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青海铝工业怎么干?

2017年01月18日 17:5 4004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铝资讯

    本报讯  近日,在青海省工业和信息化暨国资监管工作会议上,青海省对2017年工业和国资国企改革工作中的重点作出重要部署,这其中也对铝工业的发展方向作出了相关规划。会上,特别强调了要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延长铝产业链条,将原铝加工成合金产品。并提出了以下几点与当地铝工业如何发展息息相关。
    一、推动直购电交易。
    “稳中求进”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青海省工业系统将着力保持各项政策措施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稳住重点地区、重点园区、重点企业生产运行。会同省电力公司、黄河水电公司制定《2017年电力直接交易方案》,实施以电力直接交易为重点的综合措施,保持低电价优势,支持电解铝等用电大户开展直购电交易,稳定载能企业生产经营。
    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电解铝等行业转型发展。
    2017年,该省将扎实落实工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任务,滚动实施百项创新攻坚和百项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完成技术创新投资200亿元,着力突破低阶煤综合利用技术开发、生产过程智能化操作与控制等一批制约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突破5微米铝电子光箔、新型合金材料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转化一批创新成果,新增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制定《关于加强企业技术改造促进技术进步的指导意见》,加快对现有低端生产装备、工艺进行升级改造,促进电解铝、钢铁等行业转型发展。同时,继续推进要素让利、挖潜降本、清费降税等措施,争取全年降低企业成本50亿元以上。
    三、狠抓重点项目,加强与“一带一路”建设有效对接。
    2017年将发挥好工业园区项目集聚和重大项目的支撑作用,重点推进比亚迪锂电池及配套材料、华泰新能源汽车制造、大美煤业60万吨烯烃等6个投资5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实施好电解铜箔、隔膜材料、风电制造等45个投资10亿元以上的重点项目,尽快形成一批新的增长点。同时,加强与“一带一路”建设有效对接,谋划好第十八届青洽会重大活动和绿色发展、补链强链的产业项目,不断深化融合互补发展,推动招商引资和选商择资上台阶,加快构建全方位对内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四、在现有铝及铝深加工等产业基础上,加快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
    2017年将重点构建循环产业格局,以建设国家循环经济发展先行区为统揽,以氯、硫、氢、碳和副产物的平衡为核心,推进盐湖化工与能源化工、有色金属冶炼与建材工业、冶金工业与烯烃产业的有机融合,加快构建产业链清晰、资源综合利用、绿色低碳特征明显的循环经济产业格局。
    发展循环产业链,在现有铝及铝深加工、锂电、盐湖资源综合利用、特色生物资源开发等12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基础上,继续强链补链、完善提升,在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领域,打造形成光电、氯平衡、光伏光热、盐湖化工、能源化工等具有特色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抓好企业节能降碳,落实节能降碳目标责任,实施一批工业清洁生产示范项目,支持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建设,积极开展碳排放峰值研究,指导和鼓励企业进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力争在碳排放权交易上实现突破。
    五、增强工业园区支撑力。
    工业园区作为工业经济运行的重要支撑和工业项目建设的主要阵地,今年,该省将支持工业园区“放、管、服”改革。以创新体制机制为突破口,研究制定支持重点工业园区加快发展的意见,赋予园区管委会更多的管理权、决策权、自主权,支持工业园区转型发展,建立精简高效的服务体系,放宽政策、放手发展,实现二次创业,增强对工业发展的带动力和支撑力。同时,进一步科学确定园区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提高产业的集中度,避免园区间产业同构、同质竞争和重复建设,构建区域联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园区经济新格局。进一步探索工业发展受限制地区与重点工业园区推进“飞地经济”。支持重点县域工业集中区建设,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打造多元化经济增长极。同时,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提升招商引资的质量和水平,加强项目落地服务,努力打造发展环境优、发展动力足、配套能力强、服务水平高的创新型园区。
    六、 加快推进“两化”融合,实施智能制造工程。
    将信息产业列入工业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并提出,实施智能制造工程,谋划和实施一批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项目,启动建设一批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推进工业云、工业大数据行业应用。加快两化融合贯标试点,全面实施两化融合评价体系,加快推进“互联网+”专项行动计划,加快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电子商务、绿色制造等项目建设。
    看了以上几个要点,或许不难看出2017年青海省铝工业的发展脉络:即加快直购电步伐,加强深加工产业链和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建设,当然智能制造也是渗透到铝工业发展中的一个新重点。(四笔)

责任编辑:王慧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