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届铝工业展展示铝业未来发展无限可能

2016年08月30日 16:36 3502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铝资讯

     第十二届中国国际铝工业展览会(以下简称:铝工业展)于2016年7月14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落下帷幕。此次展会亮点纷呈:首次携手印度铝协及知名企业,集中聚焦印度铝业市场,共享亚洲铝业未来发展;铝业巨鳄中铝公司时隔四年再次参展,全铝海陆空产品同台展示;联合知名消费电子咨询公司推出《消费电子用铝白皮书》,首次对消费电子用铝领域的加工技术和采购行为进行多维度解读。
    全铝海陆空齐集,观众人数再创新高
    此届展会面积高达35000平方米,有400余家企业参展。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陈全训和国际铝业协会秘书长罗恩·耐普出席了本次展会开幕式。值得关注的是,中铝公司时隔四年后再次参展,此次展出的全铝直升机,引来了许多观众在展台驻足观看。除中铝的全铝直升机外,忠旺的全铝挂车、丛林铝业的全铝游艇、UACJ的全铝轿车等,涵盖海陆空,盛况空前。我们不难发现,铝材的应用已经开始拓展到多个领域,并逐渐渗透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除了众多展品琳琅满目,今年现场观众数量也比往年有了一定的提升。本届铝工业展观众总人数高达22826人次,比2015年提升9.01%;其中国际观众1242人,比上年度提升25%。而在众多的观众中,汽车、包装、电子行业的观众数量就高达4728人,占总观众人数的24.21%;应用行业观众所占高达比例:45.99%,接近总人数的一半。由此可见,已经举办12届的铝工业展影响力在逐渐渗透到不同的领域,同时也由国内开始向国际延伸。
    集中亚洲市场,各大活动聚焦终端应用领域
    本届展会中来自韩国、印度、日本三个国家的人数分别位列国际观众到场人数前三位。由此可见,颇具盛名的铝工业展在亚洲市场的影响力正与日俱增。此次展会推出的印度主宾国理念,通过印度铝协及相关知名企业的现场讲解,让中国的铝企业重新认识印度市场,为打算开拓印度市场提供参考。
    铝工业展着力为铝材生产企业及下游应用企业搭建专业交流平台,今年展会现场,首次针对消费电子用铝领域开展的《消费电子用铝行业发展论坛》,不仅邀请到了小米公司的高级设计师李超先生,还有来自第一手机界研究院的孙燕飚院长以及在消费电子加工领域代表性企业的领导人,一起与到场的来宾分享了铝材在手机外壳、智能穿戴及其他消费电子领域的应用与未来的发展趋势。第一次深度研究铝材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应用和未来的发展可能。
    《汽车铝合金零部件应用与关键成型技术论坛》与汽车工业协会联合,就铝合金铸、锻件在交通领域的技术与工业突破展开探讨,与行业专家及终端用户共同分享最前沿的汽车零部件加工技术与工艺,让现场的观众更深入的了解铝材在汽车领域的应用。
    在铝材深加工论坛上,今年将焦点集中放在了消费电子及汽车领域,重点解读交通及消费电子用铝的发展趋势,从终端用户需求出发,为铝企业向深加工转型提供了新的方向。
    除此之外,铝材深加工产品展示专区、铝包装展示专区、汽车零部件锻件展示专区集聚行业最具前沿的优秀产品,分享国内外最领先的加工技术,集中展示国内外优秀研发成果和铝材在不同领域的深度研究与应用,材料与技术同台,提供铝产品整体解决方案,让现场的观众大饱眼福,纷纷表示收获颇丰。
    想之所想,铝展创新引领各大展商共赢发展
    面对行业的举步维艰,铝工业展始终与展商站在一起,今年首次联合电子行业媒体、咨询公司发布《消费电子用铝白皮书》,针对消费电子用铝领域的加工技术和采购行为进行多维度解读,内容涵盖消费电子用铝企业技术与工艺、终端市场分析及需求,帮助铝加工企业向消费电子行业方向发展转型、获悉最新市场信息、提供对策建议。
    铝工业展在以往基础上,根据观众的参观需求,选出与之最匹配的产品、技术展商,现场一对一、面对面的进行商务交流,提高观众的参观效率,并为展商提供最为直接有效、获取新商业伙伴的优质契机。
    合作才能共赢,创新才能引领。铝工业展始终从行业出发,站在展商与观众的双重角度,不断对展会的定位进行调整,从满足客户需求到关注市场走向,再到引领行业发展,,每一次的华丽转身,其核心都是立足于行业本身,始终与铝企业站在一起一同面对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责任编辑:王慧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