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有色利用 助力绿色发展

2014(首届)新能源材料高峰论坛在西宁召开

2014年09月30日 15:17 4776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重点新闻   作者:

 

1

2

  本网讯(记者陈岩)  9月29~30日,在美丽的青海省西宁市,一场新能源材料发展的动员和启迪大会在此拉开大幕。在由中国工程院、青海省人民政府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联合主办的“2014(首届)新能源材料高峰论坛”上,国务院参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陈全训强调:大力发展新能源材料对于我国有色金属工业改变传统模式、摆脱产能过剩、扩大有色金属应用、寻找新的增长点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峰论坛以新材料、新能源、新发展为主题,云集了涉及新能源产业、光伏、新能源汽车、核能用核级锆材、稀土、动力电池、锂资源等多领域的发展和应用。发表了多篇具有前瞻性的论文。
  青海省委常委、副省长马顺清,国务院参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陈全训,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院士干勇,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巡视员贾银松分别致辞。
  据悉,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被列入国务院《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已成为国家发展重点之一。干勇在高峰论坛上指出:“新兴工业化转型与新能源材料发展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跳出产能过剩的怪圈,提高产业的竞争力。”而战略新兴产业用关键材料技术的热点包含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及其材料、储氢材料及燃料电池材料、非晶合金材料与高效节能电机、半导体照明材料与芯片、300mm硅片及200mmSOI硅基材料、高性能稀土磁性材料和纳米稀土催化材料等方面。
  新能源材料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突破传统产业模式,推动产业转型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找到了新的出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王琴华在会议间隙对记者说:“新兴产业的出现和发展为有色工业提出了发展新思路,推动和融合多领域、跨行业的合作是有色工业发展的新思维。”
  “新能源是全球科技革命的重要领域,大力发展新能源、节约化石能源,是我国基本的能源战略。”陈全训高度概括了发展新能源材料的重要意义。
  陈全训指出:“有色金属与新能源密切相关,是新能源的重要先导产业。像重量轻、磁性强的钕铁硼材料,让风电发电机屹立高空;硅材料和金属化合物薄膜,实现了光伏发电;钛、铜、铝、镁等结构材料,把海洋能转化成电能。可以说,在新能源制备、转化、储存、使用以及循环回收的各个环节,在核能、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各个领域,都离不开有色金属材料。发展新能源产业,一要靠新技术,二要靠新材料。材料科学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既需要强度高、重量轻、耐腐蚀、性能好的结构材料,也需要能量密度高、转化效率高、寿命长、绿色化的功能材料,这些都使得有色金属有了广阔的用武之地。”
  陈全训说:“新能源材料是朝阳产业,是扩大有色金属应用、推进自主创新的重要领域。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已经有一批先进技术达到和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我国硅光伏材料的生产规模已经跃居世界第一,总体竞争力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国产锗单晶用于太阳能电池,能量实际转换率达到38%,与国际领先水平基本同步。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已经全面展开研发。风电材料和镍氢电池实现大批量出口,这些都推动了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
  面对新兴能源材料产业的兴起,面对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风起云涌,在云计算、智能化等高速发展的今天,有色金属工业要迎接、布局新兴产业的融合和创新。陈全训指出:“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有色金属新能源材料开发还有不少差距。例如,在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光伏行业所需的电子浆料,锂离子动力电池材料,锌、镍、铝空气电池等热点领域,我们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开发水平都还有明显差距。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自主创新提高到新的战略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刻不容缓,要跟踪全球科技发展方向,努力赶超,力争缩小关键领域差距。国务院和有关部委也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自主创新的重大政策和项目。有色金属企业要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抓住深化改革的重大政策机遇,时不我待地推进自主创新。同时,我们把扩大有色金属应用,作为化解过剩产能、推进转型升级的一件大事。无论是科技创新还是扩大应用,新能源材料都将为有色金属企业提供广阔空间。”
  论坛融合了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全球锂资源开发技术、光伏用锗材料发展趋势、储氢合金粉在HEV车用电池应用、全球光伏产业太阳能级多晶硅发展前景展望等多领域、多产业的技术发展报告,为与会代表带来了思想的碰撞和产业的交流。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锦平,工信部、商务部、中国工程院、国家能源局有关司局领导,青海省有关部门领导,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领导赵家生、丁学全、范顺科以及来自全国各相关企事业单位近3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同期,还展示了新能源材料部分厂商的产品和企业介绍。
  在青海期间,陈全训还到西部矿业公司调研并听取了中铝青海分公司的工作汇报。

责任编辑:淮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cnmn.com.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