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升我国信息化水平 应用基础设施要有创新突破

2017年02月10日 8:46 327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建设工程   作者: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作为规范和指导未来5年我国信息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了12项优先行动计划,其中,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应用基础设施建设是优先行动计划之一。有以下理解。
  优先建设应用基础设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从基础设施的发展趋势看,全球信息产业历经个人电脑、通信设备及互联网和智能手机三次浪潮,正迈向以万物互联、泛在计算为特征的大数据时代,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新兴技术迭代演进,以窄带物联网、“中国设计”整机柜服务器、微模块数据中心、容器虚拟化、大数据混合结构化查询等为特征的先进技术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促进智能制造、车联网、新材料等行业交叉融合,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接续。
  从国际看,随着智能终端、可穿戴设备、智慧工地、物联网设备的快速普及,全球云计算和大数据已进入跨界融合、集成创新和规模化发展阶段,是拓展网络经济空间、打通经济社会发展信息“大动脉”的关键组件,也是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和物资流,激发创新创业、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利器”。随着美、欧、日、韩等国家和地区推出一系列与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相关的国家战略和实施计划,应用基础设施正逐步成为世界各国培育经济新动能、重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战略高地。
  从国内看,《国务院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国发〔2015〕5号)、《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国发〔2015〕50号)等云计算、大数据国家战略陆续出台,要建设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途径,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按需供给的工业云、智能服务的大数据平台和智慧感知的物联网是“新四基”的关键平台和核心硬件,推动生产方式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变革,加速构建制造强国。作为“互联网+”的底层信息基础设施,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广泛渗透各行各业,促进政府信息共享和横向协同,是政务创新、智能建筑、电子商务等重点行业关键领域发展的强劲“引擎”,是加速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经济结构战略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有力支撑,更是引领创新驱动,深化跨界融合,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网络强国的必经之路。
  顺应全球云计算和大数据发展趋势,统筹规划和超前布局,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完善技术产业生态体系《“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深入分析形势,明确提出到2020年,新建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PUE(IT设备能耗值,越接近1表明能效水平越好)不高于1.4,云计算和物联网原始创新能力显着增强,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产业生态体系的总体目标。为实现规划目标,我国应用基础设施需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在建设布局方面,加强全国应用基础设施布局的统筹规划,加速建设绿色数据中心。适度超前规划云计算数据中心、内容分发网络、物联网等应用基础设施的建设格局,统筹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的区域辐射和分布范围,实现应用基础设施与宽带网络优化匹配和高效协同,深化物联网在地下管网监测、消防设施管理等重点领域的应用。加快推动数据中心的节能设计,支持采用可再生能源和节能减排技术建设绿色云计算数据中心,有序推进现有数据中心的绿色改造。
  在核心技术方面,提升云计算自主创新能力,完善云计算和大数据的产业生态体系。一是发展自主可控的云平台核心体系。通过科技专项等政府财政资助方式,促进企业建立自主创新技术体系,在云平台大规模资源管理调度、开发运维(DevOps)、运行监控和安全保障等关键技术和核心软硬件等方面实现群发突破,显着提升大数据挖掘分析能力。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以服务创新带动技术创新,培育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云计算骨干企业。二是构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培育经济新动能。大数据分析、机器深度学习、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云端化是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互联网+”广泛渗透和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的必然要求。鼓励互联网骨干企业开放平台资源,支持政务系统和行业信息系统向云平台迁移,加快“中国科技云”等云服务平台的建设,构建基于云计算的国家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提升全社会信息化发展水平,大力营造“双创”格局。
  在应用深化方面,要深化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的行业应用和重点领域支撑作用。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加快云计算和大数据与建筑、金融、电信、交通等重点行业的梯度应用、规模扩散和深度融合,发展物联网开环应用,实施推进物联网应用区域试点和重大应用示范工程,建立城市级物联网接入管理与数据汇聚平台,以动态发展的市场应用需求牵引新技术的集成和模式运用,加速培育和完善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的产业生态体系。
  在安全保障方面,要夯实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环境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一是适应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新业态发展要求,加强新兴领域安全管理制度的研究。二是探索建立大数据时代的数据安全监管体系,强化数据安全保护责任,落实“分级分类保护”原则,加强信息资源流动、数据共享开放等场景下安全监管。三是积极研究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新业态下的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措施,推进数据加密、防泄漏、信息保密等专用技术的研发及应用,逐步建立安全可信的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体系。

责任编辑:罗娜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