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半年锂行业盘点

伯乐一顾不如赵襄主学御

2016年07月25日 9:5 5645次浏览 来源:   分类:   作者:

  2016年上半年锂行业延续了2015年的行情,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整个有色金属行业的一匹黑马。上半年锂价先扬后抑,电池级碳酸锂市场货源紧张,利好支撑强劲,得益于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大力扶持,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

0 (1)
  同时,上半年锂电行业并购投资呈现出井喷的态势,产业兼并购事件30余起,涉及总金额达700亿元。从16家上市电池及电池材料企业的财报状况来看,资本运作频繁,其增速令人瞠目结舌。而纵观上半年全球锂行业发展,日韩企业占主导地位的格局仍未改变,锂离子电池材料高端产品领域主要为国内少数企业与国外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技术含量低的产品领域的竞争则集中在国内较多企业之间,产能过剩带来激烈的竞争,也将对锂离子电池材料的关键技术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行业黑马初长成

  当前,新能源汽车的飞速发展给锂电产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锂电池企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整个有色金属行业的一匹黑马。
  2016年上半年锂价先扬后抑,逐渐趋于稳定合理区间。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统计数据显示,锂产品上半年的均价分别为:工业级碳酸锂13.3万元/吨,电池级碳酸锂16.2万元/吨,氢氧化锂15.3万元/吨。电池级碳酸锂市场货源紧张,利好支撑强劲,目前市场主流成交价格为15万元/吨左右,高端成交价格在15.5万元/吨左右。
  价格的高企显然大部分原因是得益于国家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大力扶持,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受益于此,动力锂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核心部件迎来了发展良机,同时也将需求传至上游的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碳酸锂、锂精矿等。尽管在上半年,国内锂电池产业受到新能源汽车“骗补”检查,以及《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目录发布的影响,加速了市场优胜略汰的竞争体制,但这并未影响企业的投资热情。截至目前,2016年上半年锂电产业兼并购事件30余起,涉及总金额达700亿元。从16家上市电池及电池材料企业的财报状况来看,资本运作频繁,其增速令人瞠目结舌。上中下游产业链的整合兼并购事件不断,产业链高效整合升级成为产业发展主线,同时,这一现象也标志着锂电产业链已经开始从数量时代向质量时代进化。
  伴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电动化已逐步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3大趋势之一。作为电动汽车关键部件之一的动力电池的核心材料,锂产业是未来发展的朝阳产业和世界竞相发展的新兴产业。国内外的众多企业都已经投入大量资本,涉足这片蓝海。在政策不断利好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持续走高,行业处于爆炸式发展之中。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今年1~5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31.4%和134.1%。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不仅当下处于高速增长期,也是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锂电产业发展前景广阔。2016年上半年,锂行业企业已呈现出强强联合态势,主要目的在于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规模效应,实现产业链的高效整合。


  伯乐一顾价增万


  2016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仍然是国家重点关注方向。自2015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其中明确大力推动包括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等在内的十大重点领域突破发展。明确继续支持电动汽车,推广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推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指出,到2020年自主品牌纯电动和插电式新能源汽车年销量突破100万辆,在国内市场占70%以上;到2025年,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的新能源汽车年销量300万辆,在国内市场占80%以上。去年9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一系列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措施,包括各地不得对新能源汽车实行限行限购。
  1月19日,工信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国2015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及销量分别达到34万辆和33万辆,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334%和343%。锂离子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而电池材料是决定动力电池安全、性能、寿命、成本的关键。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为碳酸锂、氢氧化锂等原料供应商带来难得的市场机遇。在2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家确定进一步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措施,并要求相关城市政府部门及公共机构购买新能源汽车占当年配备新车总量比例提高到50%,进一步确保了新能源汽车市场未来保持高速发展,大部分机构对新能源汽车市场在未来几年的发展依旧保持乐观态度。政策的持续热推让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断升温。
  与之配套的政策是国家能源局于6月7日下发《关于促进电储能参与“三北”地区电力辅助服务补偿(市场)机制试点工作的通知》(国能监管[2016]164号),该文件是今年3月份能源局市场监管司起草的《国家能源局关于电储能参与“三北”地区调峰辅助服务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的最终落地版本,该文件是今年第一份针对储能行业的实质性支持政策,出台时间超预期,且内容较征求意见稿更细致、完善,鼓励应用范围更广。
  政策在“电改”大背景下出台,电力市场化程度提升将打开巨大储能市场的观点逐渐显现,储能重磅政策落地 利好锂电储能发展。就目前电储能技术路线中,成本最低的铅炭电池储能,单位投资1200元/kWh和0.5元/kWh的充放电度电成本令其在许多应用中可以不借助任何补贴实现盈利。以工商业用户单纯用于电价差套利测算,当峰谷电价差大于0.8元/kWh时,无杠杆投资回收期可低至5年,若考虑节省的容量费和参与需求响应等电力服务辅助所获得的额外收益,则投资回收期将更短。而锂电储能尽管成本仍显着高于铅碳,但由于具备高能量密度和高倍率充放电能力的优势,在部分应用场合中,如需要高倍率充放电的“秒级/分钟级调频服务”或是对设备占地面积较敏感的商业和居民储能市场,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根据国外经验,电力市场化程度越高,储能设施的商业模式也就越多、潜在市场也就越大。


  日行千里引人傲


  新能源汽车风头正劲,在它的拉动下,中国的锂电池投资也迎来了井喷。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33.1万辆,约占全球总销量的1/3。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到2020年,自主新能源汽车年销售量有望突破100万辆。而今年这一数字还在飙涨。
  工信部公布数据显示,1~4月,我国电池制造业主要产品中,锂离子电池累计完成产量17.6亿自然只,同比增长14.3%;其中4月份当月完成产量5.0亿自然只。据锂业分会和安泰科锂业专家预计,2016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增速将保持在50%以上,国内动力电池需求量将达到25.6Gwh,同比2015年拉动碳酸锂需求增量约为1.2万吨。预计全球其他传统行业对碳酸锂需求预计增速5%~10%,拉动碳酸锂需求增量约为1万~1.5万吨,全球碳酸锂总需求量增加约万吨。
  锂电池产业高烧之下,锂也成为了热门大宗商品,在2015年其他金属难逃下滑趋势时,锂价仍涨28%。高价刺激下,锂电池原材料企业正在紧锣密鼓地布局今年是锂产品扩产的重要年份。企业大举进军锂电池生产领域,令电池原材料价格水涨船高。据中国电池网的不完全统计,仅今年上半年,在锂电池细分领域,中国已有54家动力电池的上中下游上市公司发布了投资扩产计划,投资金额累计近1160亿元人民币。高盛在此前的一份报告中称,锂可能就是21世纪的“新石油”。高盛预计,到2025年,电动车市场对锂的需求将增长11倍,达到超过30万吨。
  企业热情高涨的同时,地方政府也敏锐地捕捉到了锂电池的热潮,以青海“十三五”将打造千亿元锂电产业基地为例,青海省宣布将加大锂资源产业链投资力度,力争到2020年把青海打造成全国有影响力的千亿元锂电产业基地。据数据显示,青海省已探明锂资源储量占全国储量的80%以上。“目前,青海已初步形成了盐湖提锂、碳酸锂、正负极材料锂电池制造等上下游一体化的产业链。锂产业加速向集群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青海省省长郝鹏说。郝鹏表示,未来青海将把加快发展锂电等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作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加强锂产业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的研发,加大锂资源产业链投资力度,培育中国锂产业的青海系。
  围绕着锂电池,产业链的合作协同能力正在加强,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上都有了快速提升,例如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位于青海柴达木盆地西台吉乃尔盐湖的千吨级高纯氯化锂生产线已全线贯通,产出的氯化锂产品纯度达到99.5%。但目前,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脱节的问题仍然存在,需要进一步发挥产学研的合作力量。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未来,通过协同技术、设备、人才、资金等各类资源,前沿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供给、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的链条将被进一步打通。


  谁知天外已飞仙


  目前,世界电动汽车基本以锂电池为主,在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日韩中已基本上垄断了全球锂电池供应,市场份额高达95%,其中日本市场份额达60%以上,韩国为30%,中国为8%。由此可见,在公众眼中我们引以为傲的资本,却成为我们井中观天的一块坐石而已。
  在锂电池产业发展方面,三方优势领域不同:日本技术实力雄厚,锂产业的自动化程度高,产品质量好,但由于产品成本始终居高不下,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日本锂电产业的全球扩张,近年来已有逐步被韩国赶超的趋势。韩国技术水平略低于日本,但凭借该国特有的大财团优势,可集中资源重点发展。近年来,韩国电池企业在中国陆续建厂投产,降低了锂电池生产成本,有助于抢占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市场。相较于日韩,中国企业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发展方向尚不明朗,但在大规模制造方面,中国企业极具优势。近几年中国加大对电动汽车相关产业投资,锂电池产业链完善,发展速度惊人。
  有专家分析锂电池产业未来将呈现出3个发展趋势:一是小容量锂电,下游需求主要来自消费类电子,包括平板和智能手机等;二是新能源汽车等大功率大容量动力锂电应用;三是新能源储能和电力调峰调频储能等各种储能电池应用。
  由此可鉴,锂电池广阔的下游应用前景将带动锂电池材料的总体需求和结构变革,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市场将为锂电材料带来巨大需求。锂电池材料在产业链中属于技术含量较高、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因此,为顺应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方向,未来锂离子电池材料将预计有两个发展方向,在小型的便携式应用上,突出的是材料的高性能,尤其是高的能量密度,其对成本敏感度较低,强调使用时间长、轻薄体积小;另一个发展方向是低成本及安全性,主要是应用于由于材料使用量大而对成本十分敏感的大、中型应用领域。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尤其是乘用车动力电池中,锂离子电池材料将需要兼顾和平衡以上两个方向。
  据有色金属研究机构安泰科锂产业报告分析,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后期将逐年减少,或将刺激碳酸锂需求量逐稳,预计今年全球碳酸锂需求将达21万吨。而碳酸锂的供给刚性明显,即使全球规划产能全部达产且全年满产,2016年全球碳酸锂供给仅能增加4.77万吨,总供应量约20万吨,供需基本平衡。碳酸锂供给紧张的格局仍将延续,考虑到新增产能投放的进度较慢,预计2016年国内锂供需仍将短缺1.2万吨,支撑价格保持稳定。虽然目前下游进入需求淡季,锂产品价格有所回落,但价格逐渐趋稳并回归理性区间,且支撑力度强劲,锂价依然保持强势地位,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预计三季度碳酸锂价格或将维持平稳。
  从全球锂离子电池供给格局来看,中日韩仍旧占据全球锂离子电池市场的主要份额。与此同时,竞争格局逐渐显现:锂离子电池材料高端产品领域主要为国内少数企业与国外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技术含量低的产品领域的竞争则集中在国内较多企业之间,产能过剩带来激烈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利润空间。国内厂商未来仍将具备承接国际产业产能转移的机会,而具备完善产业链基础和高端材料技术储备的国内厂商将受益更多。随着锂电池应用领域的增长和变化,也将对锂离子电池材料的关键技术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责任编辑:李峒峒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