这一天的上涨只是春节后市场上普通的一天。春节后,爆发、狂飙、猛涨等词汇接连不断的出现在新闻里。期货上黑色系狂飙、有色金属猛涨;股市上,建材、钢铁连续多日引领A股。让人不禁想问一句,矿业会要重回高峰吗?
  二、2017固定资产投资将超65万亿,多年增速回落后再度迎来两位数增长
  2017年1月份,全国各省政府工作报告已经出炉。以新疆、西藏、贵州为代表的西部省区固定资产投资目标大幅增长,增幅分别达50%、20%、18%以上。
  据统计当前已明确提出2017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的23个省份,投资总额将达49.15万亿元,增量达5.45万亿元,增幅达12.5%。而2016年23个省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速仅7.7%。
  三、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涨幅创55个月新高,当前各类采矿业价格涨幅与09-10年的价格狂飙形势相近
  2017年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9%,涨幅创2011年8月以来新高。40个行业中有33个行业同比上涨。从2007年1月-2017年1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涨跌幅曲线来看,十年来共有两次低谷,2009年跌至低谷后很快被4万亿投资计划拉起,形成一个陡峭的上升曲线,随后维持了长达近两年的价格高速增长。2016年1月以后,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样迅速拉升。
  采矿业工业生产出厂价格与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涨跌幅曲线走势一致。在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跌时,采矿业往往跌幅更甚;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时,采矿业涨幅更大。
  在2009年中期和2015年末期,采矿业出厂价格形成两次大的低谷,随后都迎来了快速反弹。
  2017年1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黑色金属采选业、有色金属采选业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涨幅分别达到惊人的38.4%、58.5%、23.7%、17.7%。涨幅均已达到或逼近历史高位。非金属矿采选业尽管上涨曲线较为平缓,但也比较清楚的确立了上涨趋势。
  四、固定资产投资加速,去产能却在加码。供求矛盾加剧!
  前面已经提到2017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重新回到两位数,西部省份为代表的新疆、西藏、贵州等省份更是将增长目标定到20%-50%。从需求端来看,2017年矿业需求的增长毫无疑问较前两年加速了。
  然而,去产能却在加码!从供应端来看,钢铁、煤炭、有色、建材等初级产业被严格限制。
  据多方报道,2017年去产能范围扩大!煤炭、钢铁、有色、建材等均纳入去产能之列。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透露,除煤钢之外,包括有色金属等多个新行业的落后产能将进入去产能行列。
  2016年12月21日,《国务院关于发布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公布,强调要大力推进以玻璃、水泥等为代表的传统建材工业去产能,目录将钢铁、煤炭、船舶、玻璃、电解铝及水泥列为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要求各地方、各部门不得以任何方式备案及支持新增产能项目。
  据经济参考报2月3日报道,工信部副部长徐乐江日前表示,有色金属行业下一步一方面要抓好去产能工作,另一方面要持续推动有色新材料产业发展。严控电解铝新增产能、完善民机铝材上下游合作机制,争取在民机铝材等有色金属新材料上取得重大突破。
  徐乐江赴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调研时指出,建材工业要坚持稳中求进,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化解行业产能过剩矛盾,大力推进传统建筑材料去产能。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表示,2017年包括汽车、新能源、石墨烯等行业的落后产能或将进入去产能行列。
  国家发改委日前宣布,已与工信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了坚决遏制煤钢产业违规新增产能的通知,并且再次明确,2017年将进一步深入推进供给侧改革和“三去一降一补”。尤其是在去产能方面,除了煤钢产业之外,其他行业落后产能也将进入去产能名单。
  环保部近期在系统内部发布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2016年冬季AQI指数持续爆表的石家庄、安阳、邯郸个唐山等市,2017年冬季采暖期钢铁产能限产50%。实施电解铝、化工类企业错峰生产。冬季采暖季,电解铝限产30%以上,氧化铝企业限产50%左右。
  在需求扩张和供应缩减的共同作用下,供求关系矛盾加剧,供不应求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钢铁、有色、煤炭、建材等行业市场的主要现象。
  五、全球有色金属紧缺消息接连不断
  在中国去产能的同时,国际上矿业生产萎缩的消息不断传来。
  铜:全球最大的铜矿智利Escondida铜矿2月9日工会工人开始罢工。该铜矿产量占全球的1/10。2月16日,自由港麦克默伦公司(Freeport-McMoRan Inc)宣布,旗下印尼Grasberg项目铜精矿"近月交货"遭遇不可抗力。Grasberg项目是全球第二大铜矿。
  花旗预计2017年铜市场可能转为供应短缺,这将是六年来首次,供需缺口或达6.8万吨,且将持续到至少2020年。花旗认为,铜价今年可能朝每吨7000美元迈进,2020年前有望突破8000美元。这意味着铜价可能还有高达30%的上行空间。
  镍:据上海有色网2月3日消息,菲律宾政府周四下令关停23座矿场,且多数为镍矿,关停矿场的产量约占这一全球头号镍矿石供应国总产量的一半。菲律宾是全球最大的镍矿石出产国,菲律宾镍供应中断的风险将继续提振国际镍价。
  锡:光大证券在一份研报中指出,印尼限制出口政策继续加大力度,全球锡供给维持供不应求格局,缺口将持续扩大;缅甸锡矿品位下降以及深层矿源开采难度不断增加,锡精矿供应也将逐步下降;国内锡供给侧改革措施的事实,进一步加剧全球锡市供不应求局面。2017年锡价将持续走高。
  钴:麦格理分析师Colin Hamilton指出,由于全球钴市场正变得越来越依赖刚果(金)市场的供应,随着地缘政治风险的抬头,钴供应或面临极大不确定性。因为2018年即将面临刚果总统大选,而往年大选年均难以避免政治动乱的发生。自去年9月以来,受锂离子电池需求的驱动,钴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原料,价格已经攀升了将近50%。
  由于矿产品之间的价格存在很强的相关性,某一类商品的上涨往往带动其他品种的跟涨。有色金属供应紧缺的消息接踵而来,互相作用,将在2017年继续推高金属价格.
  六、铁矿石、有色金属价格、煤炭、建材价格呈V形反弹,已经确立与08-09相同的形态
  2008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矿业行业受到极大的冲击,短期内铁矿石、有色金属、煤炭等矿产品价格快速下跌,形成一个巨大的波谷。随着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出台,矿业形势迅速好转,各类矿产品价格迅速走出谷底。
  当前,各类矿产品价格指数已经走出与08-09年相同的V形曲线。
  铁矿石价格:2009年初跌至600元/吨附近,随后一年之内快速回升至1400元/吨。2015年底,铁矿石价格再度形成谷底,跌至400元/吨附近,一年以后已达750元/吨左右。
  七、当前矿业反弹原因与08-09的比较(矿业新一轮的火爆已经在路上了吗?)
  众所周知,08-09年经济低谷的走出离不开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在4万亿的作用下,2009年固定资产增速爆增30%。铁矿石、煤炭、有色金属价格迅速回升并翻番。从而形成了数年的矿业过热,一时之间矿业极其火爆。当年的矿业上升主要是由大规模的经济刺激,需求带动供给所导致的。
  而本次矿业反弹最初是矿产品价格超跌之后,大量生产企业退出生产,市场供不应求从而导致价格迅速回升。同时,在中国煤炭、钢铁去产能政策的作用下,客观上形成了供应煤炭和钢铁的供不应求,并带动了紧缺预期,煤炭钢铁价格大幅上涨。2016年宏观经济也在不断走好。在利好因素不断叠加、互相作用下,矿业加速回升。
  那么,未来会迎来新一轮的矿业火爆吗?
  从当前来看,2017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将达65万亿以上,增速重回两位数。2017年国家去产能仍在加码,除煤炭钢铁外,有色金属、建材也列入去产能计划。政府就像一个垄断全部市场的超级巨无霸一样,同时限制了供给并增加了需求。
  此外,以有色金属为代表的全球矿产品供应紧缺消息也接连不断。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涨幅达到55个月新高,并已确认上涨趋势。
  总之,一边是需求增加,一边是供给萎缩。矿业形势只会变得更好而不是变差!未来几年内,矿业或将迎来一轮小规模的矿业高涨。
  然而,这一波矿业高潮恐怕与小企业、小矿山无关了。在之前的连续暴跌下,小矿山多已关停,在未来国家去产能加码和矿山整合中,小矿山的生存空间将更小。最终获益的将是大型国有矿企和部分有实力的民企。
  资料来源: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Wind资讯、西本新干线、上海有色网、长江有色金属网、经济参考报、中国网、华尔街见闻等。

责任编辑:彭薇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