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设计大师”的“海洋人生”——访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研究员马运义

2015年06月23日 10:22 879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钛资讯   作者:

       记者在武汉参加《海洋工程钛加工成型与焊接技术研讨会》期间,准备采访我国著名超导和稀有金属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周廉院士时,周院士指着旁边一位戴着眼镜,精明干练,正伏案圈阅材料的老者说,要了解海洋用钛、船舶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好好采访一下他,他那里能够挖出不少东西出来。
  会议间隙,老者没有休息,仍伏在桌上专注阅改着什么,记者不便去打扰他,只能旁敲侧击探访老者的一些情况。老者已经年过古稀,他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1研究所海军某装备总设计师、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研究员、国内舰船知名专家、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被《中国舰船研究》编委会授予“船舶设计大师”称号,他叫马运义,是2015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兼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武器装备定型委员会委员、总装水面舰艇专家组顾问等职务。
  获悉马运义一些情况后,记者观察发现马运义一直都很忙,只能硬着头皮寻找他偶尔的空隙采访。在采访中,我告诉他,我是中国有色金属报记者,想向他请教海工装备、海洋经济中应用钛及钛合金等材料的情况。马运义边说边指着桌上画得圈圈点点的资料说,这会我正忙着阅改相关舰船资料。
  不管是在采访中还是开会过程中,谈到建造船舶,马运义话闸打开,滔滔不绝,处处展现他精彩的“海洋人生”。当记者把自己的拙作《钛:天与地的儿子》呈到马运义跟前请他指正时,他笑着说:“钛是海洋里防腐的好材料,有色报要好好对钛进行宣传推广,我们要把钛用到海洋里去,这本书的名字应该改为《钛:天地海的儿子》。”他举例说,当初南极考察船上那些与海水“亲密接触”的金属管路一年多就会生锈,必须及时更换,否则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考察船都有可能开不回来。后来,改用钛合金做管路,耐海水腐蚀,10年、20年都不用更换。随着了解的深入及在会场马运义对高性能钛合金在现代舰船装备上应用趋势的描述和发言,船舶设计大师马运义精彩的“海洋人生”慢慢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他表示,党的十八大工作报告中明确了“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这给海洋工作者尤其是给年轻人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还表示,21世纪被称为海洋的世纪,舰船装备和技术是认知海洋、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维护海洋权益的基础,具有军民结合、技术难度高等特点。因此,大力、持续发展舰船与海洋工程装备和技术,对于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的综合制海能力和开发利用海洋空间能力,适应捍卫祖国疆土统一、维护海洋权益、开发利用海洋和发展海洋经济的迫切需要,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发展海洋经济,需要提升海工装备,钛合金就是理想的船舶用材料,被公认为“海洋金属”。马运义说,钛金属钛合金有强度高、比刚度大、抗疲劳、韧性好、无磁、焊接性能好、耐海水腐蚀等优异性能。
  对于钛及钛合金在舰船装备上的应用现状,马运义从国内、外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他说,日本开发了钛制民用船只,包括游艇和捕鱼船,其船体结构、铆钉和螺栓均为钛制;前苏联“共青团”号核潜艇,耐压船体采用全钛合金制造,下潜深度达1000米;我国“蛟龙”号载人深潜器以及美、日、俄、法各国深潜器,耐压壳体均采用钛合金制造;美国“普兰维尤”海军水翼艇和日本PT-10鱼雷艇的螺旋桨和喷水推进系统均采用钛合金。我国常规舰艇设计中,在工作环境恶劣、腐蚀现象严重,采取传统的防腐措施无法达到理想的防腐效果的柴油机进排气系统中大量地使用了钛合金材料。从钛合金在舰船装备上的应用现状看,钛及钛合金已经应用到舰船动力装置、管路系统、舾装设备和其他设备。
  马运义说,现代舰船装备对综合性能的高要求,需要先进的钛合金技术;需要建立完善的设计标准和规范体系,确保型号产品研制成功;需要掌握应用钛合金舰船装备核心技术,满足自主研制高性能船舶的需求。
  谈到海洋,谈到舰船,马运义如数家珍。记者查阅资料获悉,他的“家珍”建立在他那丰硕的卓著成就上——他是我国第一代改进型常规潜艇和第二代常规潜艇总设计师。在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二代常规潜艇研制中,他提出并确定了科学的噪声控制量化指标要求,率先将声学设计贯穿于常规潜艇研制各个阶段,开创了潜艇设计的新理念。自主研制的第二代常规潜艇于2001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首艇于2006年荣获“中国十大名船”称号。
  马运义一直秉持、实践给自己制定的“多看、多记、多学、多想、多写、多讲”的“六多”要求,勤记勤写,积累总结,不断耕耘,硕果丰实。他说,随着党中央提出的“建设海洋强国”的宏伟战略目标,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和技术提升,必将抓住难逢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钛合金技术是现代舰船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技术保障。只要科学制定规划,加强基础研究,完善材料体系,注重探索创新,我国舰船装备事业必将顺应时势,登上高峰。
  “船舶设计大师”马运义的“海洋人生”将会在关注未来舰船技术发展趋势中更加灿烂。

责任编辑:于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