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可可托海精神

2014年10月17日 15:27 797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文学杂谈   作者:

QQ图片20141017152127

1历史的脉络——可可托海夜景(摄影:陈玉)

  “现在是举全国之力支援新疆建设,而在上世纪70、80年代,可可托海调往全国各地支援外地建设的人员有1615人,可见当时可可托海的技术实力有多强”。在可可托海地质陈列馆,讲解员付静正向游客们自豪地讲述着可可托海的历史。作为长于斯的“80后”,付静清晰的逻辑、利落的口齿、丰富情感的“金牌”讲解赢得了大家的好评。对此她谦虚地说,“每次听老一辈人讲到什么我就赶紧记下来,不断充实讲解内容,我用了三年的时间才积累到今天的程度”。在可可托海,像付静一样深深热爱这里的人有很多。
  据说,以地质陈列馆、三号脉两点一线画出的正是可可托海的中轴线,站在地质陈列馆门前的喷泉前留张影你就可轻嗅出可可托海的脉络。中轴线对中国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尚记否,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巨大的时光脚印跨步在以天安门到鸟巢的皇城的中轴线上,仿佛带人们在触摸历史。同样,可可托海的历史在这条以陈列馆到三号脉的纵线上传承着绵延着,巨大的三号矿坑像日晷一样记录着发生在这里的点点滴滴,它静默在那里的力量让每个路过它的寻访者都肃然起敬。
  带着从口述笔录中“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得来的记忆,站在远山墨黛、河水奔流、农田阡陌的小镇,那风钻隆隆、大头车穿梭的历史不时会如“金戈铁马入梦来”在脑海中浮现。踱步在小镇街头,用脚丈量着这片土地,好想将那段历史传承下的记忆坚实在心里,摸着老木桥,透着那粗砺的纹理真切感受那岁月的沧桑厚实。
  庞大的历史叙事有时会湮没个人的苦乐酸甜,如今我们已听不到老一辈建设者亲口唠唠那些苦累艰辛了。苦不苦,肯定苦!听说那时40多人住一间地窝子,冬夜里有人摸黑撒尿,经常有人被淋醒;听说三年自然灾害时期,领导干部一天四碗糊糊,职工一天六碗;听说二厂房是用打竖井的方式,凭着蚂蚁啃骨头的精神,靠人力一点点把岩石挖掘出来的。累不累,肯定累!听说那时工人们要先点火把冰雪和冻土层融化、用铁锹将泥土挖去,用随身携带的钢钻和榔头挖出5米深的大坑,然后打炮眼装炸药进行爆破,再把矿石装到马拉雪橇上,或者捆到毛驴背上驮下山;听说那时在零下40摄氏度的严寒中一天工作15到18小时是常有的事;听说向前苏联还外债时期,大家吃着“黑面”糊糊,百十多公斤锂矿砂的牛皮口袋从山腰背下来,每天要背两三次甚至更多,大家比着干。艰辛不艰辛,肯定艰辛!听说捡拾矿石时干上一两个小时一双手套的指头部分就全破了,手也早已冻得没了知觉;听说水电站修建时,风钻扬起的粉尘呛得人呼吸困难,大家没有怨言,戴上口罩继续干;听说最初水电站的输电线杆是用松木做成的,十几个人抬一根,几天才能将一根运至山顶;听说……也许水电站水轮机旁墙壁上当年建设者留下的文字能诠释这种朴素而伟大的情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争”。斗争,跟谁斗,与严寒酷暑斗,与岩石峭壁斗,斗出了一座物质和精神双屹的富矿。上世纪70年代,可可托海人就在学着“大庆精神”时,把“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国争光”的可可托海精神的工作热浪推向了高潮。
  阿山巍巍、额河泱泱,64年风雨兼程,多少新疆有色人带着责任、荣誉、眷恋从这里走出,锂盐厂、喀拉通克铜镍矿、阜康冶炼厂……拔地而起,这也就是为什么新疆有色人每每回到这里总能找到归属感的原因吧。
  由可可托海精神衍生出的“忠诚、勤勉”的喀拉通克精神、“坚韧、团结、奋发”的哈图精神激励了新疆有色人的第二次创业,结束了新疆有色单一生产稀有金属的历史,走上了有色金属、稀有金属、黄金等多种经营、综合利用的轨道,从单纯封闭的生产型转变为开放式的生产经营型,戈壁起新城已不再是神话。当年新疆有色伴着苦难而激情的新中国诞生了“可可托海精神”,如今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途上,“大规模、现代化、新技术、环保型,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的发展理念直指能与世界翘首比肩的工业硬实力。
  当《可可托海之歌》的乐曲响起时,天山南北的新疆有色人都会跟着轻轻吟唱,也许歌中慈祥的母亲已耄耋、心爱的姑娘也已白首,母亲们培养出健朗的儿子送他们到新疆有色的各条战线上,扎根成红柳、伫立成青松,姑娘们陪伴她们的丈夫开拓南北、转战东西,“矿山是我们和谐的家园,奉献是我们不渝的情怀,哪里有祖国的需要哪里就有我们”,《新疆有色人之歌》唱出了新疆有色人的心声。
  乡关何处,情归故里。为什么我们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们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可可托海这片土地,多少地质工作者来过,多少文人骚客来过,如今更多猎奇觅新的旅游者们来到。转过二十三公里大阪,站在即将进入可可托海的山口,可可苏里出现在眼前的刹那让初来乍到的游客惊艳、让久归的游子潸然,往里走,小镇的静谧掩盖不住背后的澎湃,令游客赞叹、游子骄傲。对新疆有色人来说,可可托海是我们的心灵丰碑,给我们激励,让我们百折不挠。

责任编辑:陈鑫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